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金
(福建省连城县医院,366200)
肱骨髁上骨折是肱骨内外髁上以上约2cm范围内的肱骨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好发年龄为5~12岁。肱骨下端较扁薄,髁上部处于疏松骨和致密骨交界处,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间仅为一薄骨片,为应力的弱点,加上肱骨外髁稍前屈,与肱骨纵轴形成向前30°~50°的前倾角,暴力传导时髁上往往成为应力部位,故肱骨髁上易发生骨折。我院骨伤科于1998~2008年接诊肱骨髁上骨折儿童85例,应用手法位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本组85例,其中男56例,女29例;右侧 48例,左侧3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年龄4~13岁,平均7岁;伤后就诊时间从半小时~9天,平均1天;骨折后直接来诊62例,其他医院或诊所手法整复失败而来就诊者23例。其中橫断骨折13例,短斜型骨折63例,粉碎性骨折9例;屈曲型26例,伸直型59例;尺侧移位 38例,桡侧移位23例。
整复手法:以右伸直型为例,患儿取坐位或抱坐位,医者立于患侧,一助手站于患儿左后方,双手环抱患肢上臂中部。术者双手环抱患肘,双拇指按压骨折远端背侧,双手四指重叠以食指桡侧为着力点顶住骨折近端掌侧,于患肢外展90°屈肘70°前臂自然下垂于中立位与助手行对抗牵引,纠正患肢旋转、短缩移位后,双手拇指向前按压骨折远端,余指向后端提骨折近端,合力纠正骨折远端移位(屈曲型则与此相反用力)。
夹板固定:伸直型骨折复位后,助手维持患肢屈肘90°,前臂中立位,选用夹板4条,前后板超肘关节,骨折远端内侧置一平垫,骨折近段外侧置一塔型垫,骨折远段后侧置一坡型垫,尖端向上,扎带三条分上、中、下三部捆扎,颈腕带悬吊于胸前。
屈曲型骨折复位后,助手维持患肢于屈肘50°,前臂中立位,于骨折远端内侧置一平垫,骨折近段外侧置一塔型垫,超肘关节前后内外四条夹板外固定,颈腕带悬吊于胸前。2周后,固定患肢于屈肘90°功能位,前臂中立位。
术后处理:每隔2天检查1次,注意患肢血液循环及肿胀情况,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X线复查防止骨折再移位。固定期间,患者做握拳、屈伸腕关节等运动。
疗效标准:优:肘关节屈伸功能正常,携带角正常;良: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受限10°以内,携带角减少或肘内翻5°以内;可: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受限 30°以内,肘内翻 6°~12°;差 :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受限 30°以上 ,肘内翻 13°以上 。
本组85例一次性整复成功67例,16例经2~3次复位成功;达到解剖对位或接近解剖对位58例,对位3/4的25例,2例手法复位失败送往手术治疗。临床愈合时间最短 3周,最长 6周,平均4周。6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结果:优 38例,良 16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87%。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易发生肘内翻畸形。目前认为肘内翻发生的原因主要有:①骨折时损伤肘部骨骺,造成生长不平衡。②骨折端内侧被挤压而塌陷或缺损,整复后仍有尺偏倾向。③骨折断端不稳定,易发生尺偏。④复位不良及复位后前臂固定位置不当,置于旋后位,远端受到旋后产生的向下作用力和骨折远端肢体的重力作用,引起内倾,从而形成肘内翻。由于肱骨下端扁平而薄,骨折远端向尺侧移位后,很难维持在正常的生理轴位上。另外,肱骨髁上骨折后,肱二头肌丧失了旋后的作用,旋前圆肌可将近侧尺桡关节旋转至旋前位,复位后尽管对位对线良好,但旋转倾向仍然存在,易造成肘内翻畸形。虽然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能达到良好的对位对线,但创伤大,也难免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良好的复位和外固定可减少肘内翻的发生。本法在外展、屈肘、前臂中立位下牵引,肘前后肌力相对松弛,同时可对抗旋前圆肌对近侧尺桡关节的旋前应力,有利于纠正骨折端的短缩、旋转和尺偏移位。复位后于肘部加垫,置前臂于中立位,可对抗前臂重力及旋前圆肌对骨折远端的尺偏旋转作用,从而有效预防肘内翻畸形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