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万超,鲁祖汉
(1.云南省水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水富 657800;2.云南省威信县兽医站,云南 威信 657900)
中兽医称牛瘤胃积食为宿草不转,主要由于饲养不当,使牛瘤胃内积滞过多的粗硬劣质难消化粗饲料,如麦草、豆桔、玉米桔等,在瘤胃内不能运转,同时又饮大量的水引起饲料膨胀、瘤胃体积增大,瘤胃壁扩张,导致瘤胃正常的消化和运动机能紊乱,形成脱水和毒血症。中兽医认为:这是由于以上原因造成胃的升降功能失调“受纳”和“腐熟”水谷机能受到严重阻碍形成的宿草不转症状。多容易发生在饲养环境条件较差的地区。
该病一般在牛采食后不久发生,牛发病初期表现为食欲、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鼻镜干燥,继而出现腹痛现象,主要表现为拱腰、回头顾腹或后肢踢腹,起卧呻吟。轻度积食时,食欲、反当减少或停止,嗳气流涎,腹围增大,左侧肷部隆起,排粪次数增加,粪量减少;积食严重时,拱背,站立不安,四肢无力,卧地不起,体温下降,呼吸加快,昏迷。触诊瘤胃,病牛疼痛不安。严重时呼吸困难、呻吟、吐粪水,有时从鼻腔流出。如果不及时治疗,多因脱水、中毒、衰竭或窒息而死亡。
诊断该病依据病史和主要症状。发病牛食欲废绝,鼻镜干燥,反刍迟缓或停止,先是嗳气不断后停止,背腰拱起,顾腹踢腹,摇尾呻吟,左下腹部轻度膨大,眼结膜充血、发绀;触诊瘤胃抗拒,内容物坚硬,叩诊呈浊音,呼吸迫促,排粪迟滞,干燥色暗,有时排少量恶臭的粪便,偶尔可见继发肠鼓胀。严重的病牛脱水明显,红细胞压积增高,步样不稳,四肢颤抖,心律不齐,全身衰竭,卧地不起。口色赤红,重症暗红,口腔酸臭,舌津少而粘稠,舌苔黄。在诊断过程中,要与瘤胃鼓气和前胃弛缓加以区别。
防止过食,避免忽然更换饲料,粗饲料要适当加工软化后再喂。平时要有适量运动,不能劳役过度,奶牛和肉牛要按饲养标准饲养。治疗原则应及时清除瘤胃内容物,恢复瘤胃蠕动,解除酸中毒。
常用硫酸镁或硫酸钠300~800 g,加鱼石脂15~30 g,75%酒精50~100 mL,自来水5 000~8 000 mL,一次内服;应用泻剂后可用新斯的明0.01~0.02 g,皮下注射,兴奋前胃神经促进瘤胃内容物运转与排除,但心脏功能不全与孕牛忌用。另外针对病因治疗最好可用10%氯化钠溶液100 mL、10%氯化钙溶液100 mL、20%安钠咖注射液10~20 mL静脉注射,增强心脏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解除自体中毒现象。
用直径4~5 cm、长250~300 cm的胶管或塑料管一条,经牛口腔.导入瘤胃内,然后往返抽动,以刺激瘤胃收缩,使瘤胃内液状物经导管流出。
晚期病例除了反复洗涤瘤胃外,要用10%葡萄糖生理盐水2 000~3 000 mL,20%安钠咖注射液10 mL,维生素C 0.5~1 g混合静脉输入,强心补液,保护肝功能,促进代谢,防止脱水。
适宜轻症的.按摩方法是在牛的左肷部用手掌按摩瘤胃,每次5~10 min,每隔30 min按摩一次。结合灌服大量的温水,则效果更好。
针刺尚恩、百会、后海、脾俞、顺气、关元俞等穴位,热症针放舌底大脉之血。
神曲 50 g、麦芽50 g、山渣 40 g、槟榔50 g、青皮30 g、陈皮 20 g、苍术 30 g、厚朴 45 g 、大黄100 g(后下)、枳实60 g、芒硝 120 g,使用方法是:先将神曲、山楂、麦芽、苍术、炒黄再加入其它中药捣细煎煮约5~10 min,(若鼻镜无汗,口色赤红,舌红苔黄,口干粘稠的可再加入玄参 60 g、生地60 g、天冬60 g、花粉60 g,混合煎煮),最后才加入芒硝溶化灌服。另外可用开水1 000 mL浸泡大黄200 g 10~20 min,加入芒硝200 g溶化,再加入生萝卜汁500 mL,香油250 mL,混合一次灌服。
在上述治疗过程中为抑制乳酸大量产生和其它感染应及时用青霉素或土霉素内服,一天1~2次,继发瘤胃气时应及时穿肠放气以缓和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