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沛英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金融危机审视
杨沛英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不单纯是资本制度的缺陷,而是发展观出了问题。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造成生产动机的异化和发展观的错位,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最终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思想源头是商品拜物教,GDP崇拜是商品拜物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变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发展理念,是应对金融危机及类似经济问题的一剂良方。
科学发展观;视野;金融危机;审视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人们纷纷寻找它发生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造成的,有人认为是世界金融体系不公平造成的,但我认为发展观错位才是它发生的直接原因。我不否认资本家的过度贪婪是导致世界金融危机的原始根源,但如果没有他们精心编制的发展远景的诱惑,没有非理性的发展观的误导,次贷危机不会发展到那样的规模,世界金融危机也许就不会爆发。
金融危机的集中表现是金融资本家精心编制的梦幻般的虚拟经济世界的破灭,导致所在国金融体系的崩溃,严重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最终拖累了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大家很清楚,它开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那些贪婪的银行家发明了一种金融衍生品,叫做贷款抵押权证。他们为了扩大贷款规模,攫取高额利润,把房产以很少的首付资金甚至零首付卖给要房的人甚至是不急需用房的人,办一个房产权证,然后把权证交给银行作为防备还贷风险的抵押品。这些抵押权证本来是为最终还不起贷款的呆账准备的,但银行家把它变成可上市交易的金融衍生品,进行疯狂交易,这样卖出了超过实际需要的许多房产,等到还贷的时候好多人无力还贷,新的权证也没有人接最后的接力棒时,资金链断了,结果导致大批投资银行破产倒闭,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有人想让中国人承担责任,原因是中国人发明了大规模杀伤性方程式即“高斯联结相依函数”,这一公式让人们能在极端风险的条件下,仍然觉得预期投资状况良好。无论将来经济环境多么危险,“高斯联结相依函数”给人们的都是95%能赢的感觉。就好比赌博一样,让你在95%的机会里都嬴,并且能使赌本得到一定的回报,但在5%的赌输情况下,你的损失会使赌本缩水1000倍。“高斯联结相依函数”公布以后,成为了诱人的去除不确定性因素的解决方案,华尔街的金融工程师热烈欢迎“高斯联结相依函数”的出现,并根据这一公式发明了许多金融衍生品,像信贷违约掉期(CDS)和担保债务权证(CDO)等臭名昭著的金融衍生品就是他们发明的。“高斯联结相依函数”为这些金融衍生品提供了设计、定价和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这些金融衍生品本来是不能交易的抵押品,应该呆在银行里,但华尔街那些贪婪的金融家把它们一包装,定了价格,大肆进行交易,结果名为CDO的“新商品”人气骤升,引来大量的热钱。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在2000年只有2750亿美元左右,而达到顶峰的2006年市场规模猛增到4.7万亿美元。[1]这一金融泡沫破灭后,导致美国四大投资银行破产倒闭,投资基金被迫关闭,两大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迫实施业务转型,由投资银行转为普通的商业银行。欧洲、日本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投资银行业受到严重拖累,全球股市剧烈波动,经济大幅下滑,最终把世界经济拖入了泥潭。
“高斯联结相依函数”的发明人是中国人李祥林,1960年出生在中国农村,南开大学硕士毕业,后出国留学,2000年在加拿大读书期间在学术杂志上发表了这个数学公式。专家们认为从物理学角度看,这个公式是一个伟大的定理,公式本身没有错,错的是利用公式包装和销售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家。金融危机不能由公式发明人来承担。
如何认识世界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我认为有两大原因,一个是资本家贪婪的本性,另一个是被误导了的发展观。王岐山副总理在参加伦敦金融高管峰会上发言中讲道: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是由于那些银行家过于贪婪,而忘记了金融行业的清规戒律。王岐山的讲话一语中的,揭露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制度原因。但如果没有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家精心编制的信贷违约掉期(CDS)和担保债务权证(CDO)等金融衍生品的诱惑,一般老百姓是不会上当受骗进而大胆跟进的。他们精心编制的发展远景和利益诱惑,不仅害苦了一般老百姓,最终搬起石头也砸了自己的脚,美国六大投资银行有四家倒闭,两家陷入融资危机后实施业务转型,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流动性不足金融危机。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2](P33)美国华尔街那些贪婪的金融资本家,就是一些道行很高的魔术师,他们精心编织的无法控制的CDS和CDO这些魔鬼,最终导致了全世界的金融危机。
社会生产是为满足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还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发展观,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区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也必须首先进行物质生产,以满足市场的消费需要,但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为了使资本不断增值。社会主义实现了公有制占主体并否定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以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生活增长的需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虽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还实行着资本主义一些通行的做法,比如,允许并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允许雇用工人,允许资本充分释放自己的活力,在守法经营的前提下追求利润和剩余价值,但就总体社会制度层面而言,和资本主义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人们,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家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整日谋划着利润的增长,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所使然。因而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是始终不变的,原始资本积累时期是这样,现在的后现代资本主义也是这样,但资本追求利润的形式即商品生产交换形式,却是以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形式,有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
