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涛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蒋红涛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经济与社会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亟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鉴于问题所在,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新形势、新课题仍有很强的解释力与改造力,文章详细论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涵,指出劳动价值论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理论指导意义。
劳动价值论;经济改革;社会公正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际形象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结构性问题: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持续下降引起的贫富差距悬殊;资本至上观念带来投资产品的价格化、符号化导致的经济泡沫以及教育、医疗等事业领域在收益导向下产生的种种异化现象,等等。究其原因,这些问题决不是简单的政策操作失误,而是有着更深层的政策价值取向和理论导向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领域亟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化解矛盾冲突,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程中提出来的关于解释私有制主导下的工人工资大大低于工人创造的价值原因的理论,马克思创造性地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找到了资本剥削劳动的根源,并指出了公有制下的按劳分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一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基所在,而劳动至上、劳动光荣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但长期以来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轻视、误解甚至歪曲,使得我们的经济行为出现了很多的偏差,轻视劳动、蔑视劳动、劳动异化的现象比比皆是。而经济现象往往能够带来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变动,经济层面的矛盾往往容易激化为政治与社会文化层面的矛盾。如何审视与对待我们当前的经济行为已经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全面把握它的主要观点,了解其重要现实意义,以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但也有个别重要观点散见于其他章节中。同时,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观点贯穿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中,所以应当从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出发来把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为了全面而深入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理论科学性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根本上来说,是论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谁创造了社会剩余劳动和谁占有了社会剩余劳动的理论。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分析了它所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因素,并且把这二因素与劳动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结合。提出人的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料是形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不创造价值,只是价值创造和形成的必要物质条件,价值是从社会角度对单个商品生产者所作出的评价,是单个商品生产者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是价值的外在转化形式,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价值的创造、实现和分配分别发生在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
(二)理论发展性
回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根据当时的实际,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揭示不同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基本矛盾。从恩格斯到列宁的对垄断价格和价值规律的新作用作了创新性的研究,再到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价值、价值规律作用问题的论述,都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商品经济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在科学技术还是生产力水平上都与资本主义初期天差地别,经济日趋全球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由此而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无人工厂、机器人和工作时间的大为缩短等现象的出现,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考、新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扩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在坚持的基础上继承、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应该建立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历史、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的深刻理解上。当前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管理职能分解出来,在出现了专门从事管理的劳动者的背景下,扩大“总体工人”内涵和外延,将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的管理劳动囊括进“总体工人”的劳动。又如在马克思时代那些看来“微不足道”的非物质产品的生产(教育劳动、科技开发)而如今变得越来越重要背景下,有必要放弃劳动只对象化于一定的物质产品的观念,树立教育劳动与科技研发的劳动也是劳动的观念。
(三)现实批判性
马克思之所以研究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剩余价值理论,主要是为了揭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如何利用资本来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秘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主要是阶级矛盾,以此来唤醒、鼓动、武装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拿起批判的武器,起来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埋葬资本主义。这是在一个社会矛盾激化的时代产生的理论,一经产生就赋予了革命的内涵。
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相比,当今运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形态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植入了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因素,但却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从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意义上来讲,贫富差距的幅度是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人类社会发生阶级分化的趋势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下没有发生改变,虽然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税收措施矫正这一自然趋势,以缩小贫富差距,另一方面则通过提高底层社会群体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从根本上缓和固有的阶级冲突,资本主义固有的弱肉强食模式在宏观调节和社会福利制度下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由于不存在一个类似民族国家功能并且超越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国际性国家体制,使得民族国家内的资本主义矛盾在国际范围内重现,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固有发展模式在强国与弱国、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关系中重演。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全球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中仍然发挥着其批判的功能。
