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菲,翟双庆,梅乐章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荣卫”是在《内经》中极为常见的一组概念,《灵枢》和《素问》中共有数十篇文章提及“荣气”、“卫气”的概念,不但对其概念进行了厘定,并可以运用这样一组概念描述某一疾病的病机特点,还可以运用这组概念对疾病进行分类、定性的具体运用实例,形成了“荣卫辨证”的辨证方法。
在《灵枢·营卫生会篇第十八》中,有“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的描述,而《灵枢·卫气第五十二》中言道:“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化形物者也。其气内于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经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灵枢·邪客第七十一》中又说:“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这些都是对于“营气”、“卫气”概念的描述。
应该说对于营卫的划分,是在中医学“气”的概念的基础上更加深刻而细腻的一种划分,这一组对立展示了“气”的阴阳、表里以及功能上的划分。从基本定义上说,卫气是在人身血路之外循行的那一部分功能,起到护卫、御寒作用,而营气则是相对于“卫气”的概念,是在血脉之内推动和伴随血液运行,起到濡养、鼓舞的作用,它们都属于“气”的范畴,是在人身循行的“气”中再度划分出来的阴阳分类。
《内经》中的“荣气”与“营气”二者在用法上互通,而在《灵枢》中多见“营气”的用法,仅有极少的“荣气”用法,《素问》中则以“荣气”为主要用法,“营气”的用法较少。这或许与两书所集录文章的著述年代,以及当时的用词习惯、文化背景有所关联。而在个别篇目中的“荣气”、“营气”同时使用,更加证明了这两个词汇在使用中的一致性。《素问·调经论第六十二》:“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同一篇文章中,“营气”与“荣气”同时出现,足见二者可以通用,并可以由此探寻到其文字演变的痕迹。
而在《灵枢·口问第二十八》中又以“血气”与“卫气”相对应,出现了“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空虚,血气不次,乃失其常。论不在经者,请道其方。”这段文字中的前一个“血气”言“血与气”,而后一个“血气”则与“卫气”相对,正是指“经脉之气”,是“营气”、“荣气”的同义词,同时也印证了二者概念上的统一,明确其与“血气”同义的概念了。
可见,《灵枢》惯用“营气”,《素问》惯用“荣气”,但由于在《内经》中运用荣气与卫气的概念进行辨证分析的内容出现在《素问》中,文中使用了“荣”的用法,故而我们将此辨证方法统称为“荣卫辨证法”。
《灵枢·本神》谓“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曰:“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提出了“营气”的居舍在“脾”,抑或扩展到“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之谷物水饮的通路,亦即“仓廪之本”,可见此处所描绘的“营气”所居,实指其所生成和倚仗的源泉,只有化源充足,方有营气之用。这一层关系,更与“脾统血”的功能有密切关系,荣气是随血之气,故而在《内经》中多次强调了其根本在于“脾”,相对而言,《内经》更强调卫气是“脉外之气”。《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言道:“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中直言:“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也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说明了卫气是在皮肤之内,脉道之外循行之气,其性悍疾,敷布广散,无一定之居。
辨“荣卫”,实为辨“气”之阴阳。《内经》中最为常见荣卫共用,概言其人身之“血气”与“卫气”的用法。如《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又如《素问·气穴论篇第五十八》中“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着,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奏,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其间大量使用了“荣卫”的概念,都是以“气”的“血中之气”与“脉外之气”的一组对立为出发点的用法。而《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中对于“老人不夜瞑”的症状进行病机分析时说“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可见,在辨别疾病发生的机理时,营气与卫气的阴阳气血属性便表现了出来,正是这一组不同属性相对存在,并分属于“阴血”与“阳气”的“气”,成为了又一重要的基本辨证方法——荣卫辨证法。
《内经》中常见以荣卫辨证法对疾病进行分类和病机分析的实例。如《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中讨论“肉苛”之病机:“帝曰: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中则重点以“卫气”作为讨论“疟病”病机的工具:“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可见,该篇对疟病的病机分析,主要集中在讨论邪气于卫气的出入、多少与盛衰关系中进行的。
而《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中更加体现了“荣卫”在辨“气”病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如“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
《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中对“不仁”与“厉风”两种风病的分析中,则分别运用了“卫气”与“荣气”的概念:“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可见,“不仁”之病乃邪侵于卫,“疠风”之病乃“荣气热悺”,虽然二病皆可出现“疡”、“疡溃”的表现,但其辨证则有从“荣”、从“卫”的不同。这里已经生动地体现出了荣卫辨证法的实用性和重要意义。
《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五》对“痹”病进行了详尽的分类和病机分析,其中也有运用荣卫辨证的内容,但是不似前文所引之《疟论》,以卫气统领“疟”病的主体病机,以“卫气”多少衡量“疟”的病情,而在对“痹证”的阐述中,更加体现了多种辨证方法互参的特点。如“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帝曰:善。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在痹证中,根据其兼症之痛、不痛、不仁、寒、热、燥、湿等,以不同的方法进行诊断和分析,这段文字体现了“荣卫辨证法”与“寒热辨证法”、“病因辨证法”、“阴阳辨证法”等,诸辨证方法之间的交叉运用和相互鉴别的特点,展示了临证诊疾过程中,诸法互参、灵活通达的特色,也是《内经》辨证方法较为全面、融合这一学术特色的体现。
总之,“荣卫辨证法”是《黄帝内经》中较为强调的一种辨别疾病的重要方法,有相对独立的概念和特定的施用范围,是较为重要的一种辨证方法。尤其以“荣气”、“营气”为代表的“血中之气”的概念,更为后世医家对中医临证理论的整理和发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如李东垣所强调的阴火,正是在宗气分三隧、营化而为血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了“阴血伏火”、“血中之火”的阴或概念,而叶天士著名的“卫气营血”辨证特色,也包涵了对气之“荣卫”更深层的划分,体现了源自《内经》、工于实践的特点。后世医家对“荣卫”概念以及“荣卫辨证法”的发越,更加提醒我们溯本求源,探寻《内经》中的辨证理论至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