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忠 李富旺 陈永敏 田顺正
(河南省唐河县中医院,473400)
近年来,我科研小组用自制消水健肝胶囊治疗肝硬化腹水,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本实验共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1例,男 19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 68岁;有肝病史最短者 15年,最长者33年。对照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66岁;有肝病史最短者13年,最长者28年。全部患者均符合本实验制定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①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或青筋显露。②有肝炎病史。③肝质硬或较硬,表面欠光滑。④肝功能阳性改变。⑤B超检查示:肝脏大小形态失常,肝实质弥漫性损伤;门静脉内径≥14mm,腹水阳性者。
排除血吸虫性、酒精性、胆汁性、结核性腹膜炎、肝癌及腹腔内占位性病变所致的腹水病变。
治疗组用自制消水健肝胶囊。药物组成:柴胡、青皮、三棱、莪术、土鳖虫、水蛭、龟板、鳖甲、大黄、威灵仙、甘遂等。由唐河县中医院制剂室制成0号胶囊,每粒含生药0.35g。治疗组患者每日早、午、晚各服该胶囊6粒。
对照组每次服肌苷片0.4g,速尿片40mg,安体舒通片50mg,1日3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1个疗程,复查患者症状、肝功能、B超等,作好病历记录,再继服下1个疗程。服药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停药半年后随访进行统计。
两组患者服药疗程相同。在服上药期间,不得服用其他治疗性药物。
注意事项:清淡、低钠饮食。忌食辛辣、生冷、高脂、不易消化之食,忌烟酒。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内,腹水消失,门静脉内径≤13mm,停药1年内未复发者;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范围内,腹水消失,门静脉内径比治疗前缩减2mm以上者;有效:部分症状消失或好转,肝功能异常指标减轻,腹水减少但未完全消失,门静脉内径比治疗前缩减1mm以内者;无效:治疗后症状及各项医技检查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无变化或又加重者。
治疗结果:治疗组31例患者,治愈9例,占29.0%;显效 12例,占 38.7%;有效 7例,占22.6%;无效 3例 ,占9.7%;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31例患者,显效2例,占 6.5%;有效 17例,占 54.8%;无效 12 例,占38.7%(其中1例出现肝昏迷转急诊科救治);总有效率为61.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患者,男,58岁,2005年3月7日初诊。主诉:腹部胀满,膨大如鼓,饮食纳呆 2个月。2个月前自觉食量减少,饭后腹胀。后腹部胀大,且渐加重,食后胀剧,大便干,小便少。在当地用药不解,今来就诊。除上症外,尚腹大如鼓,脉络显露,舌淡苔厚,脉弦细。肝脏触诊:质较硬,表面欠光滑。乙肝五项:HBsAg(+)。肝功能:ALT 76U/L。彩色B超示:肝脏弥漫性回声改变,门静脉内径16mm,脾厚 55mm,腹水58mm。拟诊:中医:鼓胀。西医:肝硬化腹水。治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瘀,通腹利水,软坚养肝。药用自制消水健肝胶囊治之。服法同上。服药1个疗程,腹水消失,症状明显减轻。至2005年12月12日,诸症消失,饮食如常。肝功能复查:ALT 19U/L。彩色B超示:门脉内径12mm,脾厚55mm。随访1年,病未复发。
肝硬化腹水是西医学之病名,归属于中医学的“鼓胀”、“水蛊”、“水鼓”、“单腹胀”等病范畴 。中医学认为,肝藏血,主舒泄,有调节人体血量、促进脾胃运化、胆汁分泌排泄、血液及津液输布的功能。若肝脏久病失治,邪留于内,扰乱气机,阻于脉络,碍于血循,肝失滋养,终致瘀血内停,气血失和,脉络失畅,肝体受损,或为癥瘕,出现一系列病理现象而导致本病的发生。
笔者认为,腹水的形成甚值探讨。肝能促进水液的运行输布,“气能布津,气行则津布。”体内津液,无处不到,无处不有,且循之有序,贮之有度。肝功正常,是保持体内水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若肝损日久,气血难畅,水液难以正常运行,津液运行失序、失畅 、失调,或聚于脏,或积于脉,或蓄于肌,甚者水停腹中而成腹水。故治用疏肝解郁、活血化瘀、通腑利水、软坚散结为法。药用自制消水健肝胶囊。方中柴胡、青皮疏肝理气;三棱、莪术活血破血,化瘀行气;土鳖虫、水蛭破血逐瘀、散结通经;龟板、鳖甲软坚散结,消积通络;大黄、威灵仙消积导滞、软坚消痞;甘遂泄水通导,驱邪外出。诸药同用,合于病机,使气畅、血活、津布、水消,肝功可复,肝病自能趋愈或转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