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德
学校生态德育的实践研究
李金德
(漳州财贸学校,福建 漳州 363000)
以生态哲学和教育生态学作为理论基础,对当前学校德育生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审视,指出了当前学校的德育危机实际上是道德教育的生态危机,分析了当前德育生态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危机、促进德育生态系统良性、健康、和谐发展的设想和措施,为学校德育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学校德育的实效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德育;以人为本;自主参与体验
教育生态学和德育生态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对微观层面的德育生态的关注在逐渐升温,德育工作者逐步认识到对当前的学校德育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它是当代德育生态合理化进程的客观要求,是当前德育科学体系自我构建的必要环节,体现了德育工作者对德育各因子之间和谐发展的认识的科学提升。
学校德育生态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去,以生态世界观为理论基础,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来思考和分析学校中存在的德育问题,根据人的本来特点、德育自身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影响学校德育的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品德良好、乐于探究、勇于创新、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无可替代的存在,尊重学生生命个体的主体性或参与性,帮助学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并进一步扩展和丰富学生自我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和自我人格的健全发展,是德育生态操作层面的主导性原则。
学校德育生态作为一个复合、整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具有自组织特点和一定的主观性、创造性的生态系统[3],它在不良生态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会造成内部生态因子的失衡,从而导致学校德育生态平衡的破坏,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得学校德育与人们的主观愿望发生了背离的现象,因此在学校德育生态系统内部同样也会出现生态危机。
传统的学校德育内容呆板枯燥,侧重于抽象空洞的政治说教,缺乏时代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很少,虚而不实,且编排体系上混乱无序,没有很好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良性的学校德育生态所要培养的是生态心理健康的青少年个体,不仅追求自我生理与心理的平衡,更加注重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强调个体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但是传统的德育内容在小学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在大学还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而忽略了个体的日常行为教育,忽略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面对自然、面对他人、面对社会的道德认知教育与道德行为教育,违反了学生生态心理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快速变迁的社会实践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
传统德育方法在性质上,却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方法归结起来只有两种:灌输和训导。通常是教师把一些具体的相对固定的道德原则和思想美德以直接性的问答式教学方法灌输给学生,并通过训练、榜样、惩罚、考试等方式巩固和强化灌输法的内容,方法简单、生硬,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这种传统的德育方法注重的只是教师的单方面灌输,学生不管能不能理解,有没有理解,只需要单方面接受就行了,完全无视生态主体自身的兴趣、需要和自我道德体验;而且传统的学校德育方法的角度也是居高临下的,必然导致方法上的简单化、程序化、模式化,将德育过程变成了繁琐的规范学习、行为训练和消极约束,忽视德育过程中各环节的衔接,不能有效地触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其道德上的共鸣,自始至终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教条来教育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的教育,而学生主体性的失落使德育目标根本无法真正得以实现。
学校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人,构筑人的精神支柱,发掘人的创造潜能[4]。良性的学校德育生态不是以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状态存在着的,而是一个各种要素协调作用、相互发展,各种能量和信息顺畅运作、有效循环的和谐整体,这个整体永远保持着新鲜的生气,要充分体现其整体性、生命性、动态性、开放性的特点,要传承社会的道德要求,体现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形成学生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完整、和谐发展及其生态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因此,必须在生态世界观的关照下实现生态的优化,要进行学校德育内部生态因子的优化。
在学校德育内容方面,一定要注重内容的真实性。“真”是德育生命力之所在。我们的德育要摒弃过去只讲社会中的真、善、美,不讲假、丑、恶的纯而又纯的理想型教育,要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现在是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思想文化交互激荡的时期,既有真、善、美,又有假、丑、恶,应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信息筛选能力、批判和抵制能力。以往的教学内容组织是按学科知识或以道德规范体系的逻辑为主线,虽然看似有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但与学生的生活、道德品质发展却是不相关联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相分离的。学校的德育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大事”走向“小事”,德育课程所生成的教育话题和范例,必须围绕学生熟悉的、亲历的道德事件进行科学筛选和开发设计,最好是以学生的“生活事件”的形式呈现的,体现“小、近、实”的新追求,即学校的德育内容以看来是“小事”的生活素材为切入口,注重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增强德育内容的真实性、实用性和时代感。
