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突发事件与媒体关系

2010-02-16 01:52张志海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危机信息

张志海

(上海行政学院,200233)

论突发事件与媒体关系

张志海

(上海行政学院,200233)

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封闭思维与传统行政的惯性下,对突发事件处置中新闻传播的“杀伤力”重视不够,造成了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导向滞后甚至于缺位。化解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危机,要求领导者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加强对突发事件中新闻发布的管理,从组织、程序、责任等方面转变观念、制定对策、完善机制,不断提高处理媒体应对的科学性、针对性与有效性。

突发事件;新闻媒体;舆论导向

我国习惯称 “突发事件”(Emergence Events),而国际范围内一般都称“危机事件”(Crisis Events)。荷兰危机研究专家乌里尔·罗森豪尔 (Uriel Rosenthal)将危机事件定义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1](P5)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指出,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综合各种界定,本文认为,突发事件其实就是指从量变转化为质变,并引发一系列危害的公共事件。“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突发事件往往是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处理好媒体关系对政府有效化解危机至关重要,要处理好媒体关系就必须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中媒体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新闻传播理念,把握在突发事件中处理媒体关系的方法与机制。

一、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的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但是又进入矛盾凸显期。正如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的 “风险社会”: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威胁的潜在阶段已经接近尾声了,不可见的危险正在变得可见。对自然的危害和破坏所带来的报复,越来越清晰地冲击着我们的眼睛、耳朵和鼻子。中国式风险的体现就是突发公共事件的频发与高发,其原因有来自全球化浪潮的“双刃剑”效应,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有来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结构调整,如贫富差距、阶层的分化;有来自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冲突、人际关系紧张、自然灾害等。

突发事件要求政府加强危机管理,并将危机管理作为政府的常规工作之一。危机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政府、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过程,正如里杰斯特(Regester)(1989年)所言:“对交流的有效管理如同处理危机本身一样重要。”[2](P187)实践表明,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对预防突发事件、缓和突发事件引发的社会震荡,对化解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信息封闭、模糊、不畅会加重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机,使危机雪上加霜,甚至于滋生出新的危机;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则能够减缓或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与损失,甚至于可以使突发事件转“危”为“机”。渐进式的突发事件一般包括潜伏期、爆发期、解决期与消退期四个阶段,从信息传播的视野可以发现新闻媒体在不同的发生阶段都具有其独特的功能。

潜伏期具有预警功能。潜伏期又称为征兆期,是突发事件迹象、隐患的出现时期。突发事件往往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危机的雏形、危机的酝酿与前兆,敏锐的媒体经过自己的理性判断可以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提醒社会风险的临近,从而使党和政府能够及时采取对策以避免爆发突发事件或减轻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害。美国现代新闻之父普利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也认为,社会守望是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之一。2008年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告诉世人:年初冰冻灾害及时预报,就不会出现60余万人滞留广州火车站;对地震进行预报,就会减少人员与财产的巨大损失;对食品安全、人民内部矛盾即时报道,及时引起领导重视、尽量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就不会演变为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及社会群体性事件。所以最好的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办法就是预防,而最容易忽视和麻痹大意的就是外在潜伏期。在潜伏期媒体报道能使社会聚焦一些潜在的危险,从而警醒世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从容应对,有效地化解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危机。

爆发期具有告知功能。爆发期也是公众信息饥渴期,而媒体是人民了解信息的主渠道。当社会环境出现情况不明、有威胁性或迅速变化时,个人和群体的媒介依赖关系便更加强烈。新闻媒体发布信息能帮助人们消除对突发事件的恐惧不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也能杜绝各种谣言盛行,减少社会不稳定。英国政府为公民免费发放带有电池的收音机,为的是让公众在突发事件后第一时间听到来自政府发布的消息;日本在地震中学校与电台建筑最安全,其中电台就是为了及时传播信息。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由于政府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告知公众,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及时准确公开各种信息,对境外媒体采取开放政策与态度,不仅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与支持,也有效地实现了国内的思想统一、政治动员、资源整合,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而在爆发期采取鸵鸟政策、信息模糊不清,必然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2003年非典事件引发的抢购板蓝根、白醋、口罩风波,2005年哈尔滨水污染事件中抢水与帐篷风波,2009年初发生的湖南衡阳由于军演引发地震传言的传播,正是因为信息没有及时告知的结果。而在这些事件的后期,有关部门及时信息公开、及时辟谣,不仅提高了公众的知晓度,也使谣言无处藏身,最终控制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也缓解了社会恐慌情绪,树立起责任政府和透明政府的形象。

