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认同视阈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

2010-02-09 03:08张宝生
关键词:公民意识政治

张宝生

(首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北京 100048)

政治认同视阈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

张宝生

(首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北京 100048)

该研究阐述了政治认同的基本观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所面临的挑战。诸如多元文化冲击、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问题以及腐败引起的公信力下降问题等等。研究指出,加强公民教育有助于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主流意识与政治认同,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考量:应从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建构大学生自主参与机制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教育。

政治认同;大学生;公民教育

政治认同在政治学研究中经常被提及,但一直是从政治心理、政治文化视角来界定,被作为某种“归属感”[1]或“体验”[2]。笔者综合学界观点认为,所谓政治认同就是指一定政治体系中的政治主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现存政治客体(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政府运作等)的政治归属感与心理认识过程,以及参与政治的实践活动。

一般而言,公民是指具有本国国籍,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新大英百科全书》对公民身份的解释是指“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受这个国家的法律约束而在这个国家拥有相应的义务和权利。”公民教育是指培养公民参与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价值、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从而将社会成员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它包括公民道德、公民价值观、公民知识、公民参与和技能等四个主要领域。[3]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加速期。“转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也是常规历史进程中具有质变意义的阶段”[4],社会的激烈转型会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造成不良影响。据鲁东大学孙韶林教授使用认同倾向量表,选取我国普通高校的438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其中有21.8%的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摇摆不定,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表示“说不清楚”。对党领导缺乏信心的大学生也有7.43%,在对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的信念上有18.33%的大学生表示“社会问题多,没有信心”, 14.23%的学生对参与政治活动持无所谓、随大流的态度,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5]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民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6]。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面临各种危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政治稳定,对于党执政的合法性造成不良影响。本文试图从分析大学生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说明公民教育对于促进大学政治认同重要性,进而对高校如何实施公民教育作一些探讨。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面临的挑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走向进步文明。但由于我国社会转型,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致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面临挑战:“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道路还通不通”、“共产党的领导还行不行”。[7]159

1.多元文化冲击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与互动日益紧密,在伴随经济交流以及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世界范围内的跨国文化交流也日益加深,可供个人选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较以往相比更加丰富,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多元思想价值观念的出现对社会带来了双重影响:从积极的角度看,多元文化给当代大学生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文化选择余地,这对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发挥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是非常有利的;从消极角度看,“多元的文化氛围本来可以为人们增加选择机会,增添生活的色彩,但缺乏主导与主流的文化多元泛滥却反而增加了青少年道德选择的难度与文化受害的机会”[8],造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如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民主化思潮的冲击、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影响和消费主义浪潮的侵蚀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使大学生产生“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的疑惑。

2.改革开放进程出现的问题削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应有的制度信心。近些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群体性事件不断攀升;收入分配不公持续扩大,贫富差距悬殊;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公共服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上学难、买房难、看病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影响人民生活。我国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缓慢,信访难、监督难、参政难,民主化进程同大学生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学生对社会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社会问题非常敏感,当政府对这些问题解决不利时,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被消解,致使大学生产生社会主义道路还通不通的疑惑,如前文问卷调查显示,21.8%的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摇摆不定,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表示“说不清楚”,有10.44%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心存疑虑。[5]这影响了他们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

3.政治腐败蔓延,对党和政府公信力形成挑战。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 (Ecton)有句名言:“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当前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变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行贿受贿,为自己、他人或其它小团体谋取利益,重庆涉黑腐败案件触目尽心。

政治腐败的危害深重: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耗费;影响社会风气,社会世风日下,社会将失去可以衡量是非的标准;导致政治信仰的危机。政治腐败降低了政府的诚信度、损坏了党在大学生心中的形象,削弱了党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产生了共产党的领导还行不行的疑惑。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在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中,大学生对干部以权谋私不满的最多,其比例达到了46.19%,有 28%的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反腐举措失去了信心,甚至片面地把社会主义看作一团黑,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和动摇。[5]

二、大学生公民教育促进政治认同

大学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大学生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如何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呢?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培养民众所谓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公民教育实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次提出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公民。[7]323

1.公民教育是发达国家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重要经验。现代公民的存在是现代民主政治存在的前提条件,为增强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提升民族认同的凝聚力,发达国家往往都大力加强公民教育。例如,法国学校的德育工作始终以培养公民责任感的公民教育为重点,突出公民权利,从小学开始有关于民主和权利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国人精神;美国20世纪80年就在各高校纷纷选修“法制课”或“公民学教育课程”,立足于宪法,传授学生控制行政能力、行政权力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具备宪政条件下公民的基本价值、理念和能力,培养全体公民的美国精神。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在学校设立公民伦理课程,注重灌输热爱自由、真理与正义,尊重基本人权,接受民主生活方式,珍视对种族和宗教的容忍等各种信念。[9]

