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铭,常琦
(1.国防大学 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北京100091;2.解放军61901部队 军研室,北京 100086)
陈云城市管理思想探析
——以沈阳接管为例
董志铭1,常琦2
(1.国防大学 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北京100091;2.解放军61901部队 军研室,北京 100086)
1948年,陈云领导了对沈阳的全面接管和恢复发展,创造了“沈阳经验”。从市政管理学的角度,深刻理解陈云关于引导城市发展、治理城市建设、规范城市秩序、完善城市服务的经验做法,对当今继续推进“四位一体”建设目标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启示。
陈云;接管沈阳;市政管理学
陈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生涯中,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城市管理思想。1948年下半年,根据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他适时提出把财经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的主张,出色完成了对沈阳的全面接管、恢复生产、稳定社会以及支援前线等特殊使命,创造了“沈阳经验”。他在领导接管沈阳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特别是关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管理以及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真知灼见,对现今城市行政管理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拟从市政管理学的角度,对陈云领导接管沈阳作一探究。
194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后,中共中央在给东北局的指示信中明确提出了准备接收沈阳的任务。东北局按照党中央指示,决定成立以陈云为主任的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具体部署安排沈阳接管工作。陈云从接管原则、功能恢复、建设规划等方面提出了接管沈阳的基本思路。
1947年转入战略进攻后,随着人民解放军攻占中心城市愈来愈多,如何顺利地接收城市、迅速恢复城市经济建设,成为长期生活、战斗在农村的中国共产党的新课题。一些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城市工作经验,用在农村工作的方法处理接管城市中遇到的问题,出现了混乱现象:如打开仓库,把粮食、布匹等物资都分给贫民;允许农民进城挖财宝,打击了地主兼营的工商业;有些进城的部队干部战士对城市各阶层生活水准相差悬殊的状况感到不公平;个别住在商店里的干部战士,还想吃喝不给钱或少给钱;甚至连借物不还、损物不赔、乱打枪、收买俘虏东西等事情也时有发生。相比而言,东北局在接收城市方面是有一些经验的。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军抢先出关,曾经短期占领过东北一些城市。东北地区在新解放的城市实行军事管制的方法,成为中共接收城市的统一办法。当时,负责中共中央北满分局工作的陈云,参与领导了一些城市的接收工作,提出了一些新思想,采用了一些新办法。1946年3月,他在通河座谈会上提出:财经问题只能靠经济手段来解决,不能靠政治手段来解决。[1](P452-453)1947年出任东北财经委员会主任后,他认真研究实行适合于新形势、新任务的工作方式和制度,进一步形成了以经济手段建立和巩固后方城市的秩序,发挥城市的生产力去支援战争、支援农村的总体思路。基于这一思路,他大力纠正忽视城市建设、忽视发挥城市的生产力的错误倾向。诸如:重视新接收企业中的职员工作,反对不加区别地打击职员的“左”的倾向,保证了企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纠正不按经济办法办企业的偏向,要求在国营、公营企业中贯彻企业化原则,实行民主化的经营管理,等等。这样,在陈云的指导下,到1948年,东北解放区不仅解决了财政经济困难问题,而且促进了城市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我党在东北的军事决战,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的物质基础。1948年10月,随着锦州的解放,对东北特大城市沈阳的占领,已经指日可待。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局召开重要会议研究接收沈阳事宜,决定由陈云担任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直接领导接收沈阳工作。