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是从商品生产和交换开始的。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这说明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其首要目标也是最大限度地生产使用价值——物品,以满足市场消费的各种需要,进而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剩余价值或者利润的。为了生产比别人更多更便宜的商品,资本家不断地更新技术设备,改进工艺流程,改革生产方式,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提供尽可能多的商品量,进而通过竞争获取最大利润。
但是,商品作为专门用以交换的商品的特性,决定了它必定是一个“二重物”,既是使用物品,又是价值承担者,有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两种形式。另外,从生产的功利性目的来看,资本家生产商品,并不是为了自己使用,而是为了交换,获取利润。因而当商品一旦进入交换领域以后,特别是到了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和价值尺度以后,商品的有用性在交换领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而它自身凝结的劳动即价值便走进了前台,人们只关注它付出了多少劳动,它值多少钱。在这里,“只要交换价值相等,一种商品就同另一种商品一样”。“交换价值相等的物是没有任何差别或区别的。 ”[3](53)
商品交换中的社会关系,使商品在交换领域处于“价值对象性中”,使商品进入了一个非物质性的纯想象的境界,成了一个难以捉摸的东西。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商品体的价值对象性中连一个自然物质原子也没有。因此,每一个商品不管你咋样颠来倒去,它作为价值物总是不可捉摸的。”[3](P61)马克思进而说:“商品的价值性只能在商品对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我们实际上也是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3](P61)
商品交换经过简单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四个发展阶段以后,交换形式和交换领域无限度地扩大了,商品世界的完整形式即货币形式出现以后,商品生产的目的受到了空前的冲击。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交换使“劳动产品分裂为有用物和价值物,实际上只是发生在交换已经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的时候,那时有用物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因而物的价值性质在物本身的生产中就被注意到了”。[3](P90)交换价值获得过程也使资本家知道生产的产品不是为了自用而是为了赚钱的。交换形式和交换领域的扩展,使一些不良资本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关注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了,转而只关注商品的交换价值,只要能卖出去赚到钱,什么来钱快就生产什么。从而使以次充好、参杂使假的商业行为有了市场与可乘之机,马克思所形容的资本原始积累中“血和肮脏的东西”出现了。
进入近代以后,随着货币金融系统的发育与扩展,特别是融资放贷、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出现以后,人们发现不进行直接的商品生产就可以获得利润和剩余价值,而且风险小赚钱快,于是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出现了,所谓的虚拟经济产生了。“价值把每个劳动产品转化为社会的象形文字”,转化为一个个货币簿记符号,社会财富不再表现为堆积如山的商品,而是用货币单位累计的数字。价值和使用价值不仅在观念上和理论上分离了,而且在人们的经济行为中也分离了,资本生产的原始动机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被彻底颠覆了,CDS和CDO等金融衍生品膨胀泛滥而导致的金融危机于是爆发了。
商品拜物教是人们对商品的交换价值盲目崇拜而忘记商品是一种有用的东西的经济学术语。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物的有用性,商品因为对别人有用所以才有了交换价值。所以商品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类需要的物”,一定程度上讲,商品就是有用的东西。但商品进入交换领域以后,特别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和价值尺度以后,商品便成为一种古怪的东西。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最初一看,商品好像是一种简单而平常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却是一种很古怪的东西,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3](P88)因为在交换和结算过程中,商品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东西,计算的标准并不以自己的形和质即自己特殊的物的属性而定,而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抽象劳动的量的多少而定。比如,在讨论一只绵羊是应该交换一把斧头还是两把斧头的问题时,数量和形态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生产斧头和绵羊的劳动时间,让人觉得商品很神秘。马克思在分析这种神秘性时说,桌子本来是用来吃饭的,大家都清楚。但桌子“一旦作为商品出现,就转换成一个可感觉又超越感觉的东西”,“它不仅用脚站在地上,而且在其他一切关系上用头倒立着。从它的木脑袋里,生出了比它自己跳舞还奇怪得多的狂想”。[3](P89)这样观察以后,就发现了商品的神秘性,从而产生了像宗教崇拜一样的商品拜物教。在经济建设领域,由于商品拜物教的作祟,造成人们不再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只关注它的交换价值。我生产的东西本来就不是为我用的,而是为了卖钱的,因而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甚至为了所谓的效益而掺杂使假,坑蒙拐骗。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一个很好反面教材。
