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承气汤沐浴脐周治疗中风便秘

2010-02-11 12:47:22刘耀东段海平孙丽萍马俊保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5期
关键词:热腑脉弦承气汤

刘耀东 段海平 孙丽萍 马俊保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467000)

2005年以来,我们采用小承气汤沐浴脐周治疗中风便秘30例,疗效确切,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60例急性中风患者经颅脑CT或MRI确诊。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男22例,女8例;年龄66±15岁;脑梗死22例,脑出血8例。对照组男20例,女 10例;年龄 65±14岁;脑梗死 25例,脑出血5例。两组均表现为半身不遂,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烦躁易怒,神疲少气,口苦咽燥,舌红,苔焦黄或焦黑燥裂,脉弦或沉数。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35例,痰热腑实25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小承气汤加味:生大黄9g,厚朴10g,枳实10g。每剂药水煎 2次,煎出药液2000ml左右,待药液40℃时,用纱布沐浴脐部、脐周处,并揉擦下腹部,每次20min,每日2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香燥之品,戒烟酒,保持心态平衡,选择易消化食物。对照组:采用果导片100mg,每天 1次,于饭前30min口服。两组同时采用对原发病的治疗,补充水电解质、改善循环、防治感染等。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大便通畅,持续3个月未复发,排便间隔正常为痊愈;大便易于排出,伴发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排便间隔基本正常为显效;大便较易排出,伴发症状改善,排便间隔明显缩短为有效;治疗后大便仍未排除或排除困难,伴发症状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不良反应:治疗组有腹泻6例,停药后好转。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30例,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 80.00%。治疗组30例,痊愈 11例,显效 14例,有效4例,无效 1例,总有效率 9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典型病例

患者,女,64岁。中风后半年,左侧半身不遂,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烦躁易怒,口苦咽燥,舌红,苔黄,脉弦有力。中医辨证为痰热腑实,治疗方法按上述法进行洗浴3日,大便自解。7日后,解便较容易。2周后,大便解下轻松。

讨论

药浴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脐即神阙穴,足阳明下夹脐;足太阴之筋,结于脐;足少阴之筋,下系于脐;冲脉者,起于气街,并足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督脉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故利用脐部皮肤结构有利于药物吸收的特点和经穴刺激作用,借助水温之力及药物本身功效,达到行气活血通腑之效,使气血调和,调整脏腑功能,治疗疾病。

中风后患者多卧床,邪阻中焦,化热化燥而成腑实,中焦失于升清降浊,且胃为水谷之海,胃气主降,以降为顺,胃气不降则壅滞而致腹胀、便秘等症。肝为刚脏,主疏泄,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焦虑、忧伤等情志变化又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木乘土,横逆犯胃,亦使胃失和降,脾不升清,六腑壅积。对此笔者采用小承气汤泻结泄热通便,釜底抽薪。大黄泄热通便,大黄性猛善走,素有“将军”之称,可泄热通便,荡肠胃积滞,泄血分实热,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活血祛瘀之功;厚朴宽肠行气,化滞除满,枳实下气消痞,二者助大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通泄。诸药合用,共成通便泄热、荡涤肠胃之功。

本研究表明,小承气汤沐浴脐周治疗中风便秘,沐浴方法简便,疗效迅速,副作用小,便于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热腑脉弦承气汤
微信在线
家庭医学(2023年13期)2023-08-12 10:11:47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与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a、甘油三酯、白介素-6的相关性研究
环球中医药(2022年3期)2022-03-22 03:26:44
国医大师熊继柏治胃痛医案两则
保健与生活(2021年4期)2021-02-22 07:45:25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化痰通腑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病人ACTH、CORT的影响
手脚冰凉,两张古方暖起来
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研究现状
星蒌承气汤治疗痰热腑实型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奥曲肽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