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用人理念和方式创新对干部素质修养的新要求

2010-02-15 15:35聂世军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用人民主素质

聂世军

(领导科学杂志社,河南 郑州 450002)

党的用人理念和方式创新对干部素质修养的新要求

聂世军

(领导科学杂志社,河南 郑州 450002)

十七大以来,党的用人理念和用人方式变革和创新的主要表现和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成为选人用人的主导思想,扩大民主成为干部工作的重要取向,发扬优良传统与树立现代用人理念有机统一,更加重视干部的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和社会形象,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方式不断规范和完善。这一重大转变对干部的素质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务求实效的根本思想取向;二是建立良好、均衡的与上级、同级、下级和社会的关系;三是培养和锻炼全面协调的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四是形成开拓创新与体现科学精神、法治精神有机统一的思维方式;五是保持干净干事、老实做人的行为操守;六是善处与传媒的关系,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

用人理念;用人方式;变革和创新;干部素质修养;新要求

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提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用人的新要求,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用人理念和用人方式创新的集中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在民主、法治、科学、规范的价值取向和方式选择上不断达到新的境界。与此相应,在党管干部原则主导下的用人理念也发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在实践上出现了许多具有标本意义的创新模式,对干部素质的内涵和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结和研究党的用人理念和用人方式创新的内涵与轨迹,探讨其对干部选任的现实影响以及干部素质修养的主要思路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党的用人理念和用人方式创新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的世纪之交,民主和法治逐步被我党坚定不移地奉为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反映在干部选拔上就是对人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要求进行的积极和建设性的回应。2000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对2001-2010年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行部署和规划,对党政干部的任用提出了以下主要要求:(1)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凡是多数群众不拥护的,不能提拔任用。(2)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3)推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逐步提高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在新提拔同级干部中的比例。(4)健全党政领导干部选举制度。正确处理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关系,改进党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积极探索在差额选举的条件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充分发扬民主的方法。2002年7月9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有关党政领导干部选拔的主要思路进行了确认,有力地促进了干部制度改革的实践。

在2007年10月1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举办法。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并首次在党的具有重要历史性意义的会议上提出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用人理念。

2008年3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代表新一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庄严承诺:“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

2008年4月11日至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

2008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师资班开学典礼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按照党章的要求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我们所说的“老实人”,就是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的人,就是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规律的人,就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就是勤勤恳恳工作、努力进取创造、任劳任怨奉献的人。习近平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把重视老老实实的干部、起用老老实实的干部作为干部工作的一种理念来倡导、一种导向来落实,真正使那些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推动全党全社会形成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的良好氛围。

经过几年的强力推进和艰苦探索,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单一的问题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公开选拔在全国各地、各个层次和各个领域都较为普遍地推开,通过选举和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干部的理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四川、深圳等一些地方还开展了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的“海选”试点,湖北、江苏等不少地方也进行了“双推双考”、“双推双选”基层党政领导干部或机关中层干部的实践探索,获得了干部群众的较高认同和较好的选人效果。2008年3月27日,南京市公推公选市政府组成人员人选在演讲答辩阶段首次引入电视直播的方式。这种创新有利于变“少数人选少数人”为“多数人选多数人”,有利于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领导干部强化和树立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加快干部选拔民主化、公开化、制度化的进程。

据2008年5月27日的《法制日报》报道,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深圳经济特区制定了一套让人耳目一新的政治体制综合改革方案——《深圳市近期改革纲要》,拟在政治、行政、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领域的改革设想,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条件成熟时,该市将进行市长差额选举。为推进基层民主选举,夯实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纲要把试行区长差额选举作为重点,提出将在区政府换届中试行区长差额选举,扩大副区长选举的差额数量,候选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演讲、答辩,由同级人大差额选举出区长、副区长,为以后条件成熟时进行市长差额选举积累经验。 有专家表示,深圳市如果能够实现“区长甚至市长差额选举”,候选人就会逐步注重民意,这就意味着更多高级的领导也要更多地深入基层,面向公众,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即使是任命制干部,初始提名权的提名主体范围得到扩大、民主和公开程度提高、规范性增强,主要领导个人垄断初始提名的问题得到制约;考察环节民意获取的广度、深度和真实度等都得到强化,程序日趋规范、合理和严密;任命决策的集体意志得到强化,上级党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下级党政正职人选的方式得到全面推开;干部任前公示成为既定制度,干部任用监督的合力和网络体系初步显现,纪检监察、人大政协、公检法司、审计统计、各种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趋向于制度性的整合。总之,干部选任的民主化程度提高,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得到彰显,用人环节和过程运作的规范性增强,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理念深入人心,方方面面都在不断探索用人方式的改进。