GDP崇拜的政绩观类似于资本家过渡贪婪利润,其理论渊源也是商品拜物教。我们国家没有出现美国那样的金融危机,但金融危机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口大幅度减速,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动荡对各个独立经济体必然导致的结果,也是对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大的惩罚;二是大量外贸加工企业停产倒闭,带来就业岗位大幅度减少,就业压力空前增大。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大,和GDP崇拜有极大关系。对内是GDP崇拜,对外是美元崇拜。用自己货真价实的使用价值交换美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价值符号——纸币,结果是美国经济打喷嚏,我们就感冒,美元一贬值,我们流血流汗而付出的劳动果实就缩水。
GDP实际上是经济活动流水账一样的簿记数字,一个参考数据,在经济发展中的参考作用很有限。只要与经济活动有关的工作都可以用数字来反映。经济建设成功的项目是GDP,失败的项目也是GDP;搞污染的企业统计数字是GDP,治污染的企业的统计数字也是GDP。例如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常州市违章修建的一条公路项目,是手续不全的违章建筑,上级有关部门让拆除后恢复农田,为了应付检查,他们盖上土种上小麦,结果记者到那里一刨,半公尺土下面仍然是水泥路。记者问时回答说,刚修好的路,毁掉了怪可惜的,因而想到了猫盖屎的办法。这是典型“猫屎经济学”,就是汪洋同志说的建、拆、建而形成的三次GDP。 “我们有的GDP数字很好看,但并不是增加了社会财富,是浪费了社会财富。比如讲建大桥,这是GDP,质量不好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这样干了三次GDP,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真正形成的财富就是那么一笔。不讲质量的发展,污染了空气,污染了水源,污染的时候创造了GDP,然后治理污染又创造GDP,但社会财富还是那么一笔。”[4]某些领导之所以乐意玩GDP数字游戏,与他们错位的政绩观有关,一般老百姓是不关注这些数字游戏的,老百姓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现在,GDP崇拜的危害性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好多领导讲话时口诛笔伐、深恶痛绝,好像已经臭得不行了,但实践中却很难改变,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原因是在商品交换关系条件下,追逐GDP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内在冲动,它的理论源头是商品拜物教。
比如,在当下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在抓最能赚钱的项目,啥最赚钱就搞啥,也许从局部看或者从当地资源禀赋看是合理的、明智的,但形成一种风气后就是危险的。一般来说种水果、蔬菜、烤烟等经济作物比种粮食赚钱,少数几个地区拿出一部分土地搞这些经济作物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大多数或者所有的县市都搞,就是非常危险的,就会出现粮食安全问题。这里我想讲一下渭河岸边流传的一个古老故事,说的是旧社会渭河经常发大水,每当涨水时都会有巡河人用锣声报警,大家听到锣声便会不约而同地往高坡上跑。有一次逃跑时,一户穷人家急忙将刚蒸好的一锅馒头带上备用,而一户有钱人觉得金条是最值钱的家当,所以带上了全部的金条。上山后涨水几天不退,有钱人的家人饿得不行,要用金条换穷人家的馒头,那户穷人说,现在人都快饿死了,要金条还有什么用。结果,这户穷人活下来了,而有钱人饿死了。这个故事是否真有,没做过考证,但它形象地说明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特定的环境下不同的作用。也许有人会说,现在是商品经济社会,交换很发达,不会出现有钱买不到东西的情况,也许是吧。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中国出现了较大范围内的缺粮问题,我想谁也难逃饿肚子的命运。试问世界上哪个国家能供得起13亿人的吃饭问题,13亿人口每天要消耗106万吨粮食,如果缺粮两个月,就要进口6360万吨粮食,世界粮食市场哪有这样大的储量;退一步讲,就是有,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运进来,要知道,运石油的船是不能运粮食的。
另外,如果啥赚钱就种啥形成风气,还容易造成食品价格和供给市场的剧烈波动,导致卖难买难交替出现,造成农业生产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局面,给农民带来意外损失。因为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价格刺激不能带来农产品的全面增长,只能带来相关产业彼消此长。比如,经济作物价格上涨以后,人们可能把更多的土地拿来发展经济作物,那粮食播种面积就会下降;反过来,粮食作物价格上涨以后,人们可能会将更多的土地拿来种粮食,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就会下降。而从社会消费需求来看,粮食和经济作物都是必需品。这就是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情况下,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深层原因,也是不重视国家宏观调控、完全由看不见的手指挥农业生产而带来的必然结果。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实际,汲取了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赋予了发展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科学精神。在理论层面上看,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诉求是行政理性和制度理性;就实践原则而言,科学发展观的行为准则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从目标选择方面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这些科学精神,不仅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应对类似于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问题的一剂良方。
1.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初级阶段执政党的执政规律,树立了科学执政、理性执政的新理念,为保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和组织保证。
执政理念是一个执政党在全面认识执政环境和执政规律的基础上,围绕执政宗旨、执政方式、执政使命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和指导原则。它集中回答的是“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是要深入认识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因而可以概括说,科学发展观的哲学诉求是行政理性和制度理性。
