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长荣
新能源产业目前被视为世界各国走出经济低迷的兴奋点,特别是对一些资源比较贫乏的省份来说,无论是政府的扶持力度还是企业的投资热情都是积极高涨的。最近,在赵洪祝书记主持的省委常委会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强调,“要以积极发展新产业为重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笔者认为,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经济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强推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实施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
经验表明,全球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如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无论从经济社会的强烈需求,还是从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看,都在催生一场新能源革命。将新能源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明智选择。浙江作为能源资源极其短缺的省份,更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培育新能源产业,拓展发展空间。
最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吕祖善省长在有关会议上强调,要为全省新能源的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地方各级政府要在力保经济持续回升、力推转型升级中,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迎接新能源工作挑战,从培育市场到市场开拓的每一个环节,不适时机做好推广、应用工作。当前浙江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节能环保型汽车。在民营经济相当发达的浙江,个人购车的比例一直以来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至少有10个国际品牌车型在浙江省的销量都居各省之首。当今新型汽车动力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种,一是发展能替代汽油的燃料,二是寻找全新类型能源,但是由于成本、技术或者政策的原因,并没有大规模普及。汽车工业寻找新的能源来取代燃油已是当务之急,新能源的广泛使用将是汽车工业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环保节能型汽车将成为消费群体中的首选。谁将节能高效最先融入汽车工业领域,谁就掌握了未来汽车市场的主动权。日前万向集团对电动汽车正式投入7.2亿元研发生产,计划2009-2010年实现以锂离子动力电池为核心技术的电动汽车达到10万台的规模制造能力。
——海上风力发电。经济转型升级赋予了浙江新能源产业的新使命。在最近国家能源局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张国宝局长强调,未来要在东南沿海大力发展海上风力发电。国家能源局已批准在杭州湾建设一座大型海上风力发电站。在“十二五”期间,浙江将新建1-2个海上风力发电站作为全国示范工程。
——新能源技术和设备。随着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光伏产业链的技术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浙江,绍兴精工集团是国内太阳能多晶硅铸锭关键装备首家实现产业化制造的生产厂家,研发的“光伏”核心技术已领先全国。自2007年以来,精功科技与浙江大学“产、学、研”紧密结合,先后研制成功了国内首台JJL240型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国际上投入商业生产单锭重量规格最大的JJL500型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掌握了中国太阳能光伏装备的核心技术。而温州上市公司华仪电气的风电装备生产抢占先机,今年预计销售量将突破200台,每台风机能有900万元的产值。
浙江已初步形成了新能源、环保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重新认识新能源产业之意义,将其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来对待、来谋划,坚持下去,必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太阳能产业为例,狂热的电池片和组件生产企业对多晶硅的需求暴增,导致其价格从每千克几十元一直飞涨到500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