沈阳接管前,人口约117万,是中国东北最大的城市和工商业中心,机械工业著称全国,冶金、电力、化工和食品工业也很发达。能否顺利稳妥地接收沈阳,对我党尽快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加快夺取全国政权的步伐,至关重要。对此,1948年10月26日,陈云在东北局领导人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根据1946年接收哈尔滨的初步经验,提出所有旧机构先原封不动,不要打乱,暂按原有系统自上而下地接管,绝对不准破坏。在他看来,“沈阳是东北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把沈阳的接管工作做好,使城市不受破坏,迅速恢复生产,可以有力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并可为接管关内即将解放的各大城市提供经验。接好管好沈阳,对建设东北,支援全国,都具有重要意义。”[1](P533-534)10月29日,陈云率领从东北各地抽调的4000多名新老干部从哈尔滨乘火车前往接管沈阳。途中,他五次召开军管会会议,研究讨论接管政策和办法,明确了“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接管方针,并要求接管人员兢兢业业,把接管工作当做是 “进京赴考”。[1](P533)入城前,军管会即制定了“先稳定下来,统一指挥,分工接收”;“一切旧机构不要打乱,暂按原有系统接管”,“一切原封不动”;“绝对不准破坏”[2](P80)的方针。此外,为确保稳定,陈云还提醒大家密切注意外交、捕杀人、没收封门、粮食以及金融五个方面的问题,时刻保持警觉,防止出现大动乱、大波动。陈云的这些准备工作,明确了城市接管的基本原则和中心任务,抓住了恢复城市经济和保持秩序稳定这一重点。这一立足于城市有效管理的预先考虑,避免了在过渡时期造成混乱和损失。
1948年11月2日,在庆祝沈阳解放的欢呼声中,陈云带领军管会主要干部和卫戍部队开入沈阳。根据预定部署安排,陈云要求“布告通知原有机构主管人负责办理移交手续,如第一级负责人不在,即由第二或第三级办理”;“旧职员均按原职上班,工厂企业等只派去军事代表,政权部门只撤换头子”;“各部门只有接收权,无占有权、支配权,资产档案一律不准搬走。各部门不对原来上级负责,只对军管会负责。权力集中在军管会,无条件服从,待全部接收完毕后,再统一分配工厂、房子等。”[3](P385)根据这一指示,部队立即进入工作岗位。3日,陈云召开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大会,强调指出:沈阳是我们党接收的第-个大城市,一定要接管好,不能将我们打下来的城市变成一座死城。[4](P192-193)会后,按照既定的接管原则,陈云领导军管会开始稳步接管与重建恢复。为了迅速恢复城市秩序,他强调必须注意解决五个关键问题:“(一)首先要恢复电力供应。没有电,电灯不亮,电话不通,自来水没有,电车和火车也无法开动,变成一座死城,秩序就无法控制。”“(二)要迅速解决金融物价问题。”“(三)敌警察必须收缴枪支,让其徒手服务”。“(四)稳定人心,传布政策,主要靠报纸”。“(五)工资问题需要妥善解决。沈阳(连抚顺、本溪)有公教职工约十五万人,如不注意工资问题,则人心不定。”此外,“卫戍部队应是单一建制,让有训练有纪律教育的部队担任”。[3](P375-377)这样,到 10日左右,国民党政府和官僚资产阶级所有的一切矿山、铁路、邮政、银行、医疗机构、商店和其他企业,统统接收完毕;入城第二天,市内即恢复供电,并及时供应了自来水,恢复了市内交通、电话、电报;入城第三天,即发行了《沈阳时报》,开通了新华广播,宣传党的接收政策,稳定了人心;百万市民粮食供应充足,物价稳定;失业工人领到了粮食和生活费,工人、职员、技师拿到了当月工资,全市大、中、小学复课。到1949年1月,沈阳全部接管工作顺利完成,城市功能恢复迅速,城市管理运转自如,为日后我党接管大城市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榜样。
1948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总结收复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时就指出,如何去收复城市,收复后又如何管理,这一问题在党内一般是还没有解决。随后,中央又发出《中央关于注意总结城市工作经验的指示》,可见,当时全国还没有完整的接管大城市的经验。对此,陈云提醒军管会的同志,要密切注意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总结经验,为全国提供借鉴。11月28日,接管沈阳后的第26天,陈云结合接管工作具体实践,撰写了《接收沈阳的经验》报告,上报东北局并转报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把这一报告作为成功的经验批转给各中央局和各前委。后来毛泽东在北平、天津接管前所提出的对民族工商业要好好保护,“原封原样,原封不动”的思想,就是吸收了陈云的做法,并成为全党做好城市接管工作的指导方针。解放军南下接收杭州、接收上海时即借鉴了这一方针,都确保了社会的平稳过渡。
