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须彰显职业特色

2010-02-17 17:11张亚林
职教论坛 2010年5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院校高职

□钱 涛 张亚林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须彰显职业特色

□钱 涛 张亚林

因行业背景不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各有其特点,应实现三个转变:校园文化建设由重活动向重培育转变、由重形式向重内涵转变、由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转变。在分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彰显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主要途径。

校园文化;职业特色;建设思路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又是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文化环境的总和。高职院校与其他高校不同之处:除了有历年来师生对学校的总体认知、追求和探索,有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还需要有企业文化的渗透,突出行业特点,营造学生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文化环境,形成高职院校特有的校园文化。

一、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特征

(一)以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升校园文化实力的核心也是着眼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因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人是文化生成发展的起点和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目标与归宿。校园文化的提升,必定高度关注“人”的问题,致力于“人性塑造”、“身心开发”、“道德人生”三个维度的建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为培养“准职业人”营造文化环境。

高职校园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优势。凭借这一精神气质,不同专业相依并存,不同企业的文化能够融为一炉,不同行业的专家方可融合汇聚。高职院校充分体现海纳百川的特征,校园文化充满“大气、和谐”。

(二)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决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周济部长曾明确要求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别是要着重推进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注重提升校园文化,发挥其通向心灵的凝聚感召、熏陶浸润的作用,正是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有力举措。

(三)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基石

高职院校要在职业教育领域脱颖而出,尤其是要跨入国家示范高职院的行列,必须经过激烈竞争,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院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竞合力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校园文化之所以是增强竞合力的重要基石,是因为校园文化产生凝摄自固的力量,可以动员全体师生齐心协力,为同一目标努力奋斗。校园文化具有的传承创新的力量,可以促进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增添竞争的活力和合作的引力。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实现三个转变

(一)校园文化建设由重活动向重培育转变

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形式多于内涵,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只重视校园文化的物化形式,而忽视了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二是缺乏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文化阐释和发掘。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具有控制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更应具有精神内涵的引导功能、培育功能、激励功能。

(二)校园文化建设由重形式向重内涵转变

高职院校由于行业背景的不同,反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有各自的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如果忽视本校特色就失去生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力戒生搬硬套他校做法,对自身文化背景、环境特点缺乏考虑,或只停留在美化环境、治理校园的浅层次上,而忽视文化内涵的建设。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为学校全体成员所认同、遵循的主流物质与精神成果,体现着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发掘校园文化活动的精神内涵,加强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才能更好地表达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

(三)校园文化建设由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转变

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特定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企业环境、企业文化的能力,成为企业一线所需高技能人才,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所在。要改变校园文化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状况,一是主动吸纳与本校有关的企业文化,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尽快融合,变校园单一文化建设为多元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引领作用。二是主动邀请企业骨干、专家到校园开讲座,参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环境脱节的问题。让多元的校园文化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精神坐标,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成为学生成长的营养素,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

三、彰显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主要途径

(一)发挥人文教育作用

高职院校应注重职业教育的人文性,人文教育的职业化,使师生具备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及审美意趣;具备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具备创新创优、合作共赢的意识;具备承受挫折、宽容失败的气度;具备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能力;具备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能力;具备信息应用的能力。广大师生能够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竞争和挑战。

人文教育多侧重于直觉、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方面;技术教育则体现出认知、分析、逻辑和思辨的理性方面。在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过程中,应当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人文教育春风化雨的作用,注重从智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的整体协调,培养师生员工良好的个人品质,最终促进教学相长、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实现师生共同进步,谋求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要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标示出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学校要发挥思想政治文化优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首先,以党的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教工和学生的党建工作。党建工作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处于龙头地位。通过行之有效的永葆党员先进性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党的建设理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先进性长效机制,使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从而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其次,注重以人为本,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切实关心教师,使得他们拥有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要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出发,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动态,加强情感交流、思想沟通、人格感召,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实。

(三)开展有个性的社团文化活动

以工会、共青团和学生社团为依托,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广大教职工和大学生丰富知识、提升素质和增强能力等,提供文化阵地和有利环境,并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育人、环境养人。一是发挥人文教育影响力,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工会会员活动和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服务为突破口,搭建师生综合素质拓展的平台,积极开展知识竞赛、演讲辩论比赛、学术讲座、技能比武、国防教育、校园科技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师生的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二是丰富业余文体活动,陶冶师生的道德情操。调查发现,有的学生之所以过早谈情说爱,与精神文化生活单调乏味有关,有的学生由于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感到空虚失落,便到网吧打发时光,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因此,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体育、舞蹈、声乐、书法、绘画、摄影等丰富多彩的业余文体活动,满足师生的精神生活需求。三是加强公寓文化建设,营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育人“文化圈”。高职院校学生公寓,是学生休息、娱乐、交流以及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要主动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特点的需要,应当把公寓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积极探索党团组织、辅导员、学生自我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进公寓,与物业管理单位合作,拓宽公寓文化建设的途径,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

(四)积极营造文化环境

李开复先生在<<给中国高校的一封信>>中表达了对高等教育的见解。他认为学生是高校最重要的资产。真正的教育家认为,大学中的所有设施以及所有教职员工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的利益和需求是他们眼中最重要的利益和需求。职业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建设和谐的具有职业特点的校园文化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沃土和环境。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基础,先进的基础设施是校园文化的基本支撑。要根据行业特色完善校园现代设备,利用图书馆、语音室、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大学生活动中心等现代化设备,为校园文化的开展提供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信息资源平台。加强校园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学生娱乐、健身和生活环境。通过绿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意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人性化的关照,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未来事业。

提升校园文化实力,是新一轮改革开放中高职院校科学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有所作为的新空间。通过未来一段时期的实践探索,职业教育文化将会得到繁荣发展,彰显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也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潘敏学,王在民.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软实力的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01).

[2]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软实力在中国的实践之——软实力概念[OL].http://www.people.com.cn理论频道,2008-03-05.

[3]李开复.给中国高校的一封信[OL].http://www.5xue.org成长顾问,2006-11-16.

责任编辑 夏焕堂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委员会2007-2008年度德育专项课题“科学发展观与高职院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3-6)。

钱涛(1966-),女,江苏泰州人,文学硕士,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张亚林(1972-),男,湖北荆州人,哲学硕士,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710

A

1001-7518(2010)05-0014-0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