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64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肺栓塞

2010-02-11 02: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期
关键词:肺栓塞容积肺动脉

于 红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im,PE)是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了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所致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我们采用64层螺旋CT行肺动脉造影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多种处理技术。为临床及早发现并明确诊断PE的可靠的无创检查重要手段。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至2009年4月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使用美国GE LightSpeed VCT对31例临床拟诊为及冠状动脉CTA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了肺动脉成像检查。其中11例诊断为肺栓塞。男7例,女4例,年龄范围45~77岁,平均年龄58岁。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闷、气促、胸痛、心悸、咯血或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心前区痛及下肢水肿等。

1.2 操作方式

首先做碘过敏试验,扫描前对患者作屏气训练,对呼吸困难的患者,指导其平静呼吸。患者仰卧位,平扫常规从肺尖到肺底,CTA检查从肺底到肺尖进行。准直器宽/螺距64mm×0.625mm/1.375;重建层厚0.625mm;重建间隔0.625mm;管电压/管电流/扫描时间120/580/0.5。采 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桡、肱静脉注入非离子对比剂50~70mL,注射速率4.0mL/s。紧接着再以3.5mL/s速率推注生理盐水20mL以冲淡上腔静脉内对比剂。通过实时对比剂追踪系统于肺动脉干水平取感兴区,CT值达100Hu时触发扫描。扫描后建数据传送到工作站,进行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成像(VRT)等进行综合分析。用来观察肺动脉的解剖、发育,肺动脉管腔狭窄、阻塞通畅情况。

2 结 果

31例拟诊肺栓塞患者中,10例肺动脉成像未见肺栓塞征象,1例确诊为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第1对角支),2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Ⅲ型)7例诊断为肺动脉高压,11例诊断为肺栓塞(其中4例为冠状动脉CT检查同时发现肺栓塞)。11例肺栓塞共累及102支肺动脉,其中肺动脉干3支,左或右主肺动脉8支,叶动脉20支,肺段动脉54支,亚段动脉17支。肺栓塞CTA表现:肺动脉各级分支内见不同大小、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是诊断肺栓塞的主要依据;肺梗死、马赛克征、胸腔积液及肺动脉高压是肺栓塞的间接征象。结果表明64层螺旋CT能够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

3 讨 论

肺栓塞通常是指周围静脉内血栓脱落入肺动脉引起的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的栓塞。此病在西方国家常见,国内则相对少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增多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本病例数有增多趋势。部分肺栓塞患者可无症状,但也可导致突然死亡,据国外文献报道,肺栓塞在未经治疗的患者中,病死率可达30%以上,而采用适当的抗凝剂及时治疗,病死率可降低到8%,因此及早诊断本病显得尤为重要。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正确、及早且无创伤性诊断肺栓塞提供了可能。周围静脉内产生栓子的原因很多,包括血流缓慢、局部的创伤和感染、血液的黏滞度增高和血栓溶解能力的减弱,其中血流缓慢是主要因素,常见于心脏病和长期卧床不起的骨折患者,以及妊娠、肥胖或静脉曲张等情况,年老者尤易产生。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从足侧向头侧扫描,这样可以减轻患者屏气不佳的影响及减少上腔静脉内高浓度造影及所造成的伪影。扫描前对患者的呼吸训练不能够忽视。层厚的选择至关重要,薄层可以减少部分容积效应,增加容积分辨率,提高段以下肺动脉的显示率,本组中以0.625mm层厚重建图像对段水平肺动脉的显示率较好。肺动脉CTA对延迟时间要求比较严格,扫描延迟不当可产生伪影。如扫描延迟过短,由于对比剂充盈不足,在前几幅图上动脉出现假充盈缺损。由于扫描延迟过长,在最后的图像出现对比剂不足且主动脉系统对比剂过多影响观察。

诊断肺栓塞因无可靠的临床指标,其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放射性核素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肺动脉造影诊断准确可靠,但具有创伤性。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PE不仅敏感性高,而且特异性强,已逐渐成为主要的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肺栓塞容积肺动脉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
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自拟豁痰祛瘀方联合大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及对其TNF-α、D-D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巧求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