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思茗,钱杭园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临安 311300)
邓小平文化思想研究综述
彭思茗,钱杭园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临安 311300)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学界对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分析、理论渊源、科学体系与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与突出贡献等方面,学者们在这些方面作了深刻挖掘与充分阐述。其研究面越来越宽,研究点越来越深,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
邓小平;文化思想;研究观点
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学界已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邓小平文化思想。据不完全统计,直接论述邓小平文化思想的论文近二百篇,阐述邓小平文化观的论文有八十余篇,论述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有一百余篇,探讨邓小平文化思想之文化范式和文化力的论文近十篇。另外,阐述邓小平文化思想的著作有十余部。本文将对其中各个不同研究层面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评述,以期进一步了解和把握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研究状况。
很长时期以来,对文化概念的界定纷繁多歧。从广义上讲,文化即“人化”,〔1〕即人类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对象化。它既包括物质的社会存在,又包括精神的社会意识,还包括物质和精神兼而有之的制度设施及其应用等政治上层建筑。因此,文化有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三种不同的形态。狭义的文化,是指属于精神形态的文化,即与社会经济、政治相对应的精神生产与活动的要素和结构。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学界在对邓小平文化思想概念的把握上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温朝霞认为,邓小平是在与政治、经济相对的意义上运用文化的概念,其内涵就是“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2〕;刘以鼎认为,邓小平所指的“文化”的核心,是由物质、精神和制度等三个部分的文化系列价值所组成的判断观念体系;〔3〕刘文杰认为,邓小平的文化理论是文化建设被看成一项满足人民经济文化需要的基本工作;〔4〕王建辉认为,在邓小平的文化理论中,科技与教育处在基础层面,人民的文化生活是其实践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其灵魂与支柱;〔5〕张景荣认为,邓小平所阐述的“文化”,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既包括了观念形态的文化,又涵盖了其他意义的文化,但我们要研究的重点是“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6〕董国尧认为,邓小平论述的文化包括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和哲学文化三个层次,其中科学文化提供智慧力量,人文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哲学文化则表现为一个民族所具有的时代精神和理论思维能力;〔7〕陈始发则从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来认识邓小平的文化概念,提出了邓小平的文化现代化思想。〔8〕我们认为,应该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和理解邓小平文化思想的概念,要针对当时人们所面临的文化困惑、机遇与选择,结合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阐述,突出其文化思想的创新之处,这就涉及到对邓小平文化思想渊源的理解。
(一)邓小平文化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许多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为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与理论渊源。王永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和谐”、“均衡”及“厚德载物”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邓小平本人及其文化思想,从而使邓小平文化思想具有独特魅力与凝聚力;〔9〕唐贤秋认为,邓小平文化思想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是邓小平文化思想形成的重要文化渊源,比如: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邓小平文化思想中就升华为以弘扬爱国主义道德为重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10〕侯琦把邓小平的务实思想、富民思想、人才思想、改革开放思想与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民本思想、选贤任能思想、尚变思想(变化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固有属性,人们只有“趋时应变”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与比较;〔11〕裴传永分析了邓小平执两用中(执两端而用其中)的思维方式、求真务实的思想品格和关注民心、顺应民意的“民本”思想,阐述了邓小平文化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渊源、传承关系;〔12〕(P52)戴诗炜则认为,邓小平首先是按照毛泽东确定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即“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其次,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钻研、吸收、融化、发展”八字原则;〔13〕(P36)沈传亮、张晓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邓小平文化思想就失去了重要的源泉。〔14〕
(二)邓小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另外,在知识分子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他们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在不同时期他们分属于不同阶级,在同一时期他们也分属于不同阶级。对此,邓小平也主张要正确对待知识分子,认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因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长远的根本大计”。列宁在探索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时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学术界认为邓小平对此也有继承与发展。贺瑞认为,列宁在晚年指出了文化落后对苏维埃新政权的危害性,同样,邓小平也认识到落后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建设的制约作用,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把科学技术、教育搞上去,把人才培养好;〔15〕王万民认为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列宁把文化分为“纯粹文化方面”和“物质文化方面”,前者是指精神文明建设,而邓小平则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对列宁文化思想的继承、深化和发展;〔16〕田克勤认为邓小平继承了列宁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并结合中国实际升华了这一思想:列宁认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要靠文化建设的加强,邓小平针对“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文化建设造成的破坏,提出要重视教育、重视知识分子和重视科学技术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这成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思想基础。〔17〕
(三)邓小平文化思想与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关系。邓小平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因此,邓小平早期关于文化的论述应该属于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文化思想的范畴,在后来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后,他以巨大的理论创新勇气,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邓小平文化思想。李庆云认为邓小平在四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文化思想,即:对经济和文化辩证关系的深化认识,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进一步丰富,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对文化“为工农兵服务”内容的进一步拓展;〔18〕沈传亮、张晓认为在求实性和开放性的广度和深度上,邓小平文化思想表现得更彻底,这正是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独特品格,它充分表明了邓小平文化思想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我们认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是邓小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思想先导和思想素材,正如1980年邓小平指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要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要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还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学术界对理解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基本内容存在不同的看法。