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清燕
海南省中医院(海口 570203)
中药外敷辅助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74例
韩清燕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辅助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结果观察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外敷辅助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中药外敷
海南省中医院(海口 570203)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由于屈曲压缩暴力所致,由于外伤后脊柱骨断筋伤,血溢脉外,阻滞气机,而致血瘀气滞,故有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我院近年对74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中药外敷辅助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胸腰椎压缩性患者146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61例;年龄35~93岁。中位年龄59岁;坠落伤52例,抬拉重物及扭跌伤94例。全部病例均行胸、腰椎正侧位片检查及CT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为伤后腰背部疼痛,腰部功能活动受限,均无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按住院号单双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与观察组74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常规方法,包括平卧硬板床、骨折部垫枕、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本院自制外敷中药膏治疗:早期外敷金黄膏,中期外敷冲和膏。金黄膏组成为天花粉、黄柏、大黄、白芷、姜黄、厚朴、陈皮、制南星、甘草、香油、白蜡;冲和膏组成为紫荆皮、独活、石菖蒲、白芷、赤芍、香油、白蜡。将中药膏均匀涂于12cm×12cm棉垫上,外敷骨折部位,胶布固定,第2日晨起后解除外敷药,皮肤敏感者外敷6h后解除外敷药,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其中第1周使用金黄膏,第1周以后使用冲和膏。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2]拟定。治愈:压缩椎体大部分恢复正常形态,骨折愈合,胸腰部无不适。显效:骨折愈合,胸腰痛基本消除,胸腰段外观及椎体形态较治疗前改善。无效:局部疼痛,局部畸形无改变,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t检验与秩和检验。
对照组72例,治愈38例,显效2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4.72%;观察组74例,治愈48例,显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中药外治法在骨伤科应用广泛。药物外敷,可将药味透入皮肤以至肌肉纹理而直达经络,传入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3]。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以异者源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有力”。皮肤可作为一个给药入口,活血化瘀等中药局部给药后通过皮肤转运,大部分直接进入给药部位,效专力宏,从而使阻滞得通,通则痛消。胸腰椎由于外伤后脊柱骨断筋伤,血溢脉外,阻滞气机,而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机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肿则痛;早期局部肿胀,疼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证属血瘀气滞,经络受损,治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金黄膏组方中花粉、大黄、白芷、制南星、姜黄消肿止痛,陈皮、厚朴行气活血、黄柏、甘草清热解毒,诸药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中期肿痛虽消而未尽,仍活动受限,筋骨未复,治宜活血和营、接骨续筋,冲和膏组方中紫荆皮破气逐血消肿;独活疏经通络,散寒止痛;石菖蒲活血止痛,软坚消肿;白芷祛风散热,生肌定痛;赤芍生血活血,散瘀。全方具有散风行气、活血消肿之效。本观察表明,中药外敷辅助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提高临床疗效,用药简单且安全,无明显皮肤刺激,值得临床上应用。
[1]董云英,吴志文,商燕石,等.对后期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教育需求
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和实践,2002,8(6):375~37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
学出版社,1994:176.
R274.13
B
1004-745X(2010)07-1234-02
201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