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宝艳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072750
架子队管理模式在铁路施工企业之中的实践与探讨
傅宝艳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072750
文通过架子队管理模式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实际应用,阐述了在铁路施工企业中推行架子队管理的重大意义与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架子队的组建原则与管理方法,最后提出了在目前架子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架子队; 京沪高铁; 组建原则; 管理方法;问题
京沪高速铁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上场之初,京沪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即响应铁道部的倡议,积极在全线广泛推行架子队用工管理模式。其中泊头预制梁场作为京沪高铁一标段的一个梁场,在箱梁预制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架子队的管理方式,下面就泊头梁场在实行架子队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实际经验,对架子队的管理模式展开探讨。
2.1 旧有的劳务用工管理模式已不适合现代铁路项目建设发展的需要。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铁路施工企业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多采用雇佣民工,以劳务承包的方式进行作业的一种劳务用工形式。即雇佣“包工队”,这种“包工队”虽然在加快施工进度,完成工程任务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影响也是相当大的,一是直接加大了人工费支出和管理成本造成工程成本居高不下,利润水平下降。二是由于部分“包工头”与工程负责人际关系特殊,加上铁路工程隐蔽性强,不易计量的特点,普遍存在着超计价、超计量、超付款,工程结算“暗箱操作”的问题,滋长了消极腐败现象。三是“包工队”人员的文化素质低,管理能力差,技术力量薄弱,法制观念谈层,“唯利”倾向和短期行为严重,极易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和安全生产问题,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给施工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还影响了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2.2 架子队是一种经实践证明较好的施工生产组织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社会劳动力资源,实现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层与作业层的有机衔接和有效运作,防止施工现场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流于形式,对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有重大意义。
2.3 当前大规模、高标准铁路建设全面推进的形势下,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组织施工,有利于铁路建设质量、安全、工期等目标的顺利实现,是直接、有效的施工生产方式;有利于施工企业强化对作业层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有效运行;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
架子队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基层施工作业队伍,是以施工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为施工作业管理与监控层,以劳务企业的劳务人员和与施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其他社会劳动者为主要作业人员的工程队。
架子队应按照“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架子队设置有专职队长、技术负责人,配置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等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简称“九大员”,九大员的岗位均有明确岗位职责。
4.1 本着“谁用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使用劳务,建立健全劳务用工管理规章制度,设立劳务管理机构——外部劳务领导小组,其领导的主要职责是:制定项目外部劳务用工管理办法及规定,加强外部劳务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业务部门做好外部劳务选用的招投标工作和劳务用工《劳动合同》签订工作。监督外部劳务工资发放制度和建立社会保险卡资金专户。
4.2 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由上一级企业机关下达书面通知,并具有相应的作业技能,并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4.3 配备专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做好劳务用工的日常管理工作。如登记花名册,建立劳务用工的管理台帐,台帐上不仅有用工人员的基本状况,还有其进场、离场时间、从事劳务简历、工作技能、培训记录、工作态度等情况。
4.4 施工作业中所用的劳务人员,本着“先签合同后上场”、“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使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保持组成人员的相对稳定和完整,并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及工程进度,适时调整架子队的劳务用工数量。
4.5 按照京沪公司的建家建线的规定及标准,不断完善和更新劳务作业人员的生活设施、居住环境、卫生条件,搞好营区的绿化美化工作,不断丰富劳务作业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并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流行性疾病传染。
4.6 大型先进机械设备操作、物资采购、爆炸物品管理等重要特殊岗位,一般不使用外部劳务人员。
劳务人员应与内部员工一样,同等参与项目各类培训,培训率要达到100%。
5.1 进场培训。对上场的所有务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技术质量、法纪法规、管理制度等方面教育培训,劳务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日常培训要常态化。
5.2 技术培训。所有从事工程技术、专业工种岗位务工人员,应与企业员工同等参与技术培训。