李卓英、吴祖鲲认为,邓小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科学体系,“从纵向来讲,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结构是它借以产生的阶级基础,社会心理是它的底层,各文化领域是它的主要内容,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它的最高层次。从横向关系看,邓小平文化思想具有不同侧面,如邓小平文化思想的性质、发展方向和价值定位、文化发展动力等”;〔19〕郭新和认为,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外来优秀文化为辅助,以现代文化价值为着眼点,构建起一个富有传统深刻性和思维开放性的科学体系;〔20〕刘以鼎认为,邓小平文化思想可以概括成一个“文化价值判断观念体系”,它有三个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为取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物质文化价值系列,二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价值系列,三是以社会主义为根本,以体制改革为动力的制度文化价值系列;〔3〕王建辉则认为邓小平并未刻意去构建自己的文化思想体系,他注重的是实践,在实践中形成一个新的构架,即:科技和教育是基础,文化生活是实践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灵魂和支柱;〔5〕谷中原将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为中国现代化建构内在的文化基础、寻求外部的文化资源、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21〕孙占元认为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加强各项文化事业的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立足现实,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吸取资本主义所积累的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2〕
对于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特征,有较多的学者予以关注。比如徐苏雅、张欣认为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23〕王敏则认为科学性、务实性、民主性、创造性、实效性、群众性、独立性、中国特色、包容性、系统性、开拓性等都是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特征,〔24〕卢培琪认为邓小平文化思想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5〕
在论及邓小平文化思想的主要贡献时,荣文仿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创新贡献: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把为经济建设服务确立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把培养“四有”新人确立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依据“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把对外开放确立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确立为文化建设的判断标准。〔26〕周军从文化范式角度认为,伴随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开放型文化范式”是逐步构建起来的,这是邓小平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对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27〕俞吾金认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当代中国文化才真正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范式中超越出来,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范式。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谈论文化,才不仅仅拘泥于观念形态的文化,而是更强调物质形态文化的优先性;才不把文化建设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而是看作一项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根本性工作。〔28〕我们认为,邓小平文化思想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三个“必须”和三个“不允许”,即: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邓小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包含着深刻的意义,它在一系列事关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文化思想,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明确地回答了我们现在要建设的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以及怎样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这两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总之,20年来学界对于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面越来越宽、研究点越来越深,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包括研究还停留在“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的层次上,不同学术观点之间很少开展争论;对邓小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把握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见仁见智”的观点虽然促进了对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全方位探讨,但还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阐述和合理的评价。因此,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整体梳理是必要的,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1〕孙美堂,杜中臣.文化即“人化”——文化概念的一种诠释及其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6).
〔2〕温朝霞.邓小平文化观的哲学思考〔J〕.现代哲学,2000,(2).
〔3〕刘以鼎.邓小平文化观探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4).
〔4〕刘文杰.关于邓小平文化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0,(1).
〔5〕王建辉.邓小平文化思想探论〔J〕.江汉论坛,1998,(4).
〔6〕张景荣.邓小平文化观的几个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1999,(2).
〔7〕董国尧.邓小平文化思想初探〔J〕.学术交流,1995,(4).
〔8〕陈始发.邓小平的文化现代化思想探析〔J〕.求实,2004,(10).
〔9〕王永宽.邓小平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J〕.中华文化论坛,2001,(4).
〔10〕唐贤秋.邓小平文化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11〕侯 琦.邓小平领导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理论与改革,1999,(1).
〔12〕裴传永.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3〕戴诗炜.邓小平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国际大学出版社,1990.
〔14〕沈传亮,张 晓.20世纪90年代以来邓小平文化思想研究综述〔J〕.阴山学刊,2004,(4).
〔15〕贺 瑞.列宁的文化建设理论与邓小平的精神文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16〕王万民.论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根本改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17〕田克勤.邓小平理论思想渊源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5).
〔18〕李庆云.邓小平对毛泽东文化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2).
〔19〕李卓英,吴祖鲲.邓小平文化思想探析〔J〕.长白学刊,1995,(6).
〔20〕郭新和.论邓小平的文化思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21〕谷中原.邓小平围绕现代化开展文化建设思想论略〔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9).
〔22〕孙占元.简论邓小平的文化思想〔J〕.高校理论战线,2001,(4).
〔23〕徐苏雅,张 欣.论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的特色〔J〕.理论界,2004,(5).
〔24〕王 敏.邓小平文化思想的时代特性〔J〕.理论学刊,2004,(11).
〔25〕卢培琪.简论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特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6).
〔26〕荣文仿.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创新论要〔J〕.求索,2004,(6).
〔27〕周 军.中国文化发展脉络与邓小平的文化发展思想〔J〕.理论探索,2005,(5).
〔28〕俞吾金.邓小平与中国当代文化范式的转变〔J〕.复旦学报,1993,(3).
责任编辑 周 荣
A849
A
1009-1203(2010)03-0020-03
2010-03-27
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年度课题“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9JDYB03)。
彭思茗(1986-),女,江苏连云港人,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
钱杭园(1965-),男,浙江嵊州人,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