解决期发挥媒体组织协调功能。解决期也是危机扩散期也称为延续期,是突发事件影响和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阶段,也是事态在这个时期处于快速处理和控制阶段,新闻媒体在此阶段发挥着组织、沟通、协调、动员、调配作用。美国9·11事件发生后,媒体一方面让公众认识到美国受到了恐怖袭击,激起民众对恐怖分子的愤恨,另一方面又激发美国人爱国热情,使政府的各种反危机措施得到民众的积极响应和配合。与此同时媒体还安定民心,呼吁公众恢复正常生活,如一些报纸号召民众,“让您的钱仍留在股市”、“像平常那样给您的汽车加油”、“购物,不管多小的东西,尽量买东西”等,“媒体把政府的政策,巧妙地转换成公众的日常行为规则,既起到政策的诠释作用,又引导了公众的日常行为,对危机的解决起到了积极作用。”[3](P108)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爆发猪流感后,我国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这次疫情,媒体通过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农业部、卫生部等部门的领导接受采访,介绍我国防治情况,宽慰国人猪流感是可控可治的,以稳定人心。另外媒体还大量报道如何避免感染的做法,比如要将猪肉加热到70度以上才可以安全食用,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养成到公共场所回来后要洗手的习惯等,这些新闻宣传都起到了组织协调的作用。

消退期发挥媒体反思功能。消退期也称为恢复重建期或痊愈期,危机的后遗症一方面表现为需要重建的社会心理,另一方面体现在社会结构与功能的全面失调,生产要恢复、经济要发展、政治要稳定、一切秩序亟待重新建立。恢复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重建,不只是一切照旧式的恢复,而反思则成为修复阵痛过程中进步的阶梯。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2003年初的SARS,引发了对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及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确立;2003年由于对新闻媒体对孙志刚事件的报道与反思,在实行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除,取代它的是《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008年初的冰冻灾害与5·12汶川地震引发了对抗震救灾的反思;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对食品免检制度的反思与改革,2009年发生在云南省晋宁县的 “躲猫猫”事件,引起社会特别是网民对我国看守所制度的关注,并引起了一些改进等等,可以说一些突发事件经过媒体的放大与影响,最终推动了制度层面上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推进了制度完善与文明进步。

二、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关系:科学发展观视野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用科学发展观审视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关系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提高在突发事件中善于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做到在突发事件中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处置突发事件的同时统筹好境内外舆论导向的工作,为最终化解危机、树立形象、全面恢复生产创造良好的国际及国内舆论环境。

从遵循规律性的角度发展媒体关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要发展媒体关系必须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这表明,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要把握新闻传播的规律性。其一,新闻传播的规律至少包括:传播载体体现出来的媒介特性,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所具有的即时性、互动性、自主性、平等性、海量性,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在信息传播上落后,就不能掌握新闻发布的主动权。再者新闻媒体是传播新闻,不是工作报告,传播中缺乏新闻性,那么就会降低传播效果。另外,发展媒体关系要遵循传播规律。要认识到 “谁传播”、“传播给谁”、“如何传播”、“什么渠道传播”、“传播效果如何”等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媒体应对的针对性、有效性与科学性。其二是发展媒体关系要遵循危机传播的规律,一般认为,西方危机传播理论是1984年由丁·格鲁尼格和汉特始创的,作为危机传播的战略分析工具,他们提出了危机传播的“四种模式”:新闻宣传模式、公众信息模式、科学劝说模式、双向对称模式。①What Kind of Public Relations Do You Practice?James E.Gruning,New Theory of Public Relations Presents Four Models,Pr Reporter,27,Preview(April9,1984)。另外危机管理专家里杰斯特提出了危机事件中的信息传播应遵循“三T”原则,即:主动提供情况(Take your own tale);提供全面的情况(Take it all);尽快地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实践中,危机传播中到底使用哪一种模式最为有效,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合理组织和配置传播的资源,有利于优化传播的方法和技巧,有利于提高危机传播的成效。