行政理性寓含有三大原则:一是专业化和职业主义施政原则;二是政府公权力的公开、公平与公正;三是公职人员天下为公的公仆意识。职业主义意味着专业化,专业化的程序操作者比外行更有可能做出合理的判断,有助于保障决策之间的一致性,保证公权力和行政资源使用的科学性。政府公权力的公开、公平与公正,可以使权力运作在阳光下公开进行,杜绝暗箱操作而出现的种种弊端,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公职人员天下为公的公仆意识,是保证科学执政理性执政的社会基础。再好的规章制度,再公平的法律条文,都是通过特定的人来施行的,程序公平不一定能带来事实公平,所以公务人员树立天下为公的公仆意识,是保障科学执政理性执政的基础。马克思曾用蜜蜂筑巢的事例说明人类理性和动物本能的区别。人类本质上是理性的,因而管理人群的政党、政府和人员也应该是高度理性的。
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后,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确定了如何执政的大政方针,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实践和世情国情的不断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执政党面临的重要课题。胡锦涛总书记讲,“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规律,政治局共进行了46次集体学习,93名专家就当前热点问题进行讲座,政治局集体讨论,研究对策。在宏观决策方面,高度关注农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问题,高举公平、正义之大旗,充分关心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从而在宏观角度和制度层面对市场经济“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市场法则进行了限制与修正。
2.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原则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思想路线。
科学发展观是在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科学发展理念,是我党执政理念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又一次创新。认识执政规律要靠实事求是,领导发展更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讲:“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5](P143)经济领域怎样贯彻实事求是,邓小平说:“要按价值规律办事,按经济规律办事。……改革需要有勇气,胆子要大,步子要稳。”[6](P130)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不实事求是,盲目攀比GDP的政绩观、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瞎指挥、头脑发热后的乱拍板的留毒非常广,清除这些非理性的发展理念,最好的方法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树立科学发展的发展理念。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但是要把这一思想路线真正落实在工作中和行动上,是非常困难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某个特定的组织和个人,认识上总是有局限性的,一个人不可能掌握一切知识,但党的事业是方方面面的,非常复杂,很难做到所有的决策都正确无误。二是受党内某一阶段的风气所使然,领导干部政绩观不正确或者领导人好大喜功,下面的人争相效仿,就形成党内和社会上的不实事求是之风。因而新时期领导干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而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的关键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如“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分享”等等。这些就是胡锦涛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发展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党最高宗旨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有四个主要内容:
(1)“人本身是人最高的本质”,就是说人的存在就是人的最高价值,人的生命权是第一位的,人应该爱人。因而“被压迫的人和压迫别人的人都不是真正具有人性的人”。
(2)人应该全面发展,不应该被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所异化。分工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同时又是造成人的异化的帮凶。马克思在谈到人的异化和如何解决异化问题时说:“个人受分工的支配,分工使他变成片面的人,畸形发展的人,使他受到限制”。而解决人的异化问题的办法是利用分工带来的生产力发展的成果解放劳动者、公平分配。另外,通过社会变革扬弃分工和私有制。
(3)人本身的发展是衡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终尺度,所以,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原因,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4)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有双重身份,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天机的条件之中。因而人应该和自然界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