沈阳顺利接收后,鉴于东北野战军主力分三路入关作战,陈云指出,今后东北的各项工作,要以支援全国解放战争为中心任务,并提出今后要把工业放在首位,重点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农业仍很重要,特别要抓紧粮食生产。[1](P541)围绕这一中心任务,陈云立即转入沈阳城市的总体规划发展。他先后四次到沈阳及其周围城市调查研究工业生产情况,提出应把着力点放在钢铁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上,并确定了沈阳兵工厂、有色金属冶炼厂、重型机械厂、铁路机车厂、铁路车辆厂、沈阳化工厂、橡胶厂、造纸厂为八大战略性工厂。1949年1月10日,他在致高岗电中还指出:要使鞍山、本溪等工业基地恢复生产,达到“八一五”前的规模,需要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补充重要的大机器”,包括向苏联订购机器。陈云对于沈阳整体建设的初步规划发展,指明了城市建设目标、中心任务和发展重点,为沈阳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经济快速恢复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陈云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积极探求城市接管重建的特殊规律,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在我党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心环节——接管城市工作中,创造了“沈阳经验”,成为当时全国接收城市的典范。从市政管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陈云接管沈阳这一历史事件,运用市政管理职能观点考察陈云所倡导和具体落实的一系列经验做法,可以看出,他的思想蕴涵着市政管理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市政管理关于导引、规范、治理、服务和经营等五个方面的职能内容。
陈云领导接管沈阳,尊重城市发展客观规律,适时提出转移工作重心,明确接管重建的方针原则、具体目标和措施办法,在指导和引领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提出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由军事转移到财经,确定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中心任务。1948年3月,陈云在东北局例会上就提出:现在城市的作用与过去不同了,随着战争形势的改变,我们占领的地区越来越大,城市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城市工作主要是抓生产。要抓发电厂、电车公司、自来水公司、煤炭公司的生产经营,降低价格;要想办法使那些没有多少活干的企业转业,生产对支前、对人民有用的东西。即使不能赚多少钱,起码可以安排城市劳动力。[1](P509)对于收复城市工作中曾发生的违犯党的城市政策和工商业政策的现象,他指出:过去在财经工作中一些带军事性质的东西已经过时,与现在的形势很不相称。[10](P511)这些思想观点,指明了城市基本定位、中心任务和政策导向,并在其后的沈阳接管中逐步贯彻落实。二是提出科学合理的接管重建方针,明确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战略和措施办法。陈云对接管沈阳提出了“各按系统,自上而下,原封不动,先接后分”的方针。这中间蕴含着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解放前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城市比农村发展程度要高得多,少量的近代工业也主要集中于城市。因此,采取更为谨慎的政策,注重保护好城市中一部分较为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以作为今后经济建设的基础,就是陈云领导沈阳接管重建的基本战略思路。事实证明,正是采取了这一正确方针和办法,整个接收工作才进行得快而完整,城市建设逐步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三是顺应形势任务发展,统筹规划城市建设发展重点。首先,为快速稳妥接管,陈云发布告、提要求,明确接管原则方针,目标直指保护恢复生产和民计民生,军管会统一领导,各部门分系统、按步骤,有序稳妥接管。其次,顺利接管后,陈云把建设重点转移到恢复城市功能和规划城市发展上,着力解决关键问题,快速恢复社会秩序和稳定人心。再次,城市功能基本恢复后,又以支援全国解放战争这一中心任务凝心聚力,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兼顾发展农业这一战略。这些重要的决策性主张和建议,引导沈阳这一大工业城市功能快速恢复,经济稳步复苏,社会秩序基本稳定。
