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义
(肇庆学院 教务处,广东 肇庆 526061)
在现代学科归属和学术分野中,中国书法与太极拳分属于艺术学和体育学两个学科,它们分别有着各自独立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体系,然而,在漫长的文化演进中,因其“共同的逻辑起点”[1],书法和太极拳呈现出了同源同构、异曲同工、相得益彰的文化现象.研究这一现象的缘因,探讨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对于弘扬中华国粹,推进书法艺术和太极拳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字的书写法则,自殷商时期甲骨文的书写开始,到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其文化源头要追溯到夏商周时期的“五行”“八卦”思想、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和魏晋时期的玄学.汉末文学家、思想家和书法家蔡邕把“对立统一”、“道法自然”的思想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学说融会贯通,在《九势》中提出“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在《笔赋》中直接道明书法既“书乾坤之阴阳”.这种从哲学理性的视角来审视汉字书写的文化自觉,启蒙了书法的理论思维,而以阴阳变化、和谐统一之“道”解读、审视、评判汉字书写的审美价值取向,开启了书法与“道”的交融合流,为汉字书写从工具性走向艺术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的书法艺术理论基本上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书法研究与发展的走向,也基本上是在“阴阳对立统一”的理论框架内展开的,无论是刚与柔、骨与肉、方与圆、迟与速,还是收与放、疏与密、虚与实、向与背,等等,都是阴阳之道的表现与演绎.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拳术的手、眼、身、步法动作与我国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有机融合的一种内功拳.“太极”一词源自《周易·系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早期的太极拳亦称为“长拳”或“十三势”.长拳系指整个套路犹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十三势则是太极拳“抨、捋、挤、按、、肘、靠”8种动作和“进、退、顾、盼、定”5种身法的总和.“抨、捋、挤、按、、肘、靠”来自于“坎、离、震、兑、乾、坤、艮、巽”八卦,“进、退、顾、盼、定”则源自“金、木、水、火、土”五行.王宗岳《太极拳论》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2].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是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的演绎.太极拳运动中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曲伸的解读与诠释,均源自中国古典哲学“阴阳对立统一”,“天地人合一”的思想.
在漫长的文化演进中,中国书法艺术与太极拳术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但这一文一武2种不同的文化活动,从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到结构、内容,都呈现出惊人的相同和相似.汉字书法依笔法、字形和书写方式不同,分为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5种字体;太极拳依动作方法、招式和套路风格不同,分为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5种流派.书法的基本笔画分为8种(永字八法):点、横、竖、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核心的核心”[3],它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记录功能——文字与书法就是为记录语言、思想、历史与文学而创造的,“书者,政事之纪也.”(《荀子—劝学篇》)“书者,史之所记录也”(《书纂言》)[4].认知功能——书法研习本身就是认知的过程,随着研习内容的深入和学养的积累,人们对自然、历史、社会及人类自身的认知不断提高.传播功能——以文字和书法汇集而成的文章和书籍,古往今来都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教育功能——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都是从写字开始的,汉字书写不仅是教育的重要内容,独特的书写规律和要求所产生的教化作用,也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健身功能——书法是一种可以用于表达自己情感和审美情趣的艺术,研习书法能够“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进而宣泄情感、调节心境,从精神卫生方面维护人的健康.
太极拳作为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运动项目,同样具有记录、认知、传播、教育、娱乐等功能.太极拳以动作套路和拳法理论为载体,以演练者的身体动作记录、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人们在学习、演练太极拳的过程中,随着动作架势的日益熟练和对拳法、拳理认知的深入,逐渐感悟到“人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太极拳在以运动的形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向全世界传播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和保养生命的健身方法;太极拳“不偏不依,无过不及”,“中正平和,敦厚温雅”的拳理和“自天子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欲修其身,先正其心”等未曾习武先修德的要求,正是培养“温良恭俭让”谦谦君子人格的教育;太极拳动作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蓄发相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养生保健功能,是一种受众面广、妇孺老少咸宜的健身运动项目.
