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守明,呼国荣,呼延龙,陈前军
(1.陕西省清涧县乐堂堡乡兽医站,陕西 清涧 718301;2.陕西省清涧县宽州镇兽医站,陕西 清涧 718300;3.陕西省清涧县折家坪镇兽医站,陕西 清涧718313;4.陕西省清涧县畜牧站,陕西 清涧718300)
奶牛是我省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榆林市周边县奶牛产业最近几年发展较快,奶牛发病率也称上升趋势,特别是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发病率较高,严重制约了当地奶牛产业的发展。其发病的主要特点是:奶牛在产后卧地不起,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营养好的高产奶牛,以3~5胎的发病较高,多发于产后的3~6 d。
奶牛生产瘫痪有着相当独特的内分泌紊乱情况,营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钙——激素的调节。因而饲养管理不当是引起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奶牛在干奶期,特别是在怀孕后期日粮中钙含量过高,钙磷比例不当,特别是摄入高蛋白和高钙的母牛,过多的钙使甲状旁腺的机能减退,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量减少,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钙动用能力。
奶牛产后瘫痪因血糖血钙降低而引起,若母牛产后没有很好的控制挤初乳的数量,挤干初乳,则可引起奶牛产后瘫痪,因为初乳中的蛋白质和钙的含量很高,若初乳挤干,则引起奶牛的钙和血含量降低,血中镁的含量相对过高,引起四肢瘫痪。另外,母牛分娩时,脑垂体前叶分泌催产素增多,使血钙下降。
根据多年的临床诊治,该病分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多见于急性型。
多发于产后的12~70 h左右,发病初期奶牛食欲减退或废绝,瘤胃蠕动,仅刍停止,产乳量下降,精神沉郁,双耳下垂,鼻镜干燥,卧地呈S状,即四肢屈于躯干之下,头向后弯至脑部侧;发病后期,病牛四肢麻痹、昏睡,眼脸反射消失,口角流水,脉搏微弱增快,体温下降。
多发生于产前、产后数日或数周,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全身无力,步态不稳,喜卧地,颈部呈S状弯曲,有时勉强站立,后躯摇晃,严重者卧地不起,产奶量下降。
奶牛产后瘫痪应预防为主。分娩前2周,限制日料中的钙含量,分娩后增加钙的含量;产后5 d内,不可把初乳挤得过于干净,防止钙损失过多,此时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300~500 mL,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避免发生便秘,腹泻等扰乱消化的疾病。
防止奶牛生产瘫痪的首要任务是分娩前后的预防。产前重视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充分重视矿物质钙和磷的供应量及其比例。分娩前一个月饲喂低钙高磷的日粮,钙磷比例由2∶1调整为1.5∶1到1∶1之间,提高分娩时肠钙和骨钙的动用能力,防止血钙急剧下降。另外,产前7天口服强力补钙口服液4~5瓶,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母牛产犊后乳腺分泌活动迅速增加,但由于奶牛产后体质虚弱,此时应以恢复其体质为主,在最初几天挤奶时不要将乳汁全部挤净。如果在产后1~4 d全部挤出会造成血钙含量迅速下降,极易引起产后瘫痪。
本病的治疗以强心补钙,补血开胃为基本原则。
静脉注射10%糖酸钙500 mL,一天两次,连用3 d,配合20%安钠加20 mL;或静肪注射10%糖酸钙,10%氯化钙各500 mL,加20 mL安钠咖,内服乳酸钙片 300 g,维生素 B 2片、干酵母片各 300片,肌肉注射维生素D3一天一次。
在产前口服口服强力补钙口服液4~5瓶的基础上,产后7 d内连续口服强力补该口服液,每天1~2瓶,治疗效果很好。
防止褥疮,乳房送风疗法,把乳汁挤净,乳头消毒后,用乳房送风器或打气筒向乳房内送入消毒过滤后的空气,也可向乳房内注入红霉素,可防止乳房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