当前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资本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对待资本文明仍然需要有批判的眼光,努力减少其负面作用,防止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各种社会异化现象: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加剧;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劳动者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生命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沦为经济动物,少数人无节制地追求财富,更多的人只是维持动物式的个人生存;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形成社会上每个人同其他人的分离和格格不入,彼此作为异己者相互对立;科学技术的异化,科技进步反而使得人的生命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造成人类不断地丧失“精神家园”和“生态家园”。
当前,我国已经到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也是为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目标在经济领域所必须的重大调整的阶段。针对当下经济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矛盾,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涵与意义仍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和思考。
第一、有利于巩固以经济公正为本质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劳动在人类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劳动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也具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最大的贡献在于其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资本剥削劳动的事实,认为人的具体劳动和物质资料是形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而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财富的唯一源泉,提出了在公有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来尊重劳动、鼓励劳动。美国学者汉娜·阿伦特在《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写道:“马克思所持的观点:首先,在近代社会,劳动本身遭遇决定性的变化;其次,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从而,劳动不仅是所有的社会价值的源泉,而且人类不管其阶级出身都要面临迟早必然要成为无产阶级的命运,不适应这样的社会变化过程的人,就被社会视为寄生虫。”因此,任何社会形态的主流价值根基都应该确立“劳动优先”的价值取向,让劳动者在整个社会中享有其创造的财富。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物质远远没有达到极大丰富,全体人民还没有达到共同富裕。应当也必须发挥资本在提升生产力发展效率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应该防范过度资本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当然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但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的思想或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来构建,难免失之偏颇。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肯定劳动在价值创造中作用的同时也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劳动优先”的价值取向不仅能够增强劳动者的凝聚力,更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力。
第二、有利于促使经济行为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升华。
人们的经济行为本身就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而经济行为动机在总体上也呈现出不平衡性,而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其提升是有过程的。贫穷落后期望富裕强大,这是常理。在人们经济行为更侧重于工具理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公权力寻租、私权力嚣张;制假贩假、走私贩私;坑蒙拐骗、恶性竞争;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冷漠、隔膜;轻视劳动、抵触劳动;拜金主义浓重,追求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潇洒生活”等等现象。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来解释就是: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加剧;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劳动者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并享受劳动,而是生命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沦为经济动物,少数人无节制地追求财富,更多的人只是维持动物式的个人生存;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异化——形成社会上每个人同其他人的分离和格格不入,彼此作为异己者相互对立;科学技术的异化——科技进步反而使得人的生命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造成人类不断地丧失“精神家园”和“生态家园”。
转型时期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相结合的经济模式。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现象在当下中国当然存在,这也是市场经济本身规律的必然产物。一些学者就此指出,转轨时期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平等、公正、和谐的人文精神。没有植根于人文精神这块沃土上的人类关怀,人只会沦为纯粹的经济动物,丧失人所应具有的一切生存意蕴。一个国家如果不能为本国的国民寻求公平和正义,将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积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模式(资本作用)功不可没。但这并不是我们改革的全部目标和终极目标,也不是每一个在这一模式下进行经济行为的人们应有目的。我们需要提升经济行为的动机:从单纯追求物质财富的冲动、单纯谋利动机升华为一种社会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感,使全民族的经济行为有一个更高尚的动机;把庸俗化的重商主义、流通致富意识升华为一种工业精神、实业精神与科技精神;把单纯重视货币资本的意识转化为一种重视人力资本的意识;把以邻为壑、损人才能利己的意识升华为一种互惠互利意识,在经济交往中升华一种经济正义精神;必须从只把自然当成劳动对象、资源对象的意识升华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体的现代环境意识,升华为生态伦理精神。翻开世界级大企业家传记,回顾其企业发展历史,都会看到金钱的动力是有限的,真正有所作为的企业家都没有在金钱面前止步,而是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推动他们不懈地前行。
经济行为的价值转换需要一定的社会、文化以及物质基础。30年改革开放已经积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60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实施和运行已经使得平等、公正、集体主义以及奉献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与哲学对话的产物、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起点。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宣传劳动创造人类、创造世界、创造财富、创造价值、劳动光荣、劳动人民伟大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资本面前不亢不卑,约束其负面作用。鼓励创造性地劳动,鼓励经济行为的奉献精神。
