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许惠英
英国产学研合作的经验与教训
■ 本刊记者 许惠英
有研究者指出,自12世纪中叶和13世纪初英国分别创办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开始,到19世纪中叶的近600年中,英国大学所起的作用没有一项与工业有关。直到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大学与工业才逐步建立了联系。但是,与美国相比,英国企业与大学的合作比较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3年,一个由英国政府组织的专门调查小组对英国的这种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发表了一篇题为《增进高等教育与工业之间的科研联系》的报告。该报告指出,英国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进度缓慢;为促进科学成果转化为财富,企业和大学及研究机构必须加强合作。该报告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高等院校尽量发挥各自在不同领域科研上的优势;二是高等院校应努力在基础理论研究和能使工业受益而不损害自己学术价值的应用性研究之间寻找更为有效的平衡;三是改进工业企业同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四是政府在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1986年,英国成立了工业和高等教育委员会,目的是鼓励产学研合作。该委员会在1987年发表了《走向合作:高等教育-政府-工业》的报告,进一步强调三者之间合作的必要性。这一报告引起了工商业界的积极反响,产学研合作的概念从此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传播。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英国的产学研合作,如制定专门的产学研合作计划促进大学向企业的知识转移、构筑区域技术交流网络等,这些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英国促进产学研合作有两个重要计划:1986年的“联系计划”和1997年的“法拉第合作伙伴计划”。
由英国政府12个部门及各研究理事会参与和支持,目的是促进研究机构和产业界开展商业化前的开发工作。每一个项目都要求至少有一个科研单位和一家企业共同申请,由企业自己出资资助一部分,政府配套资助一部分。“联系计划”主要资助三个方面的项目:核心科技创新研究(政府资助50%);研究成果产品化研究(政府资助75%);产品开发研究(政府资助25%)。自1986年实施开始至2003年,英国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财富的举措有了很大的发展。2003年9月,英国政府邀请一个独立小组对“联系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了评审,结论是:“‘联系计划’已产生了足够的科学与经济收益,应被认为绩效良好。‘联系计划’仍然值得成为政府为促进创新所采取的措施之一。”
“法拉第合作伙伴计划”不同于“联系计划”之处是,它不是由政府组织和实施的,而是由民间组织推动的,是由多个大学、独立研究机构、制造业公司以及金融机构组成的协作集团,但也得到了英国政府的一定支持。“法拉第合作伙伴计划”的运作方式是:发起者首先在不同的行业建立多个行业法拉第联盟;相关行业的企业、科研机构申请加入联盟,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联盟组织各种会议、展览、培训和合作科研,聘请一些资深专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和满足发展的需求,促进科研单位和企业联系起来。行业法拉第联盟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到2003年,英国已建有24个法拉第伙伴组织,涉及51个大学的专业系所、27个研究机构、25个中介组织和2000家不同规模的企业。“法拉第合作伙伴计划”在英国经济发展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促进英国大学的知识向企业转移,英国政府专门出台了“知识转移伙伴计划”,设立了“知识转移基金”,并在各大学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以支持大学科研成果的转移工作。
KTP是英国贸工部从200 3年夏季开始设立的,是由“教学公司计划”(TCS)和“产学伙伴计划”(CBP)合并而来。KTP计划涉及三个方面:企业、知识库单位和KTP联系人。操作过程:首先,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作出战略性的技术决策,如果企业自身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不足,可向当地的KTP协调机构咨询其所需要的专家和技术成果;然后,企业与所选中的知识库单位如大学或研究机构协商,对共同开发项目达成协议,形成KTP项目资助申请书,提交贸工部的KTP办公室批准。每个KTP项目可以招收一个或多个KTP联系人。一般情况下,KTP联系人是知识库单位的研究生,KTP联系人与知识库单位签订劳动协议,但在企业工作。知识库单位派出导师经常性地到企业指导KTP联系人的研发工作,而KTP联系人则负责将知识库单位的成果转移到企业。政府对KTP项目进行部分资助,资助年限为1-3年,其余资金必须由企业提供。
英国政府还设立了专项的“知识转移基金”,以促进大学的知识转移。例如,高等教育与企业和社会接触基金、高等教育活跃社会基金和高等教育创新基金等等。其中,英国政府宣布,高等教育创新基金作为永久的对大学的第三类资助稳固下来(其他两类资助分别由高等教育投资委员会和研究理事会资助),以促进大学的知识转移,主要用于大学进行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建设:(1)参与同企业的合作联系以及其他扩大联络的活动;(2)向企业销售学校的研究成果;(3)建立企业联络和技术转移办公室,以提供建议,并就咨询、合同、合作研究以及专利授权等协议进行谈判;(4)创办企业;(5)为科学和工程类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等。