从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要求处理媒体关系。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媒体关系就是体现以人为本,因为从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媒体就是服务于人民群众。有学者认为,媒体应对实质是做好群众工作。[4]从媒体的性质来看,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从媒体的作用看,媒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从社会结构上看,党和政府、媒体及公众这三位一体的结构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明显。所以领导面对媒体不仅仅是面对记者,而是面对在媒体背后的社会公众。在突发事件中政府需要迅速地将真相告知社会,将政府的态度、采取的措施对策广而告之,以获得民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以稳定社会。另一方面,让公众知晓也是维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让群众做好自我保护,做好相关防范,以正确的方法科学面对突发事件。2003年SARS事件后领导干部对媒体带头吃鸡、2005年哈尔滨水危机后省长面对媒体喝下恢复供水后的第一杯水、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一些省部级领导带头上街喝奶、四川广元柑橘事件爆发后农业部副部长带头吃柑橘等等,使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增加信心,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突发事件中重视媒体关系就是在处理危机上相信群众、化解矛盾中依靠群众、稳定大局上为了群众,在全心全意服务群众中统一思想、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提高战胜一切困难与险情的勇气与信心。

从舆论引导的历史任务来重视媒体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就是要统筹兼顾好与媒体的关系,做到一手抓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一手抓好舆论引导工作,决不能顾此失彼。首先要认识到发展媒体关系目的是引导社会舆论。舆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其一旦形成,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卢梭认为,舆论即公意,公意是公众意见最大的公约数。[5](P36)伏尔泰指出,人们把公众意见叫做世界之王,舆论就是世界之王。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6](P564)胡锦涛同志提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7]在突发事件中舆论导向错误,则会离心离德,人心浮动,资源分散,社会心理受到重创,政府威信与形象受损,加重危机,使突发事件进一步恶化。舆论导向正确,则能够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有助于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其次,在重视国内舆论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国际舆论。突发事件同样是国际媒体关注的新闻热点,要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国内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炒作,诋毁党和国家的形象,实现其和平演变的目的。因此要主动积极通过媒体向世界说明中国,介绍中国,利用首因效应,迅速掌握舆论话语权,以获得国际社会广泛的支持,从而为我国及时化解危机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①要注意西方媒介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不能为之左右。

从执政能力的高度来把握媒体关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来看,就是在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与重视文化建设,也就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软实力”建设,而新闻媒体是“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传播形式与主要的传播载体。在媒体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执政的前提是要学会与媒体的沟通,没有与新闻媒体沟通的能力就不具备执政的条件。而中国共产党同样也是在这个媒体逻辑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与进步。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的条件下不仅自己亲自创办报纸和刊物,还积极与性质各异的媒体进行沟通,特别是打破敌人的舆论封锁,对国外记者开诚布公,宣传党的主张,回应国际关注,最大限度地争取国际舆论对共产党的同情与支持,可以说在革命年代,党赢得的不仅是战场上一场战争,还打赢了舆论上的一场战争。②如《毛泽东选集》中收集了毛泽东1937年10月25日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1939年9月1日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16日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1941年1月2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言人对新华社记者的谈话、1946年8月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邓小平文选》收录了邓小平1980年8月21至23日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1986年9月2日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这些与媒体的宣传与接触大多数是在发生重大的事件后党的领袖直接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交流,对党的树立执政形象与国际形象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党执政后,更加重视新闻媒体的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其中提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这实质是将媒体作为一种执政资源,将媒体工作作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催生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不断地完善,政府新闻发布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党、政府甚至于企业的领导干部走上了新闻发布这个舞台,处理媒体关系也越来越成为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③汶川大地震中温家宝总理在现场召开中外记者会,被《纽约时报》称之为“废墟上的新闻发布会”引发外电评论“中国式总理无法复制”的好评。

