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军 孙淑杰 马吉芳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111000)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增多且复杂,在医院感染中占重要地位,引起临床极大重视。对深部真菌感染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与鉴定需要时间较长。有关研究表明,除结核菌外,所有真菌的细胞膜上都含有(1-3)-β-D葡聚糖,而其它微生物、动物及人的细胞成分和细胞外液都不含这种成分,因此在机体的体液中检测到(1-3)-β-D葡聚糖是诊断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依据[1]。本研究应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检测了正常健康人群及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
深部真菌感染患者120例,年龄8~70岁,来自辽阳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住院患者,均经培养证实存在深部真菌感染,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血液及静脉插管引起的系统性感染。正常健康对照组50人,来自辽阳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
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T01智能恒温仪、冰浴槽以及真菌(1-3)-β-D检测试剂盒均由北京金山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1.3.1 血浆样品制备
用含有少许无菌抗凝剂(肝素钠)的一次性采血管采取静脉血1~2mL,缓慢放入无热原离心管中,用灭菌铝箔封闭管口以防污染,然后进行3000rpm/min离心60s,分离得富血小板血浆,取出后立即放入冰水浴中,取上述富血小板血浆0.05mL,加入装有0.45mL样品处理液中,混匀后70℃保温10min,取出后立刻放入冰水浴中,即为待测血浆样品。
1.3.2 测定分析
取待测血浆0.2mL直接加入反应主剂中,溶解后使用微量加样器转移至10ram×75mm标准玻璃反应管中,插入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由标准曲线自动计算出待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含量。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微生物及细菌污染。
测定结果用t检验进行分析。
正常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最高为7.18pg/mL,最低为0.38pg/mL,平均值为(2.79±2.46)pg/mL;深部真菌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最高159.8pg/mL,最低为13.85pg/mL,平均值为(49.05±31.13)pg/mL。经t检验分析,对照组与深部真菌感染组(1-3)-β-D葡聚糖平均值差异非常显著(t=7.536,P<0.001)。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随着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缺少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其病死率也居高不下。真菌培养的确可为临床提供最为直接的诊断依据,但培养方法耗时长,不适宜用作早期诊断。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中,占其干燥重量的80%~90%。由于(1-3)-β-D葡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的细胞壁中,当真菌进入人体血液或深部组织后,经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等处理后,(1-3)-β-D葡聚糖可从细胞壁中释放出来,从而使血液及其他体液(如尿、脑脊液、腹水、胸水等)中(1-3)-β-D葡聚糖含量增高。当真菌在体内含量减少时,机体免疫可迅速清除(1-3)-β-D葡聚糖。而在浅部真菌感染中,(1-3)-β-D葡聚糖未被释放出来,故其在体液中的量不增高[2,3]。血清葡聚糖检测可在拟诊早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机体是否感染真菌的可靠信息,因此血清葡聚糖含量检测不失为一种实用的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方法。
[1]廖军,郝飞.深部真菌感染血清真菌成分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23(2):85-86.
[2]张建芳,徐修礼,樊新等.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3):354-355.
[3]闻平,郭月芳.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血清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