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刺激疗法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效果观察

2010-08-30 02:20杨晓初周咏梅浙江新昌中医院312500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12期
关键词:腰肌筋膜针刺

杨晓初 周咏梅 (浙江新昌中医院 31250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沉重的生活工作压力、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姿势不良等,造成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患病率日趋增加。MPS的常规治疗方法有传统针灸、痛点注射、类固醇注射、小针刀、射频热凝、臭氧注射等,但疗效均欠理想,且各有弊端。笔者试用肌肉刺激疗法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腰背疼痛病人,采用美国MPS诊断标准:①肌腱的附着点或肌腹上有固定疼痛区和压痛点,按压痛点可引发区域性的不按神经根感觉分布的分散痛;②气温降低或疲劳时疼痛加重;③增加肌肉血流的治疗可使疼痛减轻;④排除局部占位性或破坏性病变。剔除标准:妊娠期、重度心脑血管疾患、局部感染、有精神症状、不配合者、有血液病(或服抗凝血药)等。

1.2 方法

1.2.1 分组及治疗 共有120例患者入组,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针刺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局部注射消炎镇痛药,0.5%利多卡因与得宝松混合液治疗。针刺组患者取俯卧位,用薄枕置于病人腹部,常规消毒,采用一次性使用针灸针(华佗牌,0.30mm×40mm),确认肌筋膜疼痛相对应的椎旁神经所属的棘突,在此棘突及上下2~3个棘突间隙水平,旁开中线(2.5cm,5cm左右),采用直刺进针法,刺入相对应的两侧椎旁肌肉如胸最长肌和腰髂肋肌。同时,在髂嵴水平针刺外斜肌、内斜肌、背阔肌、腰方肌的附着处,针刺方向一般与皮肤垂直,进针深度3~4cm,当针刺入上述挛缩缩短的肌肉时感到针会被抓住,即“得气”现象,让被“抓住”的针滞留一段时间(10~20min),通常会感到针被放松和疼痛缓解了,必要时用手快速抖动针体,可令肌肉更快地放松。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要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与姿势,适度锻炼,放松肌肉。每周1次,4周为1疗程。

1.2.2 评定标准 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为无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疼痛。疗效评定:①完全缓解,治疗后完全无痛;②部分缓解,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能正常生活;③轻度缓解,疼痛较治疗前减轻,但仍疼痛明显,睡眠受干扰;④无效,疼痛较治疗前无减轻。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为显著有效。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针刺组完全缓解51例(85.0%),部分缓解6例(10.0%),轻度缓解3例(5.0%),显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完全缓解18例(30.0%),部分缓解15例(25.0%),轻度缓解19例(31.7%),无效8例(13.3%),显著有效率为55.0%。针刺组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4,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比较(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比较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比较 (分

?

表1显示,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针刺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自身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上两组均有效,但针刺组效果更好。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出现轻度水钠潴留、脂肪堆积现象5例(8.3%),出现轻度短暂性头晕、头痛4例(6.7%),3例(5.0%)女性患者出现月经改变。针刺组出现针刺后局部疼痛、紧绷感2例(3.3%),次日自行缓解,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2.4 其他 需要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病例数:对照组14例(23.3%),针刺组3例(5.0%);前者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P<0.01)。患者再接受情况(如有类似疼痛是否愿意再接受此方法):对照组16例(26.7%),针刺组39例(65.0%)。前者再接受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6,P< 0.01)。

3 讨论

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最显著的特点是疼痛,常见于急性软组织创伤史、需长期固定姿势工作或劳动强度较大者。肌筋膜疼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肌肉缩短。长期的肌肉缩短,不但使肌肉本身疼痛,更会影响肌腱并拉动关节收紧,从而增加劳损和加快退行性变。Gunn首先提出神经病理痛症理论,他采用了神经支配阻断性超过敏的概念,认为凡有阻碍神经传导的情况下,都可使该神经支配的感受器或器官产生超过敏反应。神经支配失调的结构,对很多化学性和物理性刺激(包括伸张和压迫),会作出过度的反应。所以,Gunn认为单针刺激痛点是不够全面的,还要把脊椎旁缩短了的肌肉放松,使受压迫的神经根得到舒解,消除痛苦。激痛点是构成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关键,也是临床诊断治疗的依据。

肌肉刺激疗法[1]是由美国Gunn创立的一种治疗慢性疼痛症的新方法。其根据是坎农与罗森布吕斯定律,即在一连串输出神经元内,当其中一个神经元被破坏,在孤立的结构或一些结构中会出现化学试剂的超过敏反应,而这种过敏又以直接失去神经支配的部位最大。换句话说,当一条神经功能受阻(神经疾病),它会变得过敏,并有反常行为。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释许多种疼痛症,以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知识为基础,把慢性疼痛原因与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脊神经微细受压变化相联系。通过医学检查和诊断方法,首先找出患者的肌肉和皮肤异常部位,并以神经解剖学观点判定其所支配脊神经根,然后利用针刺入异常部位的肌肉运动点和相关脊神经出口处的椎旁深层挛缩的肌肉内进行松解治疗,从而使超过敏的神经肌肉脱敏感,最终达到减轻消除疼痛的目的。我们先期的实践[2]也表明,肌肉刺激疗法缓解疼痛效果确切。

到目前为止,临床还没有令人满意的检查手段来显示神经疾病,而肌肉刺激疗法可利用手中的“针感”来判断肌肉是否有缩短病变。肌肉刺激疗法与传统针灸看上去很相似,但在检查诊断方法和治疗点的选择上不同,传统针灸的治疗点是经络穴位,而肌肉刺激疗法的治疗点是神经解剖点和肌肉运动点;肌肉刺激疗法的根据是解剖学结构和神经生理学原理,虽借用了传统的针刺术手法,却是传统针刺的改进。

本次观察表明,肌肉刺激疗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病人易接受,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1] 颜质灿. 慢性疼痛症的颜氏治疗法[M].林志彪,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59-69.

[2] 杨晓初,周咏梅,吕敏,等.针刺肌肉刺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J].针刺研究,2009,34(1):72.

猜你喜欢
腰肌筋膜针刺
小功率超短波治疗运动损伤性腰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品种和肌纤维类型对猪肉质性状的影响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在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比较
日常护腰三动作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