第三、有利于调整分配收入格局,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公正。
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与转型前相比较,中国经济增长的确空前提速,但与此同时,社会公平状况出现了不断恶化的趋势。世界银行一份报告认为,中国制度转型造成的贫富鸿沟在世界上是十分惊人的,中国的整体不平等是所有有资料国家中恶化最快的;财政部最新调查就指出,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学界也普遍认为基尼系数已经达到5%左右。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劳动收入过低、资本(产)收益过高、政府税收增长过快是其主要原因。数据显示,近10多年来,我国劳动报酬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直较低,1990—2005年,我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53.4%降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而同期营业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从21.9%增加到29.6%,其中作为劳动收入组成部分的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1年的15.3%逐年下降至2000年的12%,2005年更下降到11%。而据西蒙·库兹涅茨研究,西方国家国民收入中由物质资本所贡献的份额已从45%下降到25%,而劳动对国民收入的贡献从55%上升到75%①其重要原因在于内含人力资本的劳动对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增加的贡献较之以前大为增强,这是市场比较健全和各要素可以相互替代的情况下必然出现的结果。但这说明我国企业利润的大幅度增加不是靠技术创新、改善管理、降低成本得来的,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劳动者的低收入为代价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违背劳动价值论,出现对公共资源垄断,对社会财富掠夺,对劳动者剥削,获得大量的非法收入。另一方面是弱化劳动价值论理论指导意义,使劳动要素萎缩,非劳动收入膨胀,“按劳分配为主体”原则边缘化,出现初次分配不公平。
这样的贫富差距是与社会主义宗旨相违背的,《邓小平选集》中对改革成败有个判定,就是“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现在很多人谈贫富差距时能找出很多理由,但就是想不起来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现实层面,如此的贫富差距,人们的不满情绪就会滋长,经济增长的环境就会破坏,从而又会损害效率,进而阻碍一国的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转型之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时,将贫富差距视为改革的“洪水猛兽”,并将“实现共同富裕”定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但30年后,“洪水猛兽”已经出现。正如王绍光教授所指出的那样,“遏制分配不公的势头现在已不仅仅是个社会伦理问题,而且是危及国家政权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对一个由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经济发展固然是硬道理,社会公正也是硬道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周孝正教授认为:“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和经济发展模式,使得中国有走向‘拉美化’的危险,突破极限后就是阶级斗争和革命。”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定位劳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劳动者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当然不仅仅是从事直接体力劳动的劳动,当然还要包括教育劳动、科技创新劳动以及管理劳动等等。使得劳动成为一种光荣,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不得。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劳动的历史作用并不是否定资本的积极意义;强调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决不是否定其他非劳动要素在财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给了我们认识这一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在根本上符合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诉求,也是共产党人孜孜以求地追求共产主义社会这一政治目标的根本动力。本文的探讨也仅仅是从理论出发,来探求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价值。而我们当前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正是需要总结与反思前一阶段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究其产生问题的本源,以求在经济发展价值上重新定位,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1] 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M].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8.
[2] 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M].北京:三联书店,2007:384.
[3] 余源培.《资本论》的当代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 魏小萍.时代、语境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J].河北学刊,2009(3).
[5] 卢周来.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效率与公平[J].开放导报,2009(4).
[6] 杨作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破解收入分配不公难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4).
[7] 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5).
[8] 丁堡骏.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与当代现实[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9]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Marx’s Theory of Labor Value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Deepening Economic System Restructuring
JIANG Hong-tao
(School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China has made great economic achievements.At the same time,many problems have emerged in economic and social fields to call for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reform.In view of the problem,I believe that Marx’s theory of labor value still has very strong explanatory power and the transformation power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tasks.This article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content of Marx’s theory of labor value an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for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reforms.
theory of labor value;economic reform;justice of society
A166
:A
:1009-105X(2010)02-0005-05
2010-04-15
蒋红涛(1984-),男,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