在领导接管沈阳的过程中,陈云对城市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管理也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原则和具体做法,总体部署规划城建各项事业,有效治理城市环境。首先,设置分工明确的组织领导机构,统一指挥、规范管理。入城后陈云就成立了军管会,并在其下面设置了经济、财政、后勤、铁道、政务等五个处及市政府、公安局、办公室、卫戍司令部等单位部门,分别对口接收国民党机构的各系统,外交、军事和社会方面的工作,由这几个部门综合处理。各部门按系统对口接收工厂、企业和房子等,但只有接收权,而不具备占有权和支配权。待全部接收完毕后,由军管会组织统一分配。其次,抓住粮食供应及金融物价等关键问题,稳步恢复经济功能。接管沈阳后,陈云对解决粮食供应和金融物价问题迅速做出指示,要求沈阳粮食价格略高一些,要根据成本加运费及合理利润制定价格,并通过收购和接收敌人存粮,保证沈阳百万市民的粮食供应。针对当时群众最关心的物价和金圆券处理办法等问题,陈云指示军管会公布沈阳周边地区物价,让商人熟知,鼓励商业开市。同时,金圆券与东北币按1:100,敌九省券与东北币按3000:1,挂牌收兑一个星期,共兑出东北币2亿元。这样,“沈阳解放一个星期,凡能开市的买卖,大体已开市,市面很稳定。”[3](P377)再次,有效消除散俘、武器弹药等威胁城市环境的因素。军管会进城后首先碰到两三万散俘影响城市治安,陈云指示各区政府和卫戍司令部指定地点,对散俘进行登记和检查,并采取先收容再分散两步处理的办法,基本解决了散俘问题。针对许多弹药在仓库附近没有来得及卸车,国民党飞机对沈阳的大肆轰炸还在持续这一严重情况,陈云立即成立三人委员会,组织铁路员工连夜疏散弹药,共抢运出弹药240车皮,保证弹药未受损失,更没有使城市受毁。
陈云领导接管沈阳非常重视舆论宣传导向与政策法规的建立健全,积极协调各方利益群体,有效规范居民生活和城市秩序。首先,发行报纸,颁布布告公告,宣传新政策、新规定。陈云抓住城市居民普遍都有看报的习惯这一特点,要求办好报纸,宣传解放战争大好形势和共产党的政策。为保证及时出报,他要求:“除安民布告等预先准备好外,可先准备几期报纸稿件,一进城就立即出报。 ”[3](P376-377)入城后就发行的《沈阳日报》以及开通的东北新华广播,为宣传接收政策,稳定民心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为安定社会秩序,方便城市清理接收,陈云指示军管会和卫戍司令部分别发出公告、布告和规定,对原在沈阳市的军事、行政、经济、教育、社会等机关一切工作人员规定6条注意事项;拟定了全体市民必须遵守的规定和接收人员、部队自我约束的7项规定;起草并颁布了保护公私房产的布告,确保城市接管规范有序。其次,正确对待旧职员,妥善解决工资问题。陈云把调动职工管理企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作为恢复和发展沈阳经济中需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1949年1月27日,在沈阳军管会召开的关于处理旧职员问题会议上,他强调除少数管理人员外,多数职员同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不处于对立状态,我们的政策不应造成同多数职员的对立。[5](584-585)同时,为调动工人的积极性,陈云要求各级政府要关心工人生活,做好工薪工作。考虑到15万公教职工的工资问题不能一下子合理解决,陈云指出:“首先普遍发生活维持费 (兼有货币占领市场作用),11月份发临时工薪。”[3](P377)随后,根据国民党的底薪等级,工人、职员、技师的工资标准折合粮数按月80斤至100斤发放。失业工人领到了粮食和生活费,工人、职员、技师拿到了当月工资,广大市民人心稳定。再次,加强军管会及部队自身建设,提高组织领导效率。陈云认为:“接收一个大城市,除方法对头外,需要有充分准备和各方面称职的干部。”[3](P379)他要求军管会各负责人坚持接管原则,秉公办理,全力防止争房子、争汽车、争工厂等纠纷,军管会首脑要有足够时间来考虑研究外交、粮食、金融、捕杀等重大问题。针对大城市面临着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危险,他在工作中坚持对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及时敲警钟,增强免疫力。接管部队以严明的纪律、有力的措施、模范的行为,得到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迅速恢复城市公共事务功能,是城市重建运转的起点。对此,1948年11月20日陈云领导成立了沈阳特别市政府建设局,领导管理水电、交通、通讯等城市公共事务,调动一切力量抓紧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一是迅速恢复水电,维持居民正常生活。陈云从哈尔滨各系统带了技术干部数百名,为水电、通信和交通恢复提供了相当数量的技工。军管会入城第二天,就恢复了市内供电,使城区一片通明。同时,陈云指派军代表迅速接收了自来水企业,稳定职工思想,要求全体员工坚守岗位照常上班,安心工作,抓紧对供水设施的维修和抢修工作,在现有条件下及时恢复了正常供水。二是恢复通信生产、保证邮路畅通。按照陈云指示,军管会代表进驻沈阳邮政局,接管和恢复通信生产工作。11月4日,城区投递员开始送信,市内12个支局和苏家屯、新城子邮局恢复营业并办理函件业务。沈阳邮政局还相继开办了包裹及保价、办理汇兑、报刊发行、国际联邮、邮政储蓄、集邮等一系列业务。火车邮路、汽车邮路、市内转趟邮路、取集邮路、城区投递、农村邮路等全部得到恢复与发展。三是恢复发展煤气业。在陈云和市政府的领导下,建设局接管煤气厂后,立即筹划煤气厂的恢复生产工作。煤气厂全体职工克服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等困难,完成复工检修任务,检修疏通管道250公里,并从政策和工作方法上采取积极措施,登记使用煤气用户3000户,为居民生活用煤气户的发展打开了局面,走上了加快发展的途径。四是接管改造铁路交通。沈阳铁路接收时,由于战争的破坏,致使铁路支离破碎,路基塌方,钢轨炸得长短不一,只有40%的线路能维护通车。为尽快恢复生产,畅通大动脉,陈云指示接管部队迅速接管国民党绥大警卫处和沈阳警卫处,成立沈阳铁路公安处,车站设立公安检查站,维护铁路治安秩序。同时,领导沈阳铁路军事管理局,改革旧的管理制度,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客货运输。到1949年2月,沈阳至外地的全部旅客运输线路开通,该年度铁路货运量达到271.6万吨,有力支援了城市恢复重建和全国解放战争。