二、新的用人理念和方式对干部素质内涵和结构的现实影响

用人理念和用人方式的创新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干部政治素质的根本要求;二是民主取向成为干部工作的基本价值,大力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巩固完善基层民主成为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而干部工作民主则是其中的关键;三是发扬优良传统与树立现代用人理念有机统一,任人唯贤思想、党管干部原则、注重实绩和群众公认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理念、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公开选拔和公推直选、组织考察和候选人答辩电视直播等都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与完善;四是在强化干部选任制度化、规范化的同时,凸显了伦理标准与心理标准,如“格外关注”、“多加留意”、“不能亏待”那些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等。

党的用人理念和方式的创新对干部素质的修养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可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是热衷于搞GDP崇拜和政绩工程的干部将受到组织与群众的双重“封杀”和唾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之所以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发展是硬道理”等指导发展的一系列思想,使发展充满激情、充满创造。但是,一些干部的发展观出现了偏差,单纯地将经济增长指标等同于发展,不惜以破坏环境、耗竭资源、乱圈乱占耕地、盲目投资、侵占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追求发展,有的甚至大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弄虚作假的注水工程、沽名钓誉的骗官工程、违法违纪的霸王工程,导致了环境的严重破坏和资源的极大浪费,激化了社会矛盾,使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党中央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并确立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节能减排指标、保障人民群众正当权益、逐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思想,使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过去那种不顾一切谋发展、不择手段谋发展、不惜损害人民利益谋发展、不求实效谋发展,企图单纯以GDP指标的高速增长来抬升升官台阶的行为,不仅政治上行不通,会遭到干部群众的坚决抵制和强烈反对,而且在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上也行不通。

二是精于投机钻营的干部将会受到更为强有力的制度遏制。毋庸讳言,过去干部工作的一个重大弊端就是用人权的高度集中和用人过程的神秘化与暗箱操作,导致了严重的用人腐败。现在干部制度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初步形成了干部任用推荐提名的民主、评议考察的民主、任用决策的民主、监督制约的民主等系列的制度和程序,群众公认和公信度成为干部任用的重要因素,同时,职位空缺公告、公选和竞争上岗公告、考察预告、社会声望调查、任前公示等制度和规定大大提高了干部任用过程的透明度,民主和公开日益成为干部工作的基本理念和正常运作程序。过去那种以投机钻营在职务晋升上走捷径的行为即使还有某些作用的话,但肯定不会那么有效了。

三是素质单一的干部将面临职务晋升的竞争力瓶颈。改革开放30年来,干部工作理念和用人方式创新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这个过程中关于干部选拔的核心标准出现了重学历与重能力、重资力与重年龄、重台阶与不讲台阶、重政绩与重发展潜力、重德与重才、看主流与求全责备、重领导评价与重群众评价、重经济指标与重社会指标等一系列的争论,这反映出在过去特定的历史时期,关于干部任用标准处在一个从点到面、从单向素质要求到复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探索和求证的过程,其既有时代的合理性,又有时代的局限性,干部标准既有总体合理的一面,又有畸重畸轻的一面。表现在干部选任实践上,就是干部的某个方面的素质指标比较突出,即使总体素质不高甚至还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素质缺陷,只要符合当时干部选拔的导向、氛围,就很容易被任用乃至重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对干部任用标准的认识日趋深刻和全面,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并趋于均衡,干部任用标准已高度系统化、规范化,现在选拔干部已不是单纯的择优,而是优中选优。加上干部选任程序化的操作,素质单一或者在某些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缺陷的干部,即使专长突出,也很难过得了标准关和程序关,从而在职务晋升上丧失竞争力。

四是干部的外在形象包括风度、仪表、语言表达能力等将对干部的职务晋升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在用人权比较集中的用人模式下,干部晋升的关键在于领导的信任,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存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的问题。而现在干部任用已开始引用演讲答辩、竞选造势、电视现场直播等类似选秀的方式,评委和公众的评价不仅关注干部的资质、阅历、政绩、品行、思维能力和目标规划能力等内在的素质,而且更为关注干部的风度、仪表、举止、语言表达、灵活应变等外在的表现能力。如果内在素质很好,但对这种现场气氛或凝重、或热烈、或紧张、或激烈互动的场面缺少适应力、掌控力、感染力,不善于体悟评委和公众的心理偏好和情感倾向,并适时、适度、适当地表现自己应有的实力,那么瞬息之间就会失去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机会。

五是既有知识的更新和阅历、经验的贬值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得到坚决贯彻,我国公务员的录用自1989年举行第一次考试,至1994年6月,国家人事部颁布实施《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其后不断得到完善,保证了以公务员为主体的各级各类干部队伍较高的学历与知识水平。加之改革开放领导实践的磨砺与锻炼,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大多具有比较丰富的阅历与领导经验,成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的宝贵财富。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社会转型步伐加快,领导目标、领导环境、领导体制、领导理念和领导方式等都在急剧变化,原有的知识、阅历、经验等如不能及时更新,就将与新的形势与任务无法“兼容”,“老人”的价值日渐衰减,“新人”的竞争力日渐增强。除了人事上“新人”与“老人”固有知识结构与内涵的差异外,决定干部素质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具备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从而能否在工作理念,思维方式,知识的储量、结构、更新机制、更新速度以及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

