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精彩的“现场直播”

2010-02-16 18:10王玉萍江苏省海门市冠今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8期
关键词:现场直播精心变化

■ 王玉萍(江苏省海门市冠今中学)

让课堂成为精彩的“现场直播”

■ 王玉萍(江苏省海门市冠今中学)

每当打开电视,看到朱军、董卿、周涛等人主持节目时那种从容大方的神态、挥洒自如的谈吐、充满睿智的现场串词,我常常钦羡不已。因为,即使他们有所准备,但走到前台,就是现场直播!作为教师,每上一堂课、每讲一句话,又何尝不是一次次“现场直播”?

怎样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也像直播一样精彩纷呈呢?我想,在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新课程理念的今天,应该用一个“活”字奏响高效课堂的华章!“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前,因“疑”备课、因人制宜是前提

在教改之风盛行、“五严”规定之下,课时骤减以后,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师生必然直面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一位历史老师说过 “为了一节课要准备一辈子”。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管理者,就要精心备课、因“疑”备课,因人制宜,为上出高效课做好充分准备。

一般来说,精心备课、钻研教材,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但这相对是“死”的。真正的备课,最主要的是备学生。在新授之前,教师应借助 “学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对新知的掌握程度,并且在“个人质疑”栏中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等学案收齐后,教师应根据学情进行二次备课,这时的备课最能为精讲作直接而详实的准备。如果学生的问题是共性的,就集体讲;如果是个别的,就单独讲。有价值的问题,甚至连老师自己都没想到的,老师更应作好充分的分析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到课上再抛给大家思考,引发争鸣。这里的“活”体现在要求教师对学案进行耐心、细致的归类、整合,从而使课堂教学避免低效、甚至无效。

事实上,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也肯定是上不出好课的。这种现象在少数用力不用心教学的教师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有一次,听一位老师在“课堂教学大比武”中新授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这本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那雨中浓浓的乡愁、深深的故国之思,应当溢满课堂,萦绕心际,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化的熏陶。可是,那堂课,学生昏昏、听者沉沉,一课下来,全然忘却老师要讲什么,又讲了什么。如此“恶”果,原因何在?原来,那位老师在备教材的同时,“忘了”学生;而走上讲台,又不能“为了”学生。他是借班上课,事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他备课时,没有顾及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呈梯度地设计问题。而当问题以“高难度”的姿态“难倒”学生时又不能灵活、机智地变换问法,降低台阶,而是照本宣讲,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课前不“备”学生,课上不“为”学生,一堂劣质、低效的课就这样产生了。

另外,在强调集体备课、共享教育资源的今天,不能漠视其必然的弊端:一人主备,全员共享,各班统一。不要说教学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了,就连“因班而异”也不可能了,所以,集体备课的同时一定要有个性化思考,要把学生的学情考虑进去。

二、课上,因材施教、因时制宜是保证

高效课无疑是一堂好课。而一堂好课,用特级教师王松舟的话说,就是 “一幅图画、一首交响乐、一盘围棋”,要做到“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

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好课的真正内涵是追求三维目标整合的课堂教学。它已经把人的终身发展作为根本价值观,摆到了极为显著的地位。简单地说,分数之外,当另有追求。如果说“人生是大课堂”的话,那么,“课堂就是小人生”。因此,上出高效课,其实就是追求有效、有价值的人生。

记得我教《鸿门宴》时,在一个班上按常规进行了文言文文本研读,而在另一个班,由于学生比较活泼,当我提出尝试排演话剧的时候,全班一致响应。这时,我就“退居二线”,当起了顾问,让学生唱起了主角。在精心准备之下,各路角色粉墨登场,从首领到内奸,从谋士到武士,把各自集团的形象:刘邦集团的内部团结、从善如流、机智果敢、狡诈多端;项羽集团的内部不团结、领导不清醒、骄傲自大,以致互相牵制、坐失良机等演得惟妙惟肖。那堂课呀,同学们人人参与,积极投入,小组合作,精心排练,开展竞赛。那次活动,促使一小部分不喜欢语文的学生转变了态度,激发了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变原来的被动为后来的主动。日后,从他们抬起的头、发光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他们对语文的期盼和喜爱。

三、课中,活用教学技能是辅助

如何灵活、机智地打造出一堂又一堂高效课、演绎一段又一段“精彩人生”呢?我想,如果我们教师还是只关心自己的教学思路,完成自己的教案,不考虑学生的困惑、需求,显然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变化教学技能,真正做到服务于学生。变化教学技能,即“活”用教学技能。国外教育也有“变化是兴趣之母”的说法。

所谓“活”的教学技能,专业地说,大致分为:语言性布白变化、手段的变化和师生相互作用变化。其中,语言性布白变化也可分为三类:口头、体态和板书。比如,教学中利用语言停顿,造成语言空白,给学生以咀嚼、回味的时间。或者体态上的举手、投足、扬眉、凝眸,都会给学生以不同的暗示和启发。板书上的空白,更会让学生凭借教师的讲述和对内容的掌握去领会、思考、联想。

而手段的变化更多地指突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手段,大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其优点自不必说,只是不能走极端,否则,会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导致本末倒置。

至于师生相互作用上的变化,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因时制宜,相机行事,高度灵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

不过,所有的技能都应把握一个度。不能因为“活”能出高效课堂,教师就能随意,就去迁就。教师仍应是学生的领队,需要 “引导”时就跑到队前;需要“穿针引线”时,就插到队中,从而更好地当好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

愿每一位教师都向央视节目主持人学习,做到“虽不能至”,也“心向往之”。精心且虔诚地上出一堂堂高效课,生成一次次精彩的“现场直播”!让我们乘着课改的东风,一起用“活”的理念奏响高效课堂的华章!

猜你喜欢
现场直播精心变化
“精心、贴心、尽心” 赴一场一年一次的“约会”
从9到3的变化
精心选购 合理搭配
Waves SoundGrid系统在广播电视现场直播中的应用
陕西眉县首届猕猴桃园现场直播分享会成功举办
这五年的变化
吾栖之肤
2017数博会“现场直播”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思考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