目前,英国的大学中普遍设有“技术转移办公室”,它们主要负责向研究人员提供商业咨询、专利申请资金和法律咨询费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在这方面,最为成功的是牛津大学的ISIS创新公司。ISIS除了承担上述职责,还掌握牛津全校的知识产权,开展对技术成果的评估、保护和市场化工作。
政府建立互联网,让科研工作者通过网络为潜在的投资者、合作者提供信息。英国政府通过构建区域技术交流网络来促进产学研合作。在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当属伦敦技术网络(LTN)。伦敦技术网络于2001年由英国高等教育创新基金资助,将世界各地的公司与伦敦各个大学的技术专家联系起来,其目的是要在伦敦地区构筑一个区域技术交流网络,以帮助技术密集型企业更有效、更迅速地从大学的科研创新中获得技术和知识。LTN的运作方式是:让伦敦的各大学推荐在科研第一线的教师兼职联络员,然后对他们进行短期“商业”培训;联络员收集整理各自所在大学的研究成果信息,将研究成果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发布。此外,伦敦技术网络还举办不定期的技术交流会,向企业宣传大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如此,伦敦技术网络还注重与欧洲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下设一个创新传播中心(IRC),通过IRC与欧洲大陆的31个国家的IRC连接在一起,使得科技交流范围更加广泛。
英国在产学研合作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教训,可以说也是宝贵的,它既能提示我们预防这方面问题,也能提供我们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2003年,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兰伯特领导的一个小组对英国的产学研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表了著名的《兰伯特评论》。该报告指出了英国现行产学研合作不利的四个方面:
大多数英国企业没有与大学合作原因是对于与大学合作能提高自身效益的认识不足,而政府在产学研合作好的例子的示范和宣传方面不够。《兰伯特评论》建议,英国政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以提高企业对大学知识的需求:(1)加强地区发展署在促进产学合作中的作用。(2)通过联系计划、法拉第合作伙伴计划、知识转移伙伴计划以及税收减免政策等,鼓励企业和大学相互进行人员流动。(3)对出台的产学研合作计划进行更好的宣传。(4)简化计划申请程序的手续。
大学创办公司是知识转移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如果大学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创办公司上,那么,大学向企业进行专利许可的数量将大大降低,这将不利于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因此,加强大学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能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研究成果经历了千辛万苦所得,大学在其知识产权的定价上高于了企业承受能力,因此,研究成果在其转化为财富的步子上缓慢。《兰伯特评论》指出,解决知识产权合理的定价有助于知识产权的大范围应用。
在英国,政府对大学的研究资助主要通过双重资助方式来资助大学的研究,第一种资助来自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它们的资助方式是基于质量的研究资助,该资助的分配以科研水平评估(RAE)为依据;第二种资助来自各研究理事会,这些资助大部分以项目资助的形式分配给特定的研究人员。双重资助方式对于英国大学形成世界一流的研究非常有意义。然而,统计表明,获得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大学与获得研究理事会资助的大学几乎相同,也就是说,某些大学获得了双重资助,而某些大学未获得任何资助。
过于集中的资助方式有很大的缺陷,不利于产学研合作。(1)科研水平评估过分注重纯学术标准。过分注重纯学术标准导致评价标准主要关注在重要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数量,而忽视与企业的合作情况,这导致有些大学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评估排名上,而不是集中力量发展自身的比较优势领域(这可能对企业具有真正价值)。(2)科研水平评估未对多学科研究给予足够重视。由于该项评估由大量的专家小组实施,这些小组以学科领域或评估单元为基础进行划分,因而难以重视跨学科的研究工作,而这正是对企业而言日益重要的那类研究。这种资助机制导致那些正在从事对企业具有真正价值的工作、却在科研水平评估中排名不高的大学难以为继。英国1992年之后成立的许多大学(前身是工艺学校)与当地企业关系很紧密,但很少从英国这种双重体制之中获得支持,资助的日益集中将会使这些学校更难获得资助,甚至对企业与大学合作的总体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兰伯特评论》指出,对于世界级研究而言,研究资助的集中很有意义,而对于与企业有关的研究资助,资源分配更广泛则更有利(因为对于企业与大学的合作,地理相邻性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英国政府应该提供一种新的资助来源,以确保与企业相关的研究在英国各地区都得到更广泛的资助。
程如烟,黄军.英国产学研合作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9期)
编者按:
英国的许多科学研究都走在全球的前面,在将科学成果转化为财富的创新能力上即产学研合作方面既有丰富的经验,又有一些教训。经验有:制定政策和措施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施专门的产学研合作计划;资金支持大学科研成果的转化;构筑技术交流网络。教训有:企业对大学知识的需求不高;一些大学把主要精力放在创办公司上;大学对知识产权的定价太高;政府对某些大学的研究资助过于集中。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国当前正在开展的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