六是媒体和社会舆论对干部职务晋升的影响日趋增强。随着干部选任工作各个环节关于公开透明的规定越来越完善周密,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干部的行为与表现更多地被社会和群众所了解,干部选任已不单纯是党的组织工作,而从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工作,组织评价更加注重参考和吸纳社会评价,社会评价也更加广泛、深入地影响组织对干部的评价和使用,“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将成为一种干部使用因素考量的真实写照。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作为传导干部社会形象的便捷媒介,对干部的社会声望起着放大作用,很容易出现“马太效应”,并直接影响到对干部的评价与使用。

三、干部加强素质修养的思路与途径

党的用人理念和用人方式的创新是干部加强素质修养的重要导向,对干部素质的内涵和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党的用人理念的变革和用人方式的创新,培养和锻炼有利于实现党的时代发展战略、增进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素质,促进自身的健康顺利发展,广大干部必须自觉更新成长理念,构建与新的干部选任理念和方式相适应的素质结构,提高和强化具有 “制高点”和“制胜点”意义的指标性素质。

(一)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务求实效的根本思想取向。党的用人理念和用人方式创新的根本要求就是为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一广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广大干部在加强素质修养时,必须打牢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基,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一种价值理念、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素质和能力结构,充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决摒弃盲目发展、破坏性发展、只为谋取个人名利的发展意识和行为,自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强化民主、科学决策的意识,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决策机制和程序,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自身的素质状况,合理规划素质修养目标,发奋自励,提高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能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关键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努力使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更加符合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建立良好、均衡的与上级、同级、下级和社会的关系。新的用人理念和方式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在于用制度和程序限制不正常的上下级关系对干部任用的影响,防止用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抑制和淡化了“关系”对干部政治和职业前途的影响。但是,由于干部的选任以制度的形式纳入了群众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内容,对干部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要求不是降低了,反而是增强了。它要求干部要从单面交往的思维中摆脱出来,积极地、建设性地进行多层面的沟通,善于处理不同层次交往对象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防止顾此失彼,建立全方位的良好而均衡的公共关系。在处理对上与对下的关系时,要本着大局为重、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切身利益为本的原则,坚持对上尽责、对下尽心,对于可能存在的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不一致的问题,切忌一边倒思维,或者唯上是从,粗暴地对待群众的合理要求,给群众留下恶劣的印象,或者态度偏激,感情用事,简单处置,给上级的全局工作造成被动。要善于居中协调,消除彼此误解,传达相互的善意,利益问题讲风格,体制问题讲政策,疑难问题讲情理,力求在情、理、法统一的层面上找到均衡点,求得上级认可、群众接受。对于与同级的关系,既要正视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也要增强协作精神、同事情谊,严守道德底线、心理底线和行为底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持彼此间公正、公道、友善的关系。同时,在处理与对外的关系时,要自觉克服本位意识,增强社会责任,防止部门利益作祟而留下恶劣的社会印象。要时刻注意在社会面前展示自身优良素质,维护单位的良好形象。

(三)培养和锻炼全面协调的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现在干部选任的一大亮点和特点是公平、公开竞争高度制度化、程序化,对干部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电子政务和网络化工作思维也在深深地影响干部素质的评价,即对干部素质评价呈现出某种指标化、标准化、结构化倾向,素质缺项往往就意味着不合格。加之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大部制改革的推进,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内容都在不断变化和增加,客观上要求传统意义的“行家里手”必须成为新的工作环境下的“多面手”,做到调查研究能写,决策咨询能谋,专项工作能干,走到台前能讲。与此相应,只有那些快速适应这种要求和转变的素质全面的干部才能在工作中崭露头角、在成长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了有效弥补素质缺陷和素质断裂,广大干部要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通过自学、思考、进修和跨岗锻炼、丰富工作角色等形式,构造合理的素质结构、丰富适用的素质内涵。

