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晋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8300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病医院自2009年8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小切口治疗足拇外翻23例,经8~12个月随访,临床疗效满意。
2009年8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小切口治疗足拇外翻23例(32足),随访时间8~12个月,临床疗效满意。23例(32足)患者中,男性2例(3足),女性21例(29足)。合并跖骨头下胼胝体疼痛22例,合并炊状趾4例(6足)。X线检查: HAV角11°~45°,平均27.6°,IM角5°~18°,平均10.5°。胫侧籽骨移位情况(以第1跖骨轴线为基准):内侧1例(1足),外侧22例(31足),跖趾关节半脱位21足,跖趾全脱位5足。
麻醉显效后,用小圆刀在拇指近节趾骨近端内侧作约0.5cm切口,直达骨膜,小骨膜剥离器从远端向近端在拇囊和内侧跖骨头之间分离关节囊,用高速磨钻磨去内侧跖骨头骨赘。骨锉锉平跖骨头内侧,在第一跖骨头颈内侧作约0.5cm切口,直达骨膜。用高速磨钻从远端向近端作一<30°斜形截骨,背侧向跖侧截骨角度呈5°~10°。截骨完毕,在透视下矫正拇指外翻并整复跖趾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术毕冲洗切口并包扎,于第1~2趾间关节置于直径2cm绷带夹垫固定。固定完毕透视下观察矫形情况,如不满意可用手法复位。术后第2天穿特制矫形鞋下床活动,以生活自理为度。每7~10d拍片一次,直至截骨端临床愈合(通常为6周)。
优:畸形矫正,拇囊炎症状消失,穿鞋不疼;HAV角在20°以下,IM角在9°以下,拇指关节活动正常,趾力及走路正常,无跖骨头下疼痛,患者对手术完全满意。良:拇外翻畸形纠正,拇囊炎消失,拇指内背侧麻木,HAV角在20°~25°以下,IM角在10°~11°以下,拇指关节活动近于正常,有轻度的跖骨头下疼痛,患者对手术基本满意。差:拇外翻畸形有所矫正,或拇内翻,轻度拇囊炎疼痛或跖骨头下疼痛比术前加重,HAV角在26°~30°,IM角在11°以上,患者不满意。
优18例,26足,良5例,6足。
拇外翻畸形是足部畸形和疼痛的常见原因,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女性,影响足的正常负重和行走。拇外翻的诊断标准[2]为:第1~2跖间角IM≥10°或拇外翻角HAV≥20°以及有较明显外翻畸形,或伴有拇囊炎表现者。治疗原则旨在于在拇外翻矫形中,必须使HAV角,IM角恢复到正常范围内。Iaremenko[3]1967年提出趾骨头平面足横弓的存在。当前多数研究结果提示,拇外翻病足可能合并有足横弓松弛或弧度改变。有专家经研究认为,趾骨头平面足横弓塌陷后,可以诱发并加重外翻畸形,增加外侧跖骨的应力,导致第2~3跖骨头下胼胝体形成和前足痛[4]。本组手术采用小切口在第1跖骨头颈内侧作斜形截骨后,再将趾骨头外移,并向跖侧屈曲,即可使HAV角,IM角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并可使前足变宽的足横弓得以纠正,从而使拇外翻畸形得以纠正,疼痛得以缓解。
术后门诊复查非常重要,截骨端整复后,包扎和固定尤为关键,必须保持拇指于中立位,术后常规换药,换药时观察矫形后情况。定期拍片检查,如有异常可及时纠正,切口愈合后,可2周包扎固定1次,6周可去固定,术后第2天可鼓励患者适当下地行走。
小切口治疗拇外翻畸形,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可早期下地行走、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可推介的术式。
[1] 温建民,桑志成,林新晓等.小切口手法治疗拇外翻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1):27.
[2] 桂鉴超,马昕,顾湘杰等.籽骨的并行性与拇外翻[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7,24(Suppl):73-74.
[3] Iaremenko DA.Methods of study of the transverse arch of the foot[J].Ortop Travmatol Protez,1967,28(2):20-24.
[4] 鲍根喜,王旭,顾湘杰等.足横弓形态的动态分析与拇外翻关系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 (3):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