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祥盘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院,福建 福州 350003)
仪器设备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是衡量检验机构装备条件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检测、科研、教学实力的重要装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科技兴检”方案的实施,各检验机构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投资不断增加,这对提高国家收益、培养创新型人才、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也存在着大型仪器重复购置、管理混乱、利用率低等弊端,使得大型仪器的优势和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分析现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已是检验机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当前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仪器购置前,由仪器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部门申请的购置计划从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充分论证,内容包括其合理布局、需求评价、效益预测、配套条件、使用技术、维修条件等。由于购置前计划、论证不充分,影响了仪器主管部门对仪器设备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造成仪器重复购置,降低了仪器使用率和投资效益。此外,由于仪器主管部门的参与程度不够,不能对仪器设备的价格、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有效监控,导致出现供货方故意抬高价格或质量有问题的情况,使检验机构遭受巨大损失。
诸多原因造成仪器设备使用率降低。虽然各检验机构都正在进行了体制改革,但计划经济经费投入管理模式依然存在,经济利益与仪器使用不挂钩,设备的维护、使用情况的好坏与其利益无直接联系,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因此一些并不急需仪器设备的也积极申请购买,等仪器设备到手后就被当成摆设闲置不用。目前有的仪器用于检验科研项目的,研究方向转向后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就大大降低,仪器购置仅为完成某项科研课题,一旦课题完成,这些专业性强、使用面窄、通用性差、价格昂贵的大型仪器设备就失去了被利用的舞台,造成国有资产隐性流失;有的部门间缺乏共同合作意识,宁愿将仪器闲置不用也不愿别人使用,缩小了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降低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一些部门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保养”的情况,管理混乱,没有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规范的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无专人管理、维护,导致使用期限大大缩短,管理上的漏洞造成仪器设备的浪费和损失。
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被当成辅助人员,严重损伤了这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些贵重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变动频繁、结构组成不合理等问题,而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保养维护需要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管理操作,要实行专人管理,不允许随意操作。如果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或人员变动过频,由非专业人员操作设备,必将影响大型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大型仪器设备运行成本较高,一些部门在前期立项论证中忽略了运行时的高昂费用,没有考虑后续投入,导致后期使用中由于缺乏资金支持使设备陷入瘫痪之中。
为了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在检验检测和科研工作中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检验机构部门合作,提高大型仪器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下文对大型仪器管理工作提出下列设想和措施。
作好购置计划的论证:由技术专家、管理专家、检验人员组成的专家小组对包括购置理由、效益预测、选型论证、安装及使用条件等进行论证把关,再交职能部门决策,逐步改变不合理的大型仪器布局和结构。减少重复引进,就能逐步改变配套性差、布局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形成大型仪器优化投资和合理布局,使之适应检验检测、科研、教学发展的要求。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部门配置仪器“小而全”的意识还较重,因此部门在提出购置计划时,设备主管部门要考虑整个单位的合理布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设备购置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周密论证,除特殊情况外,不允许购置已有的大型仪器设备,发挥仪器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严格审批,严把仪器购置关。此外,仪器主管部门应站在计量认证与提高检验质量的高度,规范仪器管理,建立监管机制,提高管理效益。防止因仪器无法计量认证等原因而无法使用。
首先,要将单位中大型仪器的资料广为宣传,并向单位内外开放,促进协作与共用。仪器管理机制的优劣与其利用率的高低有着密切关系,过去的设备管理机制是造成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改革旧机制实行新的管理机制已势在必行:将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使用,打破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对使用面宽、使用量较少的大型仪器采取集中管理,有偿使用,形成立体互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收取的仪器使用费可作为仪器运行维持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仪器设备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管理更加科学。
俗话说“管理出效益”,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型仪器设备,必须有一批掌握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管理模式,懂得新技术、新知识的管理者来使用和维护,因此,应加强对仪器设备管理者的建设力度,通过技术培训、讲座、进修等方式,使其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掌握新技能,并建立起健全的竞争激励机制,定岗、定额、定任务,量化指标,与考核中的奖惩制度结合 。出台有关政策使其与从事检验、科研、教学工作者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外出进修等方面平等对待,为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的建设提供可靠保证。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属于服务性较强的工作,强化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主人翁意识尤其重要,要求管理者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为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定期检查、评比和表彰先进,不仅可巩固大型设备管理工作的成绩,还将促进大型设备更好地为检验检测、科研、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评定职称时,大型设备使用管理的工作成绩突出,也是晋升、职称评定的一个依据。还可定期举行仪器管理经验交流会,以达到沟通信息和提高业务水平的目的。为了更好地推动大型仪器管理,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找出问题,这在促进仪器设备管理上起到很好的作用。
由于行业学会的特性决定它不受管理体制的限制,可以在不触及深层次宏观管理体制、不影响仪器设施拥有者正常的检验、科研活动和应有利益的前提下,让更多闲置或有使用余量的仪器设施发挥效能,让更多的检验、研发活动受益。在仪器设备协作共用中,可以通过行业学会这个网络,共为检验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牵线搭桥,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调试安装仪器、建立实验室,推进仪器共享,提高利用率。
实现大型仪器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大型仪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仪器的管理应由传统的行政管理逐步进入以信息为中心的现代科学管理。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应充分利用大型仪器协作网络资源,开发新的仪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新的管理模式,规范新的管理程序,达到动态、科学的管理目的,实现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决策的智能化。
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是检验机构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仪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检验工作的质量,它对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检测、科研、教学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但是这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要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的提高,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坚持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勇于进取,创新管理,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就会得到提高。
[1]梁斌.提高检验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的探讨.中国检验检疫[J].2009,5.
[2]陈达银.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探讨.实验里研究与探索[J].2004,6.
[3]魏高明等.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实践与思考.实验里研究与探索[J].2004,10.
[4]张淑铃.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贵重仪器设备使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