(四)形成开拓创新与体现科学精神、法治精神有机统一的思维方式。发展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来解决,这是目前全党和全社会达成的高度共识。因而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被寄予的推动发展、领导发展的期望非常高,他们也将实现跨越式发展、超常规发展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和庄严承诺。在这种发展思维和发展素质中,开拓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值得警惕的是,有些干部存在一种认识误区,潜意识地把加快发展、开拓创新与科学精神、法治精神对立起来,把加快发展等同于放纵自己的政绩冲动,把开拓创新视为踩政策红线、打擦边球,甚至公然违背科学常识和政策法规,滥用决策权,造成严重的决策失误和不良的社会后果。现在,对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已有明确要求,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贯彻,行政许可法已开始实施,依法行政成为每一位干部的基本行为准则,违背科学和法治精神的所谓创新性行为已经很难行得通,只能影响干部的形象和发展。因此,各级干部在加强素质修养时,要深化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认同,将创新精神与科学精神、法治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激发创新思维、推动发展进程,用法治的手段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阻碍和难题,巩固和保障发展的成果,将发展纳入科学的轨道、法治的轨道,从而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五)保持干净干事、老实做人、务实成事的行为操守。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的道德素养,而且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期间与参会代表座谈时指出,要全面正确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与过去有所区别的是,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入人心、群众公认原则的逐步落实,以及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理念的确立,对干部道德的要求也呈现出从主要从政治视角审视,转向同时重视从社会视角和生活视角审视的特征,也即越来越鲜明地体现出群众的评价标准、审视眼光、好恶心理乃至语言形式,对干部德的要求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接近社会的心理感受和期待。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1月9日的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其中专门提到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因此,各级干部在加强道德修养时,一定要敏锐地体察这种组织要求和社会氛围的变化,注重从小事做起,从日常工作和生活做起,干净做事,防止言高行卑,以不贪小利、不沾污迹而成就廉洁奉公的大节;要坚持老实做人、做老实人,塑造客观、公正、公道、厚道、刚健的人格品质,自觉摒弃投机钻营行为,带头净化社会风气,从而赢得组织的重托、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信赖;把求实、务实、实干、成事作为自己的道德追求,真正成为符合党组织和群众要求的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

(六)善处与传媒的关系,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现在社会评价对各级干部的形象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某个干部社会评价不高、社会形象不好,那他基本上也注定不会被组织所重用。各种传媒是展示干部形象的一扇重要窗口,与各种传媒良好互动是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素质。与媒体打交道,首先要切忌自作聪明,刻意炮制自身并不具有的素质、事迹和政绩,虚假宣传一旦曝光,你的恶劣形象将很难洗刷掉。其次要体悟媒体和公众的好恶心理,既本色展示自身良好的一面,又注意避免媒体和社会所一致挞伐的行为。客观地说,现在干部的媒体形象并不好,媒体对干部群体存在一种较深的不信任心理,既有期待,又有疑虑。一般而言,媒体和公众期望干部思想解放,有很强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亲民意识,有能力、有魄力、能成事,懂政策、讲规则、重诺守信,平实平易、尊重他人、严谨自律。不能接受干部高高在上的官气、颐指气使的霸气、追高逐低的俗气、拉帮结派的痞气。不能容忍干部尸位素餐、挥霍浪费、推诿塞责、冷漠无知、专横跋扈、玩弄权术,尤其痛恨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弄虚作假、劳民伤财、买官卖官,等等。每位干部要想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就要了解媒体和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知其善者而从之,知其不善者而避之,减少在媒体上出乖露丑的可能性。再次要与媒体积极正面地互动,杜绝心存侥幸的交易心理。对待媒体要保持尊重、平等、热情的态度,端正交往动机,坦然面对,积极配合,防止拉拢、利用媒体为自己邀功买誉,力求为媒体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展示符合自身实际和角色身份的形象,从而通过媒体给社会留下一个风格清新、真实可信、能当其位、清廉勤奋、负责务实、堪当重任的社会形象。

[责任编辑 李冲锋]

New Demand of Party’s Idea of Appointing Talents and Way Innovation to Cadres Quality Accomplishment

NIE Shi-jun
(Leadership Science Magazine,Zhengzhou 450002,Henan,China)

The main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stic of party’s idea of appointing talents and way innovation are as follows: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correct conception on achievements become the dominant ideology of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Expansion democracy become a major orientation of the work of cadres.Carrying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s and setting up modern idea of appointing talents organic unification.Pay more attention to cadres’ideological style,life style and social image. The ways of democracy,openness,competition and selection of the best are unceasingly standard and perfect.The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s set the new demand to cadre’s quality accomplish:first,establish the fundamental ideological orientation of people first,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ensuring the effectiveness.Second,establish good,balanced relations with superiors,peers, subordinates and society.Third,train and exercise overall coordination quality and learning ability advancing with time.Fouth,form the thinking mode of pioneering innovation with manifesting the spirit of science,the government by law spirit organic unification.Fifth, maintain clean,honest conducts.Sixth,handle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media and maintain a good social image.

idea of appointing talents;way of appointing talents;change and innovation;cadres quality accomplishment;new demand

2010-03-16

聂世军(1964-),男,河南信阳人,领导科学杂志社副总编、编审。

猜你喜欢
用人民主素质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破除“五唯顽疾”:要教育评价的“转”,也要用人导向的“变”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尺偏难以选准人——把准“用人卡尺”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