三、建立突发事件中的政府危机传播机制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媒体传播信息固然重要,但是政府传播的权威性信息对解决危机具有决定性作用,突发事件中处理媒体关系的实质就是政府权威部门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加强危机传播中的信息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危机传播的效果。在具体操作中,就是根据《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对信息处置的有关要求,将处理媒体关系列入突发事件处置的整体安排,做到处置突发事件与做好媒体工作同步筹划、同步布置、同步实施、同步落实与总结,并予以特别重视。

(一)制定媒体应对预案,建立新闻处置预警机制

“坏消息就是好新闻”,这是新闻媒体职业或者说是生存所决定的。任何一场突发事件,都是各大媒体的“新闻盛宴”。平时可能花钱请媒体,媒体也不一定来,而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媒体会不请自到,而且比谁跑得都快。制定媒体应对预案就是做好面对蜂拥而至的各大媒体的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应对自如。另外《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后,各级政府都制定了分预案,分预案中应该制定新闻处置预案,而且还应该是分预案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践中,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一般重视如何妥善解决突发事件,而对处理新闻媒体上认识不足,有的甚至于对媒体有“敌意”,认为媒体是来“添乱”,是影响了“稳定”,其逻辑结果必然是“防火防盗防记者”。而制定媒体应对预案就是提高对媒体在突发事件中重要性的认识,就是建立与媒体的合作、共赢关系。

新闻处置预警机制应具备:(1)针对性。就是指要制定适应本地域、本单位、本部门的预案,不能照抄照搬上级制定的或其他地区制定的预案。(2)完整性。预案要明确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处理原则、方法、组织、机构、程序、责任等一系列事项,做到新闻发布有人发布、及时发布、有效发布、统一发布,让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理中发挥积极作用。(3)现实性。预案不是停留在文件中,而是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也就是预案是具体化、流程化的,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这就需要能够对预案进行经常性的演练,将各个事项落实到人、到岗位、到责任,落实到领导意识之中,成为一种领导工作的习惯。

(二)组建信息发布中心,启动媒体应对组织机制

突发事件爆发后,事件不清,情况不明,这时就会出现一个信息饥渴与信息真空的矛盾之中,这会给各种流言、谣言、各种小道消息盛行留下了空间,其结果导致一是群众的不安与恐慌情绪,二是引发社会秩序紊乱,社会不稳定。因此就需要加强对信息源、信息流、信息量的统一管理,对信息输入、转换与输出进行研判、调度与处置,通过统一的、权威的信息发布部门发布信息,首先让媒体采访到信息,而且要尽量引用政府信息,满足新闻传播的需求,另外也让公众能从媒体得到信息,减少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断,以维持社会稳定。因此必须组建一个信息发布中心,以统一发布信息,统一管理信息,统一更新信息,以满足群众在突发事件中的知情权。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迅速建立突发事件处置的工作班子。在这工作班子中,一定要有负责媒体沟通的领导人,并成立相应的组织:信息发布中心或者称为新闻中心。中心组建应急新闻宣传小组,任命负责人和新闻发言人,对其工作权限、工作职责、工作方式等予以确定。组织机制的确立可以一边处置突发事件,一边要考虑如何进行媒介信息沟通,其优势在于:(1)突发事件处置中领导决策中将新闻发布工作方面的意见参与进来,并将新闻发布及其相关方面的其他因素考虑进去,一并做出部署;(2)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能经常及时了解舆论反应,并对新闻发布工作提出相应的任务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3)负责新闻发布的人能随时了解实际情况,在开展新闻发布时能心中有数,趋利避害,使新闻发布工作更好地为处置突发事件服务。[8]

