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月香 (浙江上虞市人民医院 312300)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病程长,尤其是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呼吸道症状重,且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笔者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8例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肺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旨在了解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征。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3岁15例(19.2%),3~5岁20例(25.6%),6~10岁32例(41.0%),11~l4岁11例(14.1%)。1.2 临床表现 发热75例(96.2%),其中热程大于10天48例(64.0%,48/75);咳嗽77例(98.7%),其中顽固性咳嗽60例(77.9%,60/77);咳痰53例(67.9%),其中咳白色黏液痰48例(90.6%,48/53)、黄痰5例(9.4%,5/53),痰带血丝20例(37.7%,20/53);喘息20例(25.6%);胸闷、胸痛各15例(各19.2%);呕吐20例(25.6%);腹痛17例(21.8%);腹泻7例(9.0%);食欲不振35例(44.9%);精神萎靡15例(19.2%);头痛9例(11.5%);皮疹8例(10.3%);听力下降2例(2.6%)。入院查体时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27例(34.6%),呼吸音低17例(21.8%),干湿性啰音31例(39.7%),心律不齐3例(3.8%)。
1.3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升高48例(61.5%),下降19例(24.4%);血沉升高60例(76.9%);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47例(60.3%);肌酸激酶升高2l例(26.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5例(19.2%);显微镜下血尿或潜血阳性8例(10.3%),均为一过性。
1.4 X线胸片检查 左上肺炎12例(15.4%),左下肺炎17例(21.8%),右上肺炎13例(16.7%),右中肺炎、右下肺炎各18例(各23.1%);肺门阴影增大16例(20.5%),同时累及2个以上肺叶12例;并胸膜炎13例(16.7%),胸腔积液10例(12.8%),肺不张2例(2.6%)。
1.5 治疗及转归 所有病例均给对症及支持治疗。热程>7天者先给予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5天,再予红霉素治疗5~7天,后予以希舒美冲剂治疗3天。热程<7天者先以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5天停4天,再以希舒美冲剂治疗3天。76例(97.4%)治疗3周后复查,X线胸片示炎症吸收、阴影消散。1例(1.3%)因急性阑尾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转入外科手术治疗。另1例(1.3%)因右肺大量胸腔积液转上级医院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多见,病变以间质性肺炎多见,肺部病变常累及一叶肺组织,以下叶多见,偶可波及双肺。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间质,故病变实变不明显,仅少数呈大叶性肺炎改变[1]。以大叶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顽固性咳嗽,多伴有胸膜炎或胸腔积液,虽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但体温下降缓慢,咳嗽较难控制,肺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常易累及多脏器损伤,严重者可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等肺外并发症[2]。本组资料中发热占96.2%,其中热程大于10天者占半数以上;咳嗽占98.7%,以顽固性咳嗽居多;并胸膜炎、胸腔积液的均占10%以上;与上述文献大体相符。本组有心律不齐3例,但是否为肺外并发症,笔者未做进一步分析。
综上,笔者建议对X线胸片或CT胸片主要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者,如果临床有高热、顽固性咳嗽等症状,需检测MP-IgM抗体,以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3]。
[1]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7-168.
[2] 丁圣刚,王亚亭,吴德,等.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69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4):283.
[3] 杨莉,李海浪,李丽.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发病机制及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2):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