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广西玉林 537000)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居人体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及占甲状腺肿瘤的5%~17%[1]。约80%的甲状腺癌由分化癌即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组成,肿瘤生长缓慢,部分早期仅表现为无痛性节结,缺乏典型症状及体征,有时甚至术中冰冻也会误诊[2]。本文通过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CT表现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T在甲状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本组32例患者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0~77岁,平均56.5岁,其中21例为临床查体时扪及肿块,11例为体检超声检查时发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
使用GE公司Prospeed AI全身扫描仪,采用横断面扫描或螺旋方式扫描,层厚与层间距为5 mm,扫描范围自声带水平至颈根部,病变向胸部延伸时,适当扩大扫描范围,其中16例做增强扫描(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或优维显75 ml,注射速率:2.5 ml/s)。 平扫窗位 40~50 Hu,窗宽 220~300 Hu;增强扫描窗位 50~60 Hu,窗宽 260~360 Hu。
32例中乳头状癌17例,滤泡癌7例,髓样癌3例,未分化癌2例,混合型癌、鳞癌、腺癌各1例。肿瘤累及一叶25例,一叶及峡部4例,双叶3例。
病变区甲状腺肿大或正常大小,肿瘤大小不一,肿块直径为0.5~8.0 cm,甲状腺形态饱满,呈形态不规则或类圆形,密度不均匀的低密度区,其中9例边界不清,20例部分边界不清,3例边界清晰、光滑。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强化,部分病例肿瘤内见斑点状钙化(7例)或更低密度坏死或囊变区(14例),囊壁厚薄不均,囊壁内见结节状、半岛状凸出。病变向周围组织侵犯5例,表现为甲状腺边缘线局部中断,伴邻近脂肪间隙内浸润,其中侵犯气管2例,食管1例,咽喉1例,周围肌肉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3例(40.6%),其中单侧转移9例,双侧转移4例,增强后强化,3例乳头状癌肿大淋巴结内见致密钙化影。本组32例中,术前误诊3例(9.4%),分别误诊为腺瘤(2例)、结节状甲状腺肿(1例),CT表现为多个类圆形稍低密度影。
甲状腺具有储碘功能,甲状腺密度明显高于邻近骨骼肌密度,故CT平扫即可清楚的显示甲状腺。甲状腺内发生病变时,储碘结构被破坏,其内含碘量下降,形成低密度区,静脉注射对比剂后甲状腺密度有明显的强化,这对观察病变血运,周围小淋巴结的鉴别提供很大帮助,故CT扫描是甲状腺肿瘤检查的理想方法之一。随着CT临床应用的不断普及,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使甲状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术前分期成为可能[3]。Takashima等[4]在对19例甲状腺癌的研究中提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CT表现病变区甲状腺肿大,边缘模糊不清,肿瘤呈不规则低密度区,密度不均匀,界限不清,向四周侵犯,常伴有坏死、钙化及淋巴结转移。本组资料显示,肿瘤边界不清和部分不清者29例(90.6%),斑点状钙化者 7例(21.9%),坏死者 14例(43.8%),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5]。分析本组资料及有关文献,笔者认为甲状腺癌的CT表现有,平扫时甲状腺内或突出于腺体外的结界病灶,密度等于或略低于胸锁乳突肌呈软组织密度,边界显示不清,内伴坏死囊变者密度不均,囊壁上见结节状、半岛状凸出,增强扫描见较明显强化,病变处甲状腺边缘线局部中断,提示包膜突破,此时可见邻近脂肪间隙内条斑状浸润影,该征象对甲状腺癌诊断有很大价值。本组5例患者伴周围组织侵犯者均有上述表现。
通过本组病例分析,笔者认为,通过CT检查可以确定肿瘤为单一或是多发,瘤体为实质性或混合性,肿瘤内是否存在囊变、坏死、钙化及其形态,对囊性变者可以通过增强扫描确定其形态,囊壁厚薄是否均匀,有无瘤结节,并且进一步了解甲状腺肿瘤对邻近肌肉组织、气管、食管壁,颈血管鞘的侵犯情况和是否存在颈淋巴结转移。然而,CT检查仍有其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存在误诊或漏诊,本组误诊3例(9.4%),分别误诊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因此,在诊断时应注意与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特征的鉴别。同时可结合超声、MR、PET及放射核素检查,会有助于提高甲状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6]。
[1]周康荣.胸部颈面部CT[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89.
[2]赵松波,胡晓燕.甲状腺单发结节腺叶切除450例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6):45-47.
[3]徐秋玉,姚沛旭,陈卫鹏,等.甲状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6):862-863.
[4]Takashima S,Morimoto S,Ikezoe J.CT evaluation of 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J].AJR,1990,154(5):1079-1085.
[5]黄岑南,黄松,李烨,等.增强CT扫描在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6):598-600.
[6]张楠.甲状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医药论坛杂志,2004,25(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