早期的中国书法,其主体功能是实用性的记事和文字传达、交流.明代以前,书法通常是书家个人实现其政治仕途的文本工具,因此,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大多是手稿、笔记、书信、手札、公函等较为个人化和实用性的东西.明末,随着大量厅堂式书法作品的出现,书法的观赏性和艺术审美价值日益凸显,直至现代书法艺术展览机制的勃兴,尤其是“电脑时代”的到来,书法的实用属性已经逐渐被观赏性和艺术性所取代.然而,无论是过去的“工具书法”,还是现今的“艺术书法”,书家的精神追求始终是“书为心画”“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以抽象的笔墨线条抒发心性、倾诉情感、展示胸怀襟抱,达致与心相通,与道相通,与人生相通的精神境界.
早期的太极拳拳法取自于民间各门派和军队的技击术,其主要功用是在搏击战斗中克敌制胜.所有根据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经络学说创建的拳理,练功行拳时融入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其目的不外乎是增进攻防技巧和拳法功力.宋代,随着“管形火器”的出现,冷兵器和技击术逐渐没落.在各门派技击术的没落中,太极拳强身健体的功能和艺术表演功能随之彰显,逐步分化为“健身太极”和“竞技太极”,走向实用健身和艺术观赏的发展道路.然而,无论是“健身太极”,还是“竞技太极”,练家的精神追求依旧是通过“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会神”的拳法演练,协调意识与肢体的活动,使“心灵交通以契合体道”,进而达致“天地人合一”境界.
重在感悟,易学难精.书法和太极拳是融知识与技巧一体、意念与动作并行的操作性技艺,具有明显的主体化思维特征,其意境常常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学练过程强调个人的“顿悟”和老师的“点化”,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练书法和太极拳入门容易,但欲技艺精湛则需要毕生的研习.孙过庭《书谱》曰:“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武术界有“十年磨一剑”和“太极十年不出门”,“少年功夫老始成”的说法.
心神淡定,力发周身.蔡邕曰:“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秉笔思生,临池志逸”[5].挥毫时力从脚始,经腿、腰至于肩,肩而臂、臂而掌、掌而指力达笔端.陈鑫曰:“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定,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着,一物无所思.”[6]发力时,其根在脚,力发于腿,其主在腰,其形在手,节节贯通.
以意表形,形断意连.书法的书写动作要求“意在笔前,笔随意后”,“书为心画”;运笔要“无垂不缩,无往不收”,“逆入平出,回锋转向”;字与字之间讲究“笔断意连,错落有致,顾盼别让”.太极拳的演练动作要求“先在心,后在身”,“意气君来骨肉臣”,“拳由心发”,陈鑫《陈式太极拳图说》曰:“意者,吾心之意思也,心之所发谓之意”;行拳要“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意要向上,即寓下意”;式与式之间讲究“劲断意连,进退顾盼”.
形如其人,功在形外.书法和太极拳是书家、拳家表达内心世界的精神追求、张扬自我的一种文化形式,其造诣高下是自身人品、学养、阅历和功力的综合体现.颜真卿宽博雄强、骨力遒劲的书风,是他笃实纯厚、刚正憨直人品和丰腴雄浑审美追求的折射;杨露蝉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拳术,是他豁达心胸、深厚学养和博采众长之学风的精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颜真卿看屋漏水痕,张三丰游名山大川,杨建侯戏小鸟飞天,都是从自然现象中悟“道”,开启茅塞,使技艺精进的案例.纵观历史上的书法、太极拳大家,无一不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磨砺、滋养而成.
太极拳之名源自“静之则合为无极太极,动之则分为阴阳两仪”之理.静、动皆始于“中定”,“中定”即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坐胯,使气沉丹田,上体之重寄于下盘,两脚着地生根之身法.中定者精神安谧,气势沉稳,灵明在心.拳理曰:“十三势以中定为主,抨等十二势为辅,有中定然后有一切势,一切皆不能离乎中定”[7].书家以中定之法正身、调气、作书,可尽快聚敛意气、排除杂念,与喧嚣的社会和浮躁的情绪保持一定的距离,进入心神淡定、物我两忘的自然状态.
太极拳“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会神”的演练原则用于书法实践,可使书写动作与意念、呼吸、精神和谐一统,贯通一气,有助于书家“内劲”与功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克服书写中刻意安排,逞强使气,扭捏作态之弱点,使笔随心意即引即进,起落提按顺其自然,达致“心手双忘,心空字,手空笔,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的意境,进而,使书法作品仙风道骨、神采飞扬.
