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珊红 林继超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 101300)
第三章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所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与生活事件,多数是负性的,老年人的心理与性格的变化多少带有一点令人伤感的色彩。这就需要全社会更加关心、爱护老人。
1.衰老感:自觉体力下降、脑力减退、消化不良、牙齿松动、视物不清、出现便秘等,老人对自身的衰老现象有了亲身体验,并表示认同。
2.失落感:退休后无事可做,英雄无用武之地,感觉被人遗忘。
3.孤独感:多见于独居老人,尤其是丧偶并且不与子女在一起生活的老人,自觉无依无靠,心里有话无处倾诉、无人应答。
4.保守、固执:接触新事物、新变化较少,仍用老眼光看问题,办事求稳怕乱,固执己见。
5.猜疑、不满。
6.怀旧:经常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童年趣事以及坎坷、挫折,喜欢与老同学聚会,回首往事,抒发感情。
1.以自我为中心:以我为主,总要求别人照顾自己。
2.内向:与他人交流少,内向少语,不愿参加社会活动。
3.爱发牢骚:对新事物看不惯,对社会上有些事情不满意爱发表评论。
4.爱管闲事:有的是助人为乐,多做好事;也有的是无事生非,多管闲事。
5.猜疑、嫉妒心理。
6.适应能力减退:遇到重大变动、突发事件时,应变能力明显下降。
7.依赖性增强:自信心较差,不愿自己动手做事,希望别人帮忙照顾自己。
8.缺乏灵活性与坚韧性:刻板、固执、缺乏变通能力,做事缺乏耐心,半途而废。
1.退休,职业功能丧失
退休后,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与规律发生很大变化,生活变得松散,社会交往减少,感到生活丧失了内容和活力。退休对老年人是一个重大的转折,老人退休前后大约需要1年左右才能稳定下来,有些老人身体明显不适,情绪失调,称为“退休综合征”。
2.家庭关系变化
①夫妻关系:老年夫妻互相依恋、照顾、理解、支持、体贴是老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和长寿的重要条件。丧偶对于老人是重大打击,给老人带来的痛苦、不良的心理反应称为居丧反应,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悲哀、焦虑不安,睡眠障碍、进食减少等。这种悲哀大约要持续1年以上。
②与子女的关系:老年人与子女之间存在代沟,双方价值观念、生活经历与生活方式均不相同,可能造成矛盾,最难调和的是婆媳矛盾。“空巢”老人缺乏子女的关爱,容易有孤独寂寞感。这些均能影响老人的心理状况。
3.经济状况变化
老人退休后,多数人收入会有不同程度减少,经济水平下降直接或间接影响老人的心理状况与生活满意程度。
1.退休前做好思想准备,对退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事先做好安排。
2.退休后再就业
对于身体好、精力充沛、愿意并且有能力继续从事职业活动的老人,可以考虑再就业。新工作最好能够符合以下条件:①从事的是原来就比较熟悉工作,不需要花费精力去重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②工作时间比较自由或有弹性,最好不是严格的8小时工作;③离家近,上下班不需费时过多;④新单位人际关系比较融洽。
1.如果有条件,老人可与子女分开居住,子女经常来照看父母,每天与父母有电话联系,有事招之即来,这是最理想的老年人与已成家子女的居住方式。
2.老年夫妻要恩爱。
3.老年人要理解子女,帮助子女,做子女的知音。
4.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婆媳关系。
药应减小剂量。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导致:①胃十二指肠溃疡;②上消化道出血,老年人发生率为中青年的3倍以上;③肝肾损害。
1.含铝制剂:铝离子可促进神经细胞老化,促使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2.西咪替丁:可引起肝脏损害,老年人大剂量使用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幻觉、妄想、精神错乱等,可改用雷尼替丁或法莫替丁。
3.治疗便秘使用过强泻药,可引起肠功能紊乱。
老年人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患感染性疾病,故使用抗菌药物的机会较多,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药物排泄缓慢,容易出现药物蓄积,在相同剂量时比中青年更容易出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1.青霉素类:①大剂量使用易发生神经毒性反应,如肌肉痉挛、抽搐、昏迷;②大剂量青霉素钠可导致血钠增高,加重心衰。
2.头孢菌素类:易引起肾脏与神经不良反应。肾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更应慎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3.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均有肾毒性与耳毒性,老年人使用有时可导致不可逆的损害,60岁以上庆大霉素肾毒性发生率高达12.5%,为60岁以下者的2倍,老年人应用氨基糖苷类应特别谨慎。
4.磺胺类:对肾有毒性,尿中易出现磺胺结晶。
5.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易导致神经与肾脏不良反应。
应耐心询问病人及家属,详细了解病史与用药情况,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与必要的辅助检查,尽可能多的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诊断。明确用药指征,制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
1.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疾病,需要同时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明确当前治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尽可能减少同时用药的种类,避免不必要的重叠,减少药物的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
2.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应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老年人治疗方法应尽量简单。
4.应选择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剂型、给药途径与方法。
5.疗程要适当,停药要及时。
6.药名、剂量、用法应醒目,包装开启应方便。
1.老年人用药剂量原则上应低于成年人,一般60岁以上者应为成年人剂量的1/2~2/3,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应为成年人剂量的1/3~1/2。
2.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人身体状况、体重、病情、肝肾功能情况决定用药剂量与间隔时间。
如有条件,对部分毒性较大的药物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便及时调整剂量,防止与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如:①心血管药物,地高辛、氨碘酮;②抗生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万古霉素等;③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④抗躁狂药物,碳酸锂等;⑤抗哮喘药物:茶碱等。
对于应用降糖药物与降脂药物的病人应定期复查血糖、血脂;使用对肝、肾、心有损害的药物者应定期监测肝、肾、心功能;对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的老人,应注意产生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