(三)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实施危机传播响应机制

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是对信息发布速度上必须要快的要求。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实真相与谣言就是处在一个起跑线上赛跑,国外有一句关于谣言传播的名言:“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天下”,这表明,要想控制谣言的“走遍天下”,真理的传播必须更加迅速。社会学家奥尔波特曾经给谣言的生成与传播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谣言的传播与谣言对传者的重要程度和谣言的模棱度成正比,而与公众对待谣言的批判能力成反比。在真相缺位时,人们往往会相信谣言是真的。莎士比亚曾将谣言比喻为“一支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要想不让笛子吹响,就要让真相的笛子吹响。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第一时间意味着给别人“第一印象”,也称为首因效应。要扭转首因效应,就要付出多倍的时间与精力。突发事件中让谣言先入为主,就等于在危机传播中放弃了话语权,丢掉了舆论阵地,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危机传播机制应遵循:①及时原则。就是要第一时间向媒体特别是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发布新闻,夺取话语权,不给谣言发酵、扩散与漫游的空间。②公开透明原则。要启动新闻发布的所有渠道,如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通气会、新闻吹风会或背景说明会、组织记者集体采访或单独采访、以政府新闻发言人名义发布新闻公报、声明等、利用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答复记者问询、通过政府网站发布新闻信息等,与媒体进行全方位沟通。③掌握主动原则。对媒体与其被动说,不如主动说;与其迟说,不如早说;与其别人说,不如自己说;与其外行说,不如内行说;与其一般人说,不如领导亲自说。要改变传统行政传播中 “三不”现象: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④以人为本原则。突发事件中出现了人员的伤亡,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应该体现出人文关怀。⑤“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原则。对事实报道要快,但是原因要谨慎。事实已经发生,成为客观,无法改变,而原因一时不明,或者比较复杂,就要慎之又慎,不能操之过急。过早发布原因的信息,不仅草率,也给公众留下推卸责任的不良印象。

(四)寓引导于服务之中,完善记者采访管理机制

处理媒体关系,归根结底是要处理好与记者的关系,做到更好地为记者服务,让记者的新闻报道能够有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让记者能够为我所用,而不能成为新麻烦的制造者。记者关系首先是与对记者的认识有关,原国新办主任赵启正有一个精辟的概括:记者是新闻人,他追求的是新闻,在新闻发布的场合,他们不是你的部下,不是你的学生,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的“挑战者”。记者追逐热点、追问真相,大多是出于职业需要,并非故意挑刺、找茬,与某人过不去。拒绝记者,或者采取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方法,只能激起记者更大的猎奇心理和探索欲望,进一步激化矛盾,并朝着不利于事态发展的方向发展。所以要善待记者,通过为之提供信息,满足记者的新闻需求。将引导体现在服务之中,是突发事件中处理与媒体关系的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是唯一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记者采访管理机制就是要尽量给记者采访提供帮助,想记者所想,急记者所急,让记者尽快得到事实真相:①要有记者接待方案,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采访目的的记者要进行分类管理,接待地点、接待人员、接待方式等都要有专门的安排,要给记者友善的第一印象。②所设立临时信息中心或新闻中心的“硬件”与“软件”都要尽可能地满足记者工作的需要。以便于记者尽快地发出最新的动态报道。③要准备新闻稿。新闻稿中应该包括一些重要的、关键性信息,这样既便于记者统稿与发稿,也尽量能让记者能引用由自己提供的新闻资料。④多渠道地敞开采访大门。⑤根据不同媒体需求提供服务。如全国性媒体和地方性媒体报,本地媒体、外地媒体还有境外媒体,电台记者、电视台记者及网络媒体等,其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考虑对象不同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五)搜集境内外新闻报道,健全舆情监测通报机制