5.3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是指电工、焊工、架子工、起重工、场内机动车司机等工种,除取得本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外,还必须取得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操作许可证才能上岗。
6.1 以劳务企业的劳务人员作为架子队作业人员的,企业与劳务企业签订劳务合同,由劳务企业与所用的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报项目经理部备案;以企业招用的零散劳务人员为架子队作业人员的,由项目经理部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6.2 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与劳务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资支付标准等内容。
6.3 实施规范的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进入施工现场的劳务人员必须与劳务合同人员花名册、身份证、职业资格证书、胸卡、劳动合同、出勤记录、工资发放表相符,坚决杜绝工地有人、名册上无人,名册上有人、工地无人的现象。所有外部劳务人员与内部员工一样,要佩戴人、卡相符的胸卡。
7.1 项目经理部定期对架子队进行检查,发现违规情况时,要及时予以纠正,同时填写检查记录。
7.2 由梁场项目部经理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制订出的年度、季度、月度等阶段性施工计划,并针对计划中的施工作业内容制定出对应于架子队的进度、质量方面的奖惩措施,按阶段进行考核,做到奖罚分明,及时兑现,从而鼓舞广大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7.3 每年应对劳务企业进行考评,对失信的劳务企业经项目经理部核实后在,上报集团公司并建议在集团公司网站上公示。
为了控制成本费用,划分内部经济责任,及便于绩效考核,各架子队(班组)作为各自独立的施工单元的进行会计核算。
8.1 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计算成本,凡是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不属于本期成本应负担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成本。
8.2 为了正确归集成本费用,对架子队会计核算的规定如下:
8.2.1 对架子队的会计核算统一在“工程施工-合同成本-XX队(班组)”和“其他应收款”科目进行核算。
8.2.2 架子队预借生活费时,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现金”。
8.2.3 根据限额领料单领取材料及辅助生产单位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XX队(班组)”,贷记“原材料”、“辅助生产”。
8.3 劳务人员工资的发放按以下规定办理。
8.3.1 为架子队劳务人员发放工资应根据架子队的委托并提供工资发放明细表,经计划部门审定、梁场经理审批后发放,计提劳务工资时,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XX队(班组)(人工费项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劳务工资”。实际发放时,扣除预支的生活费、借记“其他应付款-劳务工资”,贷记 “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科目。
8.3.2 与梁场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务人员发放工资时,应根据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由劳资部门统一编制工资发放表,列入所属架子队(工班)的成本中。
8.3.3 劳务人员工资保证金由项目经理部在建设银行开设专户储存。
8.4 根据施工方案结合项目实际进行的设备资源配置, 属于自行组织施工生产的,在“机械作业”项下核算,配合架子队(班组)施工的,在“辅助生产”项下核算。 自行组织施工生产所发生的费用,按机械作业成本核算明细项目进行核算。借记“机械作业”,贷记“原材料”、“累计折旧”、“应付工资”等科目。
8.5 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的列支是:能分清核算对象的应及时计入各核算对象的成本中去,不能分清核算对象的应按规定的比例摊入到各核算对象中。
8.6 梁场对架子队的材料消耗情况、工资发放情况、其他费用的开支情况等定期进行考核,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奖罚制度。
9.1 目前的劳务企业,也有“鱼龙混杂”现象的发生,有些企业虽然有劳务资质,也只一定数量的劳务人员,但是由于目前铁路建筑市场繁荣,在建和新开工的铁路线很多,个别劳务企业的劳务能力有限,为多占有市场,与多家施工企业合作,在劳力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临时拼凑工人的现象,从工人的技能及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施工的要求。这就很不利于铁路施工建设了,所以施工企业在挑选劳务企业时,要全面了解,谨慎选择。
9.2 架子队的主要管理层人员,均由施工单位的内部正式员工承担,但目前铁路施工企业,尤其是中铁建系统的施工单位,其前身均为铁道兵,1984年兵改工,改为企业,老中青管理人员存有断层,年轻一代有技术,没有组织管理经验,老工人有经验却又不懂技术,架子队的管理人员是最基层的管理人员,上要懂技术,下要能组织广大工人施工作业。目前施工单位这方面的综合人才还是有一定欠缺的。施工企业要抓紧对架子队一级的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
9.3 在铁路施工中各道工序的衔接上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如在泊头梁场,在箱梁套筒涂黄油防锈问题上,钢筋工班与混凝土工班互相扯皮,不起眼的小问题,导致了人员窝工,也影响到了施工进度。随着架子队的不断深入推广,作业分工越来越细化,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提前要把工作安排得更细致,在工序衔接的关键时刻,一根铁丝,一根螺栓,都要分清是哪个工班的工作任务,不能等问题发生了再去处理。
总之,泊头预制梁场从立模板、钢筋制作、混凝土浇筑、钢绞线张拉等箱梁预制的各道工序,均以架子队的管理模式进行作业施工,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场533孔箱梁预制,未出现任何质量与安全事故,同时还节约了开支,减少了消耗,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工程项目的利润最大化,由此可见,从根本上消除“包工队”,大力推行架子队管理模式,已成为铁路施工企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根本措施和长远大计。
[1]铁道部文件.铁建设[2008]51号文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5.073
傅宝艳,大学本科,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