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改革之路

2010-02-12 00:52童晓晖毛慧芳
中国林业教育 2010年4期
关键词:农林通识人文

童晓晖 毛慧芳

(浙江林学院教务处,浙江 临安 311300)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近年来,通识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已广为社会认同,各高校也纷纷采取多种措施予以大力推行,以期培养和造就合格的公民和高素质的人才。高等农林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重任,加强通识教育是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根据高等农林教育历史发展的特征、学科特点和通识教育的实施现状,加强人才培养过程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等农林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重要路径。

一、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

(一)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译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的一个概念。通识教育在国外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这种“自由教育”最初是指少数自由人才能享有的一种教育,不关心实用的目的,只注重心灵的陶冶,追求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教育内容方面,主要包括“七艺”,即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天文、几何和音乐等科目。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1次在学术论文中明确提出“通识教育”概念。他认为,作为专业学习的准备,学生必须得到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并称这部分教育为通识教育。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正式阐述了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实施方法。该报告提出,应该通过通识教育精神帮助人“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切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通识教育在美国一经提出,就一直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学者的推动下,一些高等院校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从此这些课程成为美国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20世纪70年代后期直至整个80年代,世界各国的高校推出了各种各样的通识教育计划。

我国的通识教育自古有之,只不过没有高度概括,也没有明确为一种教育理念。从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内容的“六艺”教育,到儒家追求广博通达、博古通今的博学鸿儒教育;从变法维新的风云人物梁启超引入西方大学的理念,提出培养中西贯通的智、仁、勇并存之人才,到教育家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无一不闪烁着通识教育的思想光辉。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曾一度学习前苏联的经验,建立了专才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转型,我国开始逐渐认识到大学教育过于强调专业细分的危害性,提出了“拓宽专业,文理渗透”的改革方向,并调整了专业目录,大力提倡通才教育。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开始转变以往本科教育中比较单一的专业培养模式,把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展开了对通识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二)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迄今为止,人们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我国李曼丽等学者搜集了从19世纪初期“通识教育”一词被提出到目前为止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著作和著名学者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表述,共计有50种左右。总的来说,通识教育的内涵包含了2层意思。一层意思就是把“通识教育”看作是一种教育理念,看作是大学的一种办学思想或观念,意即大学教育应给与大学生全面的教育和训练,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性教育。这是关于通识教育内涵的广义理解。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把“通识教育”看作是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这是关于通识教育内涵的狭义理解[1]。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其内涵至少应该从3个层面理解。首先,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表达的是一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想。正如顾明远先生所定义的,“所谓通识教育,是指不论哪一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的那种教育,是为培养独立人格和个人生活能力做准备,使他作为一个公民和文化的继承者能与其他社会公民共同相处的那种教育”[2]。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所需要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人。其次,通识教育也指教育内容,即为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实施的那部分教育内容,不仅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而且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内容,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再次,通识教育还指一种教育模式,是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相对专业教育模式而言的。因此,作为大学办学理念和灵魂的通识教育,应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最终达到专业教育通识化、通识教育专业化之境界。

二、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等农林院校作为联系高等教育与农林业的桥梁,担负着为农林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是农林业智力的依托和现代化农林业人才培养的基地。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我国高等农林院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学科专业结构也由单科性向多科性、综合化发展。但是,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现代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强能力专门人才的需求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笔者认为,虽然高等农林院校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对人才培养质量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学科单一,人文教育力量薄弱

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直接移植前苏联的教育体制和模式,进行了院系大调整,大幅度削减了综合性大学,并将综合性大学强行分拆改造为专门性学院。这次大学结构调整的结果就是严重地削弱了我国高校的文科教育,使我国高等教育形成“文理分家、重工轻文”片面发展和结构失衡的状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不少高等农林院校又出现了完全以市场为指南针、过多强调应用学科、过度强调专业教育、不重视通识教育、削弱人文课程的现象,从而导致大学人文教育资源的严重流失、人文精神培育的空间缺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产生。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

高等农林院校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定的背景,既有分工理论的影响,也有前苏联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示范,还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强有力的政府推动有关。高等农林院校的学科环境偏于单一,文理科基础薄弱,在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素质教育新体系时明显处于弱势。审视发达国家的高等农林教育,几乎没有一所高水平的高等农林学院不是存在于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中的。从数量上看,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马鞍型”的发展过程,1950 年 、1960 年 、1978 年 、1995 年分别为 17 所 、170所、55所和 51所,分别占当年全国高校总数的8.8%、13.2%、9.2%和4.8%。在近几年的高校体制改革过程中,先后有6所高等农林院校与其他学校合并组建了新的综合性大学,进行了高等院校综合化发展的可贵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因此,在科学技术走向以综合化为主、高度综合与高度分化并存的时代,高等农林院校的存在方式和职能的表达形式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三)缺乏完整、有效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教育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与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因此,不论哪一个教育阶段,都应该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长期以来,我国在中学阶段就开始文理分科,而且课程体系中的人文教育内容较为狭窄;到了大学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更突出专业性,缺乏一个完整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现实的科学教育更多地向学生灌输有关物质世界的知识;而人文教育流于形式,只是象征性地开设一些有关社会科学的课程。课程是进行教育的载体,但是知识不等于能力和素质,人文素质的培养也不是通过开设几门课程、办几场讲座、看几本书籍就可以实现的。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目前高等农林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教育者的知识结构残缺、教育思维方式单一