搜集境内外新闻报道是了解新闻舆论,掌握舆情动向,建立与新闻媒体合作共赢的前提与保证。首先通过搜集境内外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可以知道新闻媒体对事实的了解程度、媒体立场与态度,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媒体工作。如果报道不实,就要加以澄清,如报道不友善,就要做转化工作等。其次搜集境内外新闻报道,还可以掌握社会舆论的动态。舆情反映民情、民意与民声,也是民心的体现,了解舆情就是关注群众所关心的、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掌握民心所向,民意所指。另外搜集境内外新闻报道还可以有效地做好新闻发布工作。有的新闻发布效果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发布不能满足媒体需求,一些新闻发布“王顾左右而言它”,打官腔,绕圈子,打太极拳,新闻发布成为工作发布会,成为表功会,成为唱独角戏,这样的发布其效果是适得其反。其中原因就是缺少对媒体的了解,或者是官本位作祟,将应对媒体当作了应付媒体,其结果是可想而知。

舆情监测通报机制就是在搜集境内外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对新闻舆论进行跟踪、分析研判并发出警报的体制与制度。黑格尔说,“公共舆论中的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所以决不能把它们任何一个看作的确认真的东西”。[9](P333)舆情跟踪是通过对新闻报道的舆论反应,来密切关注民众的意见取向,特别在网络媒体中,可以通过新闻跟帖、论坛、博客、网上社区、QQ等网民发表意见的领域中监测网民的情绪与意见,及时把握舆情的脉搏。舆情分析与研判就是对舆论所关注的问题、延伸的议题、众人的评价、引发的社会反响,以及舆论的走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理论上的归纳与总结,并得到一个危害程度的判断。舆情通报就是要根据危害程度向不同层级的领导进行通报,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舆情监测通报机制如同给了领导干部增加了“眼睛”与“耳朵”,对处理突发事件中媒体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实施新闻发布评估总结,落实问责纠偏机制

突发事件中处理媒体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和突发事件处置一样要总结经验,回顾不足与问题,对突发事件中媒体沟通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与评估,这样才能不断地改进媒体工作,提高媒体工作水平。强调对新闻发布评估总结,实际上是对媒体沟通能力的测验,也是处理媒体关系本领的考验。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关系是非常态下同媒体打交道,这不同于常态状态下的媒体沟通,而非常态下更能看出领导驾驭媒体工作的水平,更能考验出领导素质、能力与工作作风。而每一个突发事件中媒体沟通经历都是来之不易的学习资源,对其他的领导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对媒体进行新闻发布落实问责纠偏机制,不仅是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要求,更是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府的要求。《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指出,对于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要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表明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发布不是应该不应该发布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发布,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对于在突发事件中由于新闻处理不当,造成了对政府不良影响的情况,则要通过一定措施进行弥补,纠正负面影响,以维护和重塑政府的正面形象,而这个任务同样是通过媒体的新闻报道、信息沟通与舆论引导来实现和完成的。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编著.国际危机管理概论[M].北京:时事出版,2003.

[2][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3]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君如.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程与媒体作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6)

[5]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1.

[8]钱小芊.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N].学习时报.2002-06-03.

[9][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责任编辑 李冲锋]

Emergence Events and Media Relation

ZHANG Zhi-hai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Shanghai 200233,China)

Media play very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emergence events,but due to the closed thought of “the ugly things should not open”and the tradition administration,it is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crisis communication of the media,which result the delay and absent of the public opinion guide in the emergence events.To solve the problem should let the leaders obey the regulation of the media,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the news report,and to strengthen the build the construction from the organization,program and the responsibility.

emergence events;media relation;opinion guiding

2009-11-20

张志海(1971-),男,江苏如皋人,上海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

本文系国家课题青年项目《现代领导与新闻媒体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为06CDJ003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危机信息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订阅信息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危机”中的自信
展会信息
突发事件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危机来袭/等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