陈云城市管理思想,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以及继续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要求,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作为一个刚获解放的工业城市,沈阳城市功能的恢复和有效运转,根本的动力就在于城市管理。在陈云看来,城市这架大机器只有有效的城市管理,才能运转正常,才能产生良好的效益,才能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为此,他把城市管理摆在重要位置,统筹解决城市接管重建等一系列问题,在最短时间内推动了城市各个系统正常有效的运转,为后续经济建设及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随着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现代化已成为一个由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大型复合系统。经济实力是城市现代化的基础,但经济实力强并不表明就是现代化,高楼大厦加立交桥也不是现代化的标志。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推进,高效、协调、有序的城市管理,依然是驱动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车轮,只重规划、只重建设,没有科学的管理作支撑,不可能建好一个现代化城市。因此,要把城市管理放在确保城市规划、建设顺利实施的“龙头”地位,通过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功能管理,以及前置性、综合性管理与服务,有效解决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居民住房、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教育、就业、治安、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水垃圾处理等问题,确保城市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沈阳接管重建的快速、稳妥、高效,关键在于城市管理有一套相对健全完善的体制机制来保证。在陈云看来,城市管理涉及方面广,涉及内容多,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军管会,必须有科学合理的接管原则和方法——“各按系统、分工负责”及“先接后分、对口接收”,必须有纪律严明、经验丰富的接管人才——抽调的新老干部和卫戍部队。正是做到了这三点,才有效避免了管理混乱、管理不善和城市遭到破坏,使城市恢复建设有序进行。进入新时期,我国城市管理所面临的矛盾日益突出,突出表现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盲点”增多。比如,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分散管理情况严重;条块分割,部门职能交叉,相互扯皮推诿,管理权威削弱,城市整体功能难以得到发挥;城市管理中的控制、激励、保障和监督机制均不完善等。加强城市管理,关键是体制机制。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总要求,以改革的态度改善城市管理体制,充分体现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改进领导艺术、决策艺术和管理艺术,科学统筹、分工负责,促进城市管理综合化、市场化、规范化、社会化。
陈云在领导接管沈阳过程中,针对经济恢复重建、基础设施服务、社会治安以及宣传教育等不同管理领域,采取了多种管理方式方法。如在经济方面,采取控制物价和兑换流通货币等方法,迅速解决了粮食供应和金融贸易等问题;在社会治安方面,采取收缴枪支、疏散弹药以及收容散俘等办法,迅速稳定了社会秩序;在宣传教育方面,采取颁布布告、命令,发行报纸等办法,尽快让市民了解政策、拥护接管等。多种管理方法的综合运用,保证了各领域有序运转,各行业同步恢复。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城市管理方法和观念还比较落后,突出表现在手段单一,主要依赖行政措施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而忽略对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咨询、目标管理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偏于人治,管理效果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体素质,人为的随机性大,管理缺乏科学性、权威性。