兴趣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

2010-02-17 19:22王敏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34期
关键词:脸谱小鸟美术

王敏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力。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呢?

1 巧设教学前奏,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情。”课堂导入是教师在开始讲授新课之前,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概括的教学活动。导入部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解教学气氛,衔接新旧知识,为一节课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激发起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课堂前奏,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一个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低年级与中高年级的学生除了对色彩的敏感具有共同性,低年级的学生注重于外观形象,高年级则偏重于设计和制作。如“画脸谱”,简单地让高年级的学生仿造涂鸦,必定会兴趣大减。教师将课题稍稍一改,变成让学生来当京剧演员大师,顿时,场面马上变得热情高涨起来。脸谱上涂满五颜六色的浓厚色彩,以前学生只是在电视上观赏过,现在要他们自己动手,来给这些“演员”涂脂抹粉,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再因时制宜地组织学生先观赏京剧录像片段,再借机把一些民族传统艺术的有关知识,诸如脸谱色彩的含义、脸谱的勾勒等知识介绍给学生。等到他们亲自动手时,一个个挥笔抹彩,似乎人人都像个化妆师。最后的作品如何,是否够标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至少在这堂课上学生都全员参与其中,兴趣激增,情趣高涨,在此基础上认识并了解了一些简单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知识面,并从中感受到艺术创作的愉悦。

2 找准增趣点,挖掘学习内容内在的趣

美术课堂,教师要在教学时找准增趣点,挖掘学习内容内在的趣味,增强学习兴趣。而学生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往往对生动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

如在教学“小鸟找家”这一课时,从一开始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到中间要学生想办法送小鸟回家,再到最后的送小鸟回家后鸟妈妈和小鸟会对你说些什么,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闪光点,使学生的心都凝聚在其中。接着应创设疑问、探索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思考、讨论、探索中提高语言的交际功能,在表现中丰富艺术语言,提高审美能力,增强艺术学习的自信心和满足感。最后引入评价机制,通过自评、他评、教师评等游戏方式,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体会美术活动所带来的快感。

3 运用多媒体,突出趣味性

电教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上桥梁。它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极易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留恋、向往。

如在教学“各种形状的汽车”一课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从形的组合去认识和分析汽车。从不同角度看一辆汽车,形的组合也是不同的。如车灯,正面看是圆形,侧面看是半圆形。学生回想起来不够直观,有许多注意不到的地方。对此笔者制作动画课件,利用汽车图片的分解使学生认识到汽车是由长方形的车身、梯形的车头、圆形的车轮及方形去掉棱角的车窗、车门组合而成。之后笔者又根据车的形状、位置、方向,采用不同形的组合来表现汽车,开阔学生组合的思路,举一反三,使学生能表现多种多样的汽车,降低难度,且有很强的趣味性。

实践证明: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去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

4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儿童的美术创造是充满个性化的,在学生完成作品后,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彰显独特思想的舞台,通过作业展示与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小鸟的家”这课时,当学生展示出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鸟窝(有用树枝、树叶做的,有用纸、羽毛、干草做的,还有用泥土做的),他针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如:“你的想象力不错,会有许多小鸟愿意把家安在这。”“你给小鸟建的家可真漂亮呀!”“你建的家真结实,会吸引很多小鸟的。”……教师的一番评价既鼓励了学生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继续创造的自信心。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默契,用情感的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善于激趣、增趣,灵活运用多媒体,必将使美术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美术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作画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智能,用愉悦的心情享受画作的美感。

猜你喜欢
脸谱小鸟美术
帖脸谱
创意美术
做个脸谱迎『六一』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灶王爷的“脸谱”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