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水、保土、保安全——水土保持工程在陕南特大暴雨中防灾作用调查

2010-02-14 03:03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陕西西安710004
中国水土保持 2010年10期
关键词:水保坡面防灾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陕西西安 710004)

保水、保土、保安全
——水土保持工程在陕南特大暴雨中防灾作用调查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陕西西安 710004)

背景:2010年 7月中旬以来,陕南地区出现较大范围的持续降雨过程,汉滨、紫阳、商南、丹凤、山阳、镇巴等县(区)普遍遭遇 50年至100年一遇暴雨洪水袭击,局部地区遭受 500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击。灾情发生后,陕西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水利厅科学调度、正确指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抗洪抢险救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受灾人口得到妥善安置,交通、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社会秩序稳定。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水土保持工程“保水保土保安全”——陕南特大暴雨中水土保持工程防灾减灾作用调查》的汇报材料。陕西省水利厅王锋厅长高度重视,指示厅办公室以“送阅件”(第 8期,2010年 8月 24日印)的形式送省委、省政府领导审阅。省委书记赵乐际、副书记王侠和姚引良副省长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并作出了重要批示。

在中央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关怀和支持下,2007年以来陕西省重点在丹江口库区的 17个县(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4年来治理小流域近 294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7 500多 km2,建设基本农田 6 700 hm2以上,植被覆盖率提高了 15%以上,完成投资 18.9亿元。“丹治”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保障了水源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全面掌握特大暴雨灾害中水土保持工程的受损及效益发挥情况,2010年 8月上旬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派出两个调查组,分赴“7· 18”、“7· 24”特大暴雨中受灾严重的汉滨、紫阳、镇巴、商南、丹凤、山阳等 6县(区),对水土保持工程在特大暴雨灾害中的受损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水土保持工程虽然在特大暴雨灾害中遭到了很大程度的损坏,但是在缓洪减沙、阻挡泥石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灾区群众称赞水土保持工程是“保水保土又保命”的好工程。

调查发现,因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暴雨洪水远远超过水保工程设防标准,同时还引发了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且两次特大暴雨强度大、间隔时间短,致使大面积水土保持工程受损。一是沟道工程受损严重,坡面工程受损相对轻微。据初步统计,暴雨区内一半以上的溪沟整治和堤防工程不同程度受损,但坡面石坎梯田、田间道路及水系工程完好率在 85%以上。二是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堆积物压埋损失严重。山体滑坡不但使小流域坡面植被损失严重,而且其堆积物压埋沟道基本农田,冲毁堤防、灌溉设施。三是在同一暴雨区内,有水保设施和没有水保设施地方的受灾程度差异明显。坡面水系工程配套完善的地方,梯田完好,下游沟道损失较小;疏溪固堤工程设计标准高、行洪断面足的地方,受灾程度明显较低。四是灾情呈现局部性。暴雨区内及滑坡点上的水保工程受损严重,非暴雨区则运行良好。在调查途中,许多县、乡干部和群众动情地说,没想到水保工程不仅保护了水土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在这次暴雨洪灾中竟成了老百姓的“保命”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之所以凸显了防灾减灾功能,主要原因:一是坡面整治工程的实施,有效拦截了地表径流,延长了汇流时间,起到了缓洪滞洪和阻挡泥沙的作用。在重灾区,已治理过小流域的各项水保工程均不同程度地起到了缓洪减沙、阻挡泥石流的作用,整治后的坡面灾情明显缓解,对下游地区的危害也大大减轻。丹凤县竹林关镇是“7·24”洪灾重灾区,2010年 7月24日凌晨 2时,竹林关镇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水泥石流袭击,全镇大街小巷被泥石流淤埋,泥石流堆积物约110万 m3。洪水和泥石流主要源自与街道后山相隔不足 1 km的两条支沟,这两条支沟的汇流面积都在 3 km2左右,地形地貌条件极为相似。其中,一条支沟是“丹治”工程已治理的窑沟小流域,灾前沟道内沟台地、田间道路、排洪渠、蓄水池、谷坊、护地堤等工程措施布设到位;另一条是未开展治理的大柴沟流域,农田、道路和排洪渠道均为群众自发修建,防御能力较低。在相同的暴雨条件下,尽管两条支沟都遭受毁灭性打击,但灾害形式和危害却大不相同。大柴沟内洪水携带大量泥石流倾泻而下,直接冲向下游镇政府大院,致使多间房屋倒塌、4人死亡,沟内农田、渠道和道路被泥石流冲毁,是“7·24”竹林关镇泥石流的主要来源地。而窑沟流域大量沙石被层层石坎梯田拦截,大部分泥石流淤积在沟台地内,排洪渠依然畅通,没有发生壅堵现象,沟口下游除洪水漫过滞留淤泥外,基本无巨石下泻,沟内也基本无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现象。二是疏溪固堤工程的实施,形成了保护沿河两岸基本农田及村庄安全的屏障,增强了抵御洪水的能力。通过新修河堤和疏浚河道,确保了河道行洪畅通,尽管河堤被洪水淹没、农田内淤积了大量泥土和石渣,但洪水对农田的冲刷已基本降至最低。村庄周围的高标准堤防有效地保护了村庄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镇巴县拉溪塘村是“7·24”暴雨的重灾区,该村的水保工程在抵御洪水和泥石流的过程中,有效地保护了村庄和群众房屋,延缓了受灾时间,使群众得以安全撤离,挽救了几十人的生命。在汉滨区受灾最严重的大竹园镇小河村,坚固的河堤工程阻挡了洪水、泥沙的袭击,尽管洪水已淹没至堤后几户群众房屋的二楼,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三是植树、种草等生物工程的建设有效固结土壤,减少了坡面冲刷、泥沙下泻和泥石流发生概率,保护了工程措施。紫阳县道林河小流域经过 3年的连续治理,植被覆盖率已达到 78%,尤其是建设了大面积密植茶园,增加了坡面植被,减洪阻沙效果明显。该流域是“7·24”暴雨中心区域,过程降雨量达 300 m m以上,但所有坡面工程完好无损,未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由此可见,水土保持工程具有很强的防灾减灾功能,是预防和治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重要措施。

2010-09-15

(责任编辑 李杨杨)

猜你喜欢
水保坡面防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扎根基层不动摇 倾情奉献为水保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野蛮时代终结,动保行业要自律,水保协会年会透露出哪些重大信息?
水保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冲积扇油气管道坡面侵蚀灾害因子分析
地表粗糙度对黄土坡面产流机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