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红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医院儿科 山东东营 257200)
热性惊厥(FC)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我国儿童中约有2%~4%曾发生过热性惊厥,首次热性惊厥后会有部分患儿再次发作,绝大多数患儿远期预后良好,反复出现的热性惊厥可能会对患儿的大脑及心理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2002~2007年我院共收治热性惊厥患儿102例,分析如下。
本组诊断参照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病学专题讨论会确定的热性惊厥标准[1],均排除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其它中枢性疾病。本组小儿热性惊厥102例,男62例,女40例,男女之比为1.55∶1,单纯型74例(72.5%),复杂型28例(27.5%)。所有的病例均行血糖、血钠、钙、脑脊液等检查,排除颅内感染及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
4个月~1岁7例(6.8%),~3岁79例(77.4%),~6岁13.7例,~8岁2例(1.9%)。最小4个月,最大8岁,82.3%在6个月~3岁内发作。
惊厥时体温<38.5℃12例(11.8%),38.5~39℃46例(45.1%),39~40℃38例(37.3%),40℃以上6例(5.9%)。
全部病例中近亲有热性惊厥家族史24例(23.5%),有癫痫患者6例(5.9%)。
上呼吸道感染73例(71.6%),肺炎或支气管炎15例(14.7%),疱疹性咽峡炎5例(4.9%),化脓性扁桃体炎5例(4.9%),感染性腹泻4例(3.9%),幼儿多为呼吸道感染占79.5%。
所有病例在惊厥发作后1周作脑电图检查,脑电图异常22例(21.6%),表现为单纯广泛性慢波异常17例,单纯局限性慢波异常5例,2周后复查脑电图均正常。102例患儿是有78例行颅脑CT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本组患儿入院后控制惊厥、退热,并及时治疗原发病,全部治愈出院。
首次热性惊厥后38例再次发作,其中复发1次者21例,2~3次者8例,4~5次者6例,5次以上3例。复发患儿中有热性惊厥或癫痫家族史25例(65.8%),无家族史的有13例(34.2%)。所有病例随防至6岁,有家族史的患儿中有4例转为癫痫(占3.9%),而无家族史患儿中,无转为癫痫病例。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惊厥性疾病,多数患儿首次发作后不再复发,复发率30%~40%,其中的50%会有1次以上的多次发作,并有2%~3%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复发与初发年龄、初发体温、热性惊厥类型及惊厥家族史密切相关[2],本组研究亦支持以上规律。
本组资料显示,热性惊厥的发生与年龄有密切关系。本组热性惊厥首次发病的年龄的最高峰在1~3岁之间,占84.2%,热性惊厥这种年龄特征与脑发育的成熟度有关。在6个月~3岁间,脑细胞结构简单,其髓鞘生成不完善,惊厥阈值低,容易发生热性惊厥。另外发病的年龄恰好是小儿细菌或病毒感染最多见的年龄阶段,而呼吸道感染是惊厥发作的主要原发病,发热可以改变脑的代谢、耗氧量和血流量,使脑处于过度激动状态,使小儿发育不成熟的、有遗传节律紊乱的丘脑全力放电,造成强烈的电化学爆发,并传导到边缘系统和大脑两半球,在临床上就出现热性惊厥。同时显示,热性惊厥患病率男大于女,这可能与男孩脑发育成熟度及由此制约的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度低于同年龄女孩有关。本组资料中体温<38.5℃的患儿复发率高于≥38.5℃组,高热对于小儿来说是一个比较强烈的刺激,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而在高热时兴奋的泛化可引起惊厥,而对于低热就不能耐受的患儿一方面表明了中枢神经系统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则提示可能在大脑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潜在病灶。
多数热性惊厥患儿呈良性经过,不影响生长发育,但热性惊厥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者可造成缺氧性脑损伤,部分可移行为癫痫。本组复发患儿中有家族史的占(65.8%),说明家族史是热性惊厥复发及其转归的危险因素。脑电图对观察热性惊厥患儿的脑功能状态、预后评估及早期发现癫痫有重要价值,所以对于热性惊厥患儿特别是有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定期进行脑电图检查,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降低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发生率。
[1]吴希如,许积德.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1984,22(2)∶101.
[2]徐美春,王秀敏,水泉祥.热性惊厥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3,30(5)∶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