太极拳“其根在脚,力发于腿,其主在腰,其形在手,节节贯通”的用力方法与书法“从脚始,经腿、腰至于肩,肩而臂、臂而掌、掌而指力达笔端”的用力顺序,都是“力从脚发达于手”.然而,太极拳“其主在腰”,“腰为主宰”的理念,对书法更具指导意义.一则,它可以克服坐姿书写时因膝关节、髋关节屈曲造成下肢力量向上传导阻滞的缺陷;二则,站姿书写时纸的位置通常都在腰胯之间,“腰为主宰”可使丹田之气和全身之力合于腰际,以躯干带动手臂挥毫于纸上,使笔力入木三分.
太极拳立身中正,动作和顺,刚柔相济、圆活饱满、沉稳浑厚、结构严谨、形象优美、气势宏大.行拳时投足举手如抽丝挂线、行云流水绵绵不断,一招一式似江河奔流滔滔不绝.以拳法入墨,执笔中正、中锋运笔,上下相随、左右相系,线条笔笔灵动、墨迹字字欲仙,转笔处似停非停,字行间笔断意连,通篇神采、气势、韵味跃然纸上,令人观之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书法中笔画的方圆、曲直、起收、提按、虚实、藏露、轻重、转折与结字的主从、疏密、大小、长短、平衡、呼应,直至作品审美中的黑白、刚柔、巧拙、疾迟、险平、斜正、筋骨、违和、动静等,构成了复杂多变的关系.经历代书家的不懈探索和实践,汉字笔法、结体、谋篇布局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不断地被揭示出来,积淀成了与太极拳理、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书学理论和书写规范.以这些理论与规范观照、检视太极拳,可以深化拳理、拳法的认知,触类旁通的感悟传统文化中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的奥妙.
笔画书写中“藏锋逆入、无往不收,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的运笔方法,字的书写中“劲断意不断,势断意相连”的气势,谋篇布局中“无往不复,前后呼应,首尾相连”的意念都与太极拳的动作方法、行拳要求一一相通.将这些方法与理论直接用于太极拳的演练,演练者可以通过调动认知系统中关于书法的知识、经验,借助联想和“技能迁移”机制,感悟、体验太极拳的拳理和拳法,加速动作、技术、理念一体化运动技能的形成.这种把不同范畴、领域的相通相近事物联系起来,使人们得以将某一活动领域的经验用来理解另一类活动领域感受的方法,对于感悟太极拳之类“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事物,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价值.
书法和太极拳这2种植根于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基础上的文化活动,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同源异流,各自以其独特的形式作用于人类社会.书法以实用功能记载世事、传承文化、交流思想、服务社会,以艺术的形式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促进人的精神健康.太极拳以艺术功能表演技艺、传播文化、切磋拳术,丰富社会的文化生活,以运动的形式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虽然路径不同,但因其共同的文化母体和生存环境,二者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功用一脉相承、相通相近.
在现实生活场景中,书家习练太极拳,能够通过套路演练,感知“中和安舒,物我两忘”的意境和“天地人合一”的法道,增进“周身一家、力由心发”的功力;拳家研习书法,能够通过汉字书写,感受刚柔、方圆、正奇、快慢、动静、虚实变化之妙,领悟“阴阳对立统一”的玄机,增强“唯道是从”的自觉.因此,将书法学习、创作与太极拳学习、演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传统文化创新语境下,作为中国的国粹——书法和太极拳如何创新?书法界和武术界百家争鸣,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凝聚成共识.笔者作为书法和太极拳的爱好者,不识浅卑的提出一个异想天开的构想:根据“象形”汉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方法和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动作要求,创编一套以肢体动作表现汉字书法的拳术套路,把书法和太极拳融为一体.倘能如此,练习者岂不是可以同时享受挥毫与练拳的快感、得到心灵与肉体的保养、收获书艺与拳艺的精进.
[1] 胡小明.体育美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68.
[2] 王宗岳.太极拳论[M].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2006:36.
[3] 熊秉明.在北京与书法界朋友们座谈的演讲[J].大地,2006(15):36-38.
[4] 张岱年.中华国学:史学篇[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10.
[5] 王岗,肖云.论蔡邕对书法理论的贡献[J].书法研究,1986(3):31-33.
[6] 陈鑫.陈式太极拳图说[M].肖鹏山,点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16.
[7] 张肇平,杜飞虎.论太极拳[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