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我们,我国应重视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并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公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输送大批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加强公民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要求“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而这些决议精神其实质是要求大学生认同我们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通过公民教育让大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国情,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了解公民个体同国家、社会的关系,认清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并能在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时知道如何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只有让大学生明确这些现实政治制度,才能使他们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政治行为,达到有效的政治参与,从而促进大学生对我国基本制度的认同。

3.加强公民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的方式和渠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关系中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大学生是我国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是从历史上看,传统文化中的权威崇拜、明哲保身、逆来顺受等落后意识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很深,必然遏止大学生政治主体意识的生成,影响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从现实看,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完善,在实际运行中存在问题,导致部分大学生政治兴趣缺乏,政治情感冷漠,如果这一状况长期持续下去,势必导致其社会责任感、政治责任感愈加缺失。通过大学生公民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摒弃“政治边际人”的附庸意识,使他们具有参与民主政治生活所需要的政治文化观念,强化其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精神,使他们在国家政策法律的制定过程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监督公共权力的运行。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考量

关于如何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学界提出许多具体的对策,如加强课程的公民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公民教育评估体系等,[10]笔者在综合已有成果,提出以下三点对策:

1.培养大学生自觉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其内涵包括平等意识、独立人格、公共精神、自主理性等等。公民意识的确立和培养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其一,从高校内部而言,教育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两课”要承担起公民教育的任务,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要从学科建设到学生日常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其二,要有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需要政治、法律等宏观制度保障、教育体制改革和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支持,如果违法乱纪者得不到严惩、民主法制建设得不到落实、社会风气得不到有效纠正、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得不到制止,系统的学校公民教育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2.提升大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形成了公民意识,还处于公民教育的“务虚”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公民教育走向“务实”, 即如何实现大学生走出校园, 成为“社会人”后, 真正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实践是锻炼和提升公民行为能力的有效途径。要丰富大学生课外时间以及节假日的主题教育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而又有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如我们可以倡导学生做义工、参与公益事业、开展环保活动、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等形式来实现对社会的服务, 增强社会责任感。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适当的社会服务活动有助于学生发展‘移情作用’,‘利他主义和自尊自重的观念’,还常常对学生的学习动机,选择职业的能力以及消除傲慢自负的态度,增加社会责任心都有积极影响。”[11]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大学生公民行为能力的教育活动一定要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为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良好的渠道和支持保障机制,不断拓展大学生公民教育平台的辐射力。

3.建构大学生自我参与公民教育的主体机制。大学生的自我参与,是进行公民教育十分有效的手段,学生社团和学生正式(非正式)组织是大学生的“三自”组织,也是培养大学生民主、自治、权利、责任等公民素质的场所。高校要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从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参与公民教育的主体机制。这一主体机制相对于系统的社会公民教育而言,一方面能大大增强大学生参与公民教育的亲身体验感,使大学生对公民权利和责任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另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及早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任务,有利于大学生掌握社会参与的办法和技巧,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发展公民技能。

[1] 吕元礼.克服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危机[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9(5):29-31.

[2] 邱柏生.浅析我国政治心理学研究的现状[J].复旦学报,1996(4):8-9.

[3] 叶飞.公民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2008(5):122.

[4] 丁志刚.全球化对我国政治价值的挑战与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 孙韶林.大学生德育[M].烟台:鲁东大学出版社,2005.

[6]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上册)[R].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9.

[8] 张朝明.大学生的文化辨析能力[J].高教研究,2005(34):23.

[9] 赵晖.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2003(9):94.

[10] 罗洁.公民教育:德育发展的前瞻性探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 杜丽.美国公民文化视角下我国公民文化的培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12-113.

The Civic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under theThreshold of Political Identity

ZHANG Baosheng

(PoliticalScienceandLawSchoolofCapitalNormal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basic concepts of political identity, and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in front of current undergraduates, such as multi-cultural impact during the reform, the issues presented with opening-up and the decline in credibility due to corruption and so on. The author finds that civic education can promote and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political identity in undergraduates.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civic education should be enhanced from rising students’ civic awareness, civic capacity, and building students’ self-involved mechanisms.

political identity; undergraduates; civic education

(责任编辑毛红霞)

2010-03-10

国家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DEA090275)阶段成果

张宝生(1977- ),男,山东德州人,讲师,博士,和谐德育总课题组学术秘书。

G641

A

1671-2714(2010)04-0112-04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政治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