市场经济具有两面性,既有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面,又有马克思所说的忽视人权导致人的异化的一面。市场经济是好东西,因为它能把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其潜能发挥到极致,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市场经济又是魔鬼,因为它本质上排斥了任何人性的善良的东西,本性贪婪利润,崇尚“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为了利润,看病的医院希望人得病,甚至不惜用假化验报告骗人治病。经营粮食的希望来个大饥荒粮食好涨价,甚至用掺杂使假的办法推销劣质食品。市场经济这些非人性化的不以人为本的一面,需要在宏观管理和制度层面加以限制。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它体现了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努力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切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要清醒地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方面是不同的,部分群众因为各种原因生活还有一些困难,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而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发展理念,限制并防止市场经济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十七大报告中所描述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保障目标。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是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上。使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既有许多陶醉于对自然界胜利的喜悦,又有很多自然界对人类无情报复的痛苦。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引起世界能源市场特别是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世界各国争夺能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以气候变暖为主题的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类和自然界相生相克的经历,使人们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前提。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周而复始持续前行的过程,也是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传承的过程。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生态可持续供给能力的基础之上,应该建立在社会公正和代际和谐的前提之下,其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良性循环、永续利用。既要照顾当前发展与现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对未来发展与后代人的生存需要构成威胁,这是人类社会对传统发展思路的超越。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避免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
什么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呢?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中曾做过说明:是要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理念处理好人、社会、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国际社会对传统发展模式反思与批判中逐步树立起来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就开始了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从“增长的极限”、“寂静的春天”研究报告的发表;到联合国通过“里约热内卢环境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世界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断增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就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的新的成果。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规划。在把生态文明建设正式作为要实施的方案提出来以后,我们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也使生态建设进入到行动层面之上。
[1]亚利克斯·罗.不要把矛头对准金融混乱的设计师[N].南华早报,2009-03-26.
[2]马克思.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汪洋.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五次会议的讲话[N].广州日报,2009-07-17.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姜华东]
Observation of Financial Crisis on View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YANG Pei-ying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Yan’an,Yan’an 716000,Shaanxi,China)
The financial crisis is resulted not only from the flaws of capital system,but also from the development outlook.The essence of capital of pursuing the surplus value leads to the disassimilation of production motive and the dislocation of development outlook,also leads to the hypothesized economy separated from the entity economy,which results in finally the breaking out of financial crisis.The thoughtful origin of financial crisis is the commodity fetishism,which has the variety of the GDP fetishism in the conditions of socialism market.The outlook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focusing on the placing people and livelihood at the first,is the effective prescription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other similar economic issues.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view;financial crisis;observation
2009-11-10
杨沛英(1953-),男,陕西大荔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三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