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

2010-02-17 13:14钟井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20期
关键词:学法学案目标

钟井国

学案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和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侧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淄博市各级中学在淄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大力实施学案教学以来,教学成绩大幅提高,因此,如何更深入地研究学案导学法意义重大。

1 问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那么,如何进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在全面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和主动学生的能力,笔者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进行了学案导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2 学案导学法的理论依据

2.1 唯物辩证法依据

唯物辩证法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学习没有主动性,没有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这一内在的根据而不起作用。因此,在学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学、讨论、答辩等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辅以教师的指导,又能维持和发展学生的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

2.2 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已有显著的提高,他们一般能根据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尤其高中生乐于独立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他们喜欢讨论问题的发生原因,解释、论证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中学生的所有心理发展的特点表明,他们已具备初步的预习能力,这就为以导为主实施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3 学案的编写

3.1 标明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教学的出发点,是教学过程的路标和教学检测的标准。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学习目标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要达到的基本要求,确定学习目标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以及思想政治课的直接现实性出发,体现循序渐进和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学习目标主要有识记目标、理解目标和情感目标。

3.2 列出导读提纲

导读提纲是学生学习前的自学路径,也是学生完成学习后对所学知识的重新回顾、联系和系统化的参照。编写提纲必须提前总揽教材,吃透教材,深入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体现本框题的学习目标,把本框题所要学习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按教材的逻辑体系以提纲的形式列出,并注意问题的序列性、系统性和可思考性。

3.3 设计形成性练习

学习是为了运用,形成性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练习的内容应围绕学案的学习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可能存在的疑点,反映社会热点,然后把不同的知识点转化为形成性的练习思考题。题型的选择应根据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能级要求合理设计、恰当安排,对能级要求低的问题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鉴别、识记,对理解运用的知识点可设计辨析题、分析说明题,引导学生在思辨、分析问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学案的使用

4.1 指导自学

学案编写好后提前1~2天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初步阅读教材,并对学生阅读应作3点指导:1)要求学生读书要快,要尽量节省时间;2)要求学生在读书中找出的知识点或问题答案要准,并在书本上勾画出来,在学案上填出来;3)边阅读,边思考,找出疑点,作好记号或记录。在学生初步感知教材的基础上对形成性练习作初步尝试,做到动眼、动脑、动手。教师应对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并作适当的激励。

4.2 师生共学

完成上述自学指导工作后,师生之间已有沟通的共同基础,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在学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程序一般可分为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练习,技能式——示范、实践、评优、作业等。也可依据学案中的形成性练习把练这一环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讲练结合,通过提问、讨论、辨析、点拨和训练,使学生在探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学会方法、提高能力。教师应以学案中的形成性练习为依据,不断变换设置疑问的方法,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图示、比较、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结合先进的媒体表现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多重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

4.3 复习巩固

学案上记录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留有预习时的思维记录,留有学生在课堂上“释疑解疑”的思维记录,是信息加工最好的载体,可以重新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所学内容。

5 学案导学法的意义

5.1 变学会为会学

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后续学习。学案导学是改革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目标步骤清晰,可以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尤其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他们没有预习的习惯,更不知道如何预习,有了学案,他们可以根据学案逐条看书,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预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5.2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通过预习学生有了认知冲突,教与学都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只是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疑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案提纲充分展现课堂的学习任务和课堂知识结构,学生对照学案,只需作适当的记录,节省大量板书的时间和学生作课堂笔记的时间,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深化上。

5.3 便于复习

将若干个学案集中起来,就是一份很不错的复习资料,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再现学习情景,提高复习的效率。

5.4 提高素质

学案在导学和助学上的作用大,大部分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在课堂内消化、理解、巩固和提高,很多思维训练和练习都能在课堂上完成,大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开展发挥特长、发展个性的活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5.5 教学相长

学生在自学时可能提出一些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甚至是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课前收集这些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

总之,学案导学法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学案导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以导促学,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学生素质得以真正提高。

猜你喜欢
学法学案目标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乡愁导学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