考虑到未来城市管理综合性更强,内容涵盖人的管理、财的管理、物的管理、信息管理、生态管理、文化管理、法制管理等多个方面,必须实现管理手段和方法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充分运用经济、法律、技术、教育、咨询和目标管理、社区管理等手段来管理城市,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着眼于社会生产力的最大限度保护以及社会秩序的平稳过渡,陈云领导接管沈阳非常注重各方利益关系的平衡和协调。在劳资关系方面,普遍发放生活补助费和临时工薪;在旧职员改造方面,采取“先接管、后改造”,重视提高思想觉悟,避免“左”的错误;在政府与市民关系方面,政府服务民计民生,花大力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积极改善民生条件等等。进入新时期,虽然政权巩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但在城市化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各种利益纠结,依然广泛存在。比如城市的根本目标、中心工作与市民需求之间的问题,政府职能还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城市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的问题,城乡差距及农民工问题,以及城市犯罪率、社会稳定问题等。这些矛盾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城市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市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建立服务型政府,积极协调处理各方利益关系,主动接受市民参与和监督,把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在每项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中。
[1]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0.
[2]李锐.李锐往事杂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3]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余建亭.陈云与东北的解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5]金冲及,陈群.陈云传: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闫明]
On Chen Yun’s Thought of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Taking Take-over of Shenyang for Example
DONG Zhi-ming&CHANG Qi
(1.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Beijing 100091,China;2.No.63961 Unit of PLA,Beijing 100086,China)
Chen Yun has led the work of comprehensive take-over and reconstruction as well as development of Shenyang in 1948, which was regarded as “Shenyang Experience”.From the study aspect on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with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n what Chen Yun has practiced on guidance of city development,manage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regulating city orders and improving city service,it must promote a great enlightenment to continue pushing the process of the city construction characterized as“Four Elements in One”.
Chen Yun;take-over of Shenyang;study on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2009-11-09
董志铭(1955-),男,吉林通榆人,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常琦(1978-),男,河南上蔡人,解放军61901部队军研室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