第一,注重生态人格形成的独特性,加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校德育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学生个性实施教育,加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着眼于个体的自然属性,强调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和本能的自我发展,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取向,达到独立自主、自我实现、倾向于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要强调人本意识,以人为本,从爱心出发,注重个体的内在心理需求,突出个性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强调自我发展,要依据不同类型的能力、气质、性格特征进行教育策略上的及时调整,对每一个学生都给予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关怀,通过耐心地聆听、平等地讨论、充分地协商来解决青少年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第二,注重生态人格形成的内化性,帮助实施自我生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仅仅是对学生的生态道德理性与生态智慧予以启迪和引领,在生态互动的对话关系中,青少年个体以主体的身份进入,通过对话、体验等各种方式,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促进自己的心理发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时获得生态认知,形成自我建构、自我内化的生态情感。
在学校德育方法上,一定不能单纯地说教灌输,要注重德育实践的重要性。传统的学校德育方法以强制灌输、强迫执行为主,无视生态主体自身的兴趣和需要,与现实社会生活毫无关联,使得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造成割裂。德育方法必须提高对学生生活实践的重视,这是因为,虚构或虚拟的道德生活场景、事件,不能关涉学生切身的利害冲突,它不管多么复杂或者多么逼真,都具有游戏的性质或戏剧的性质,不与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相关联,故而不能引发真实的道德冲突,并导致真实的道德行为。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生活实践,它本是生活中主体对于自己的生命旨趣、生活意义的追寻,它是人的生活价值的体现,他充盈着作为主体人的人性之光辉。青少年学生只有在丰富的道德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内化而产生的道德才会更具生命力,并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在道德情境中建立对话、互动的生态主体间关系。良性、和谐的学校德育生态就是要打破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线性思维这一冰冷的现实,打破个体的界限。互为生态主体的师生之间要在道德情境中构建起生态互动的对话关系,强调生态主体之间的平等及互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交往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各种生命体验情境,置道德体验者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中,通过在各种境遇中关注和指导学生的活动,并进行恰当、适切、和谐的处理,在具有生命体验的冲击性直观场景中,充分诱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学生通过自我感受产生真切的生命道德体验,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并生成美善的道德意识。第二,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创新能力。道德不是一堆堆既成的规则,它是一个不断生成和发展着的历史性概念,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墨守陈规的被动者,需要的是能融入社会,不断提升自我思想道德素质的人,在从事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中能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道德规范解决实际道德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生命体验者在信息频繁交流、生活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去亲身体验,面对多元价值学会甄别与选择,在个体生命体验中培养学生对变动不居的社会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学会对既有道德规范的超越与创新,从而实现个体生动、健康、全面、和谐的成长与发展。
本文以我国当前学校德育低效、出现危机为切入点,从生态世界观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构建与特定道德精神相匹配的学校德育生态系统,对学校德育的内部生态因子进行合理地整合与优化,力求建构一个完整、开放、平衡、和谐的学校德育生态环境,凝聚每一个不同的个体的独特生命,促进个体生命的全方位发展。
[1]朱家安.发挥德育的生态性功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J].教育探索.2006(10):67-70.
[2]殷有敢,宋绍柱.试论未成年人生态人格的塑造[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23-25.
[3]李季秀.教师生命价值及其实现[J].教师教育研究.2006.4:56-60.
[4]唐本钎,侯晓靖.生态人格培育与道德教育价值定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4-37.
The practice of eco-school moral education
LI Jin-de
(Zhangzhou Finance and Trade Schools, Zhangzhou Fujian,363000,China)
The essay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Eco-philosophy and Educational Ecology, conducti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review of the moral ecology of the current school. It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moral crisis in school is actually the ecological crisis. It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oral problems in the ecosystem and proposes the solutions to the crisis, which will promote the moral education system to be healthy and harmonious.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moral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moral ecology; people oriented; self-involved experience
2009-11-20
李金德(1964-),男,福建龙海人,讲师。
G472
A
1673-1417(2010)01-0134-03
(责任编辑:马圳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