随着高等院校学科综合性的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对大学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的大学教师大多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毕业的,受原有教育模式的限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结构残缺、教育思维方式单一等问题。同时,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人文学科的教育不过是让学生记住知识,只是单纯的原始知识的循环记忆,不需要太多的创造性。还有的教师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是纯科学的,没有深刻地理解科学技术中的人文意蕴和人文价值[3]。

三、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促进高等农林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

(一)加强课程的文理交叉和综合化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讲,直觉、想象、归纳、类比这些思维方式呈发散状态,而创造力的发展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同时,文理科间的交叉和渗透,人文的力量加之以科学的力量,艺术的力量加之以逻辑的力量,将有助于知情意的统一和人的和谐发展[4]。对长期接受收敛性思维训练的农林科学生来说,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将有利于其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进行直觉思维的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方式。因此,为了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高等农林院校要认真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要保证人文社科类课程应占的比例,促进文理科间的交叉和渗透;在课程结构上,要打破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破除其自立门户、自成体系的陋习,实现跨学科的有机融合,使农林科大学生也能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广泛的适应性;在课程内容上,要适应知识更新加速的发展趋势,教给学生最基础性的知识,要使自然科学内容与人文科学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在课程形式上,要在综合化原则下尽可能地灵活多样,使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形式的课程实现知识的综合化。总之,高等农林院校应该构建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的、与专业培养目标有关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二)精心谋划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文教育质量

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只能对口就业,是造成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加强理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重视人文教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才能使高校设置的专业成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柔性专业。因此,建立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柔性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是高等农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农林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中,要把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人才就业市场的需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高等农林院校的办学特色和独特优势。同时,为了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高等农林院校应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柔性专业的设置,重视人才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在学术上,要积极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以科研促进学科的发展,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质量。

(三)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寓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5]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不能只依靠几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课程,而是要把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寓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6]。因此,要使高等农林院校的教师成为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导力量,首要的是必须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要求教师以批判的精神变革已有的思维模式,以帮助学生既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具备追求真理的精神;又具有人文思维方式,能够思考“精神”层面的问题。首先,要通过宣传引导,提高教师对加强自身修养必要性的认识,从而使教师能够自觉、主动地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入和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其次,要通过政策激励,调动广大教师在专业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的积极性。第三,要通过加强管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督促和约束,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四)建立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校内组织架构

高等农林院校应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目标和要求,设置农林学科与文理基础学科等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结装置”。所谓“联结装置”,即组织中联结单位与单位、个人与个人的组织设置。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组织中的协作统一,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矩阵结构就是一种有效的联结装置。组织结构理论认为,矩阵结构适合于培养综合型、创造型的人才。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应重视建立各种临时的或长期的教学、科研矩阵。教学矩阵的建立,有利于组织跨门类的不同学科就某一专题进行教学,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从而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能力。科研矩阵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长期的。临时的科研矩阵形式一般为课题组,长期的科研矩阵形式多为跨学科的研究所、研究中心。教学和科研矩阵的建立,将有效地加强农林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促进农林教育的综合化。

(五)举办人文教育系列讲座,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的人文环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土壤,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文环境的具体体现。而校园文化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形成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需要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6];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有领导做表率、制度做后盾;要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改革,大力弘扬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民主、爱国、奉献的人文精神,全方位地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使学生在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中成才。

此外,第二课堂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平台,人文讲座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沙龙活动,得到了大力发展;各种讲座或论坛,如院士论坛、博士生论坛等,不断涌现。但是,从总体上看,第二课堂的普及面还不够广,人文主题不够突出。因此,高等农林院校还应提高对第二课堂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的认识,加强对第二课堂的组织和引导。

[1]丛慧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7:6-7.

[2]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6-34.

[3]贾俊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难点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9):60-62.

[4]董俊梅,郭剑波,岳培荣,等.试论农科高校推进科学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79.

[5]康涛,姚小龙.加强农科类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策和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0(12):34.

[6]何明娥,常军武,许军.研究生教育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78.

猜你喜欢
农林通识人文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人文绍兴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通识少年·拿破仑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