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会
重庆市南川区中医院(408400)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车祸越来越多,车祸导致骨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也增多,地震、泥石流、雪灾等同样会导致骨折的发生。其特点是随意性强,患者数量大,多发性创伤,复合性创伤居多,病死率高,院前急救是否准确、及时、妥善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预后,特别是脊髓损伤、骨外露等患者的院前急救尤其重要。现场急救虽然措施简单,如临时止血、骨折的临时固定和正确的搬运,却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突发事故骨折患者现场急救的目: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急救技术和装备,运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使患者避免或减轻二次受伤或污染,然后在医疗监护下,将患者送往医院继续全面的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如在自然灾害泥石流造成的山体滑坡,房屋倒塌时,对于被重伤埋压的患者。抢救时,绝对禁忌拖拉,应先移开重物,在充分保护脊柱的情况下搬运患者,如当患者肢体被机器卷入后,应立即停止机器的运动,并尽可能将机器拆开,使伤肢解脱,千万不可硬拉造成伤肢二次受伤,加重伤情,导致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撕裂伤,造成难以弥补的损伤。
意外伤造成骨折的同时,往往还会合并身体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因此现场急救时,必须先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有无致命性损伤和生命危险,尤其是出现大批患者时。更要了解检查每个患者的病情进行救治,根据病情轻重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凡可疑骨折的患者均应按骨折处理,首先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排除大出血、内脏损伤及休克等严重问题,再处理骨折局部。一切操作应谨慎、准确、轻柔、稳妥。对开放性骨折必须认真检查伤口,对某些特殊的伤口须紧急处理,如出血伤口须立即止血;对露出伤口的骨折不应还纳,以免将污染物带进伤口深处而加重污染,须待清创后充分清理骨折断端再行复位。刺入伤口的异物现场不要拔出,对在急救过程中自行滑回伤口内的骨折断端,应转运到医院后向负责医师特别说明,以引起重视。对闭合性骨折患者不必脱去衣服或鞋袜,以免过多的搬动伤肢而增加痛苦。肢体肿胀剧烈时可剪开衣袖或裤管,将肢体复原,然后用夹板固定。对各类伤口一律不得用手触摸,如污染严重时,可用生理盐水简单冲洗,选用当时认为最清洁的布包扎固定,对离断的肢体应妥善处理后保存,同患者一起送回医院。
4.1 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突然发生,烦躁不安、紧张、恐惧。护士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尽可能地安排安静的环境,并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体贴关心患者,注意皮肤护理,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要注意防晒,雨天要注意防淋。使患者以愉快的心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4.2 严密观察伤情,对患者的神志、表情、肤色、呼吸、呻吟、瞳孔、伤口敷料等情况认真观察记录,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危重患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的应争取给予吸氧。
4.3 合理安排体位,伤肢摆放合适,搬动患者时与助手商定各自的任务,如扶持远端肢体或约加牵引以防止增加疼痛,对脊柱骨折患者不可扶患者坐起,应俯卧担架上运送,并将身体于担架固定牢固,以防因颠簸而引起疼痛。昏迷、烦躁的患者应用布带约束,以防坠落发生再损伤。在转运途中不能中断必要的治疗,如复苏、输液、止痛及各种急救药物的运用。
4.4 转运途中注意伤情变化,对缚扎止血带的患者要认真检查止血带是否正确可靠,缚扎时间较长应注意定时放松,以防肢端缺血坏死。同时认真做好护理记录,除对现场急救措施记录外,各种病情变化、主要治疗护理措施、止血带缚扎时间等均应详细记录。
突发事故骨折患者的院前急救不仅仅是医护人员要掌握的知识,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患者身边的目击者、亲属或同事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就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甚至生命,所以只有人人都能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才能使患者得到准确、及时、妥善的救治,有效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