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平
盐城师范学院 江苏盐城 224000
传统意义上的隐喻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法。现在一些新概念把由于两个事物的特征上所存在的某一类似之处,而用指一个事物的词来指代另一个事物的演变方式叫做隐喻。事实上,隐喻既是一种修辞手法,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手段,一种思维方式。隐喻为多媒体课件界面乃至一切人机交互界面提供了很好的设计方向。
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的隐喻概念往往指的是一种广义的隐喻的概念,简单地说,在描写事物或者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者道理来打比方,这种思维方式都可以叫做隐喻。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意思维,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设计中。在界面设计中,隐喻经常表现为一种重要的视觉化、形象化的设计语言,而差别于文学领域中的隐喻概念。
无论是现代学习理论还是现代界面设计的指导思想中都有以用户为中心的体现。界面成功构建的关键在于对使用对象即用户的认知模式的理解。设计者必须掌握用户的知觉习惯、思维能力、经验范围等诸多信息,基于此设计的隐喻才能使界面构建与用户匹配度较高的界面表征。为了更好地理解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中的隐喻的概念,将其特征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
要说明界面设计中的概念相似性特征,首先必须弄清隐喻思维与理解的相似性特征,隐喻思维与隐喻理解是学习者理解并构建隐喻界面传达的认知与情感信息的基础。隐喻理解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2种事物的相似性,否则隐喻理解无从谈起。学习者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去对照、分析、比较、鉴别那些纷繁的客观事物属性,再把反映到大脑里来的信息进行过滤,用联想、想象、类比的形象思维方法和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分析。
隐喻概念体系来源于人们的经验。也就是说,隐喻根源于学习者的经验相似点,包括已经存在的或体验过的经验相似点,也包括新创造或新产生的经验相似点。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等过程中获得直接和间接的经验,通过这些经验来认识和构建更加复杂和抽象的概念和知识体系。隐喻有助于学习者通过许多现有的经验去认识和理解新的经验、相对抽象的概念和非结构化的客观事物。
隐喻的上述特征既是理解隐喻设计方法的基础,也是进行创新设计的思维基础。
设计、开发多媒体课件出发点就是通过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改善学习体验。多媒体课件界面的隐喻设计也应服从与服务于这一目的。
多媒体课件界面的隐喻以学习者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为蓝本,对界面架构和交互方式进行比拟。基于学习者对事物的知识(视觉、触觉、实验经验等),设计者通过隐喻认知机制使界面的感知特性和操作方法与学习者原有的经验产生映射。这些原有的经验无需学习者再从外界获得,所以课件界面中的隐喻设计的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者操作课件界面的效率。比如,现有的Windows桌面系统就基于Desktop Metaphor(桌面隐喻),其中又包括窗体、图标、菜单和鼠标点击隐喻,它们都不是真实的事物,而是用来指代界面元素本身,以便于用户识别和操作它们。
富含隐喻设计的多媒体课件界面可以有效地发挥出物化教学情景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不同的学科蕴含着内容各异的美学内容,同时也展现出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和科学美等多种形式。
正是由于隐喻具有思维、认知、情感表达等多重属性,使得影响多媒体课件界面隐喻设计的因素也非常多,要设计出富含合理隐喻的多媒体课件界面就必须了解影响隐喻课件界面设计要素,这里着重分析人的认知以及界面设计中的符号与图形两大元素。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一个由信息的获得、编码(Encoding & Coding)、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一系列连续的认知操作阶段组成的按一定程序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将接受的信息通过联想、对比、隐喻的方式进行重组,借助于熟悉的经验和概念,以此建立新的概念。可见认知过程具有一定的隐喻思维特征。也正是认知过程中的隐喻使得概念的简化得以完成,使得人类存储信息的能力大大加强。由此可见,隐喻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界面设计的一种策略或方法。
当人们沉浸到界面的符号世界中,人的认知与符号发生相互作用,人能够对符号产生感性认识、开启想象,再上升为对符号所表述概念、内涵的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现实意义的理解,人的思维也因此得到启迪。多媒体课件界面是由一个个符号单元构成的符号系统。设计者通过类比、隐喻等设计手法,建立起易于理解的、友好的界面符号系统。学生通过界面的使用,可以了解设计者想要传达给他们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具体功能,有什么要注意的,背后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等等。
图形是课件界面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在课件界面设计中,隐喻设计经常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界面中图标的隐喻通常分为2种:一种是实物隐喻实物,从隐喻对象实物的象征意义隐喻图标的功能,如放大镜、油漆桶、吸管、铅笔、橡皮、打印机等;另外一种是实物隐喻动作,从隐喻对象的“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来隐喻某些不能用直观的实物代替的功能,如拷贝、粘贴、左右对齐、窗口的最大化。
针对上文所述隐喻设计的特点及隐喻设计相关要素,使用隐喻设计时必须谨慎,要使表达准确、清晰、恰如其分,应重复考虑以下几点。
众所周知,人的认知和思维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在表征界面时应考虑到学习者的隐喻思维能力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系统的发展规律。相应的,学年儿童可强调界面的具象性和直观体验,降低界面元素的系统性,过多的菜单层级和功能按钮不仅无效,而且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对于成年的学习者,其界面应该强调界面的系统性以及喻体和认知概念之间的对称性,从而有利于学习者找到更多的相似性,完成更多的喻体与本体间的映射。
例如文件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就利用文件夹进行分类存储文件,可以拿出来,还能够重新排列。桌面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夹在功能上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文件夹作为桌面系统文件夹的外形,用户在初次使用时就会在外形上有认同感,减少认知的困难,在具体的使用中也会觉得顺理成章。
使用隐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它必须能够有效降低界面的复杂性,否则,不如不使用隐喻。不要勉强使用隐喻去适应课件的功能,也不应勉强使界面的设计去适应某个隐喻。滥用隐喻,使得界面上布满华丽的悦目的图标,可能迫使学习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图标上;另一方面,虽然行为隐喻更具有吸引力,课件界面不等于真实世界,企图将界面设计成像真实的物理世界一样的设计是在走另一个极端。在界面中完全照搬物理模式,一方面会造成文化和逻辑上的冲突,使课件所能支持的学习活动受到约束;另一方面会限制学习者对课件传达的教学信息的理解。
在应用隐喻进行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时除了应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综合考量学科特点、课件表现形式、学生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等一系列的与视觉审美及视觉认知相关的因素。同时,课件设计人员也应注意选取与学习者年龄相称的交换媒介,合理把握界面内容的适度经验化的尺度等。最后,建议广大教师及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人员注重培养自身隐喻设计思维,形成隐喻性界面设计意识,同时也应避免刻意使用隐喻设计,画蛇添足。
[1]徐雷.视觉艺术中符号的象征性及隐喻性[J].美术大观,2005(12):32
[2]谭坤,王凯翔.软件界面中图标设计[J].艺术设计与理论,2007(4):34-35
[3]汪晓春.产品设计中界面的隐喻[J].装饰,2005(1):15-16
[4]黄有柱.图形艺术的“隐喻”语言探析[J].美术学,2003(8):106
[5]郭善芳.概念的认知与隐喻性界面设计[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3):119-124
[6]杨小红.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及隐喻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3):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