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群龙
(浙江树人大学科研处,浙江杭州310015)
家政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在整个社会时代大背景下,家政学学科在不同的时代体现了不同的特征。
工业革命时代,由于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富裕阶层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了客观需要。家政学被作为一门以家庭日常生活的管理为内容,向女性传授有关衣、食、住、行等生活技能的应用性学科。如美国、日本早期阶段的家政学以及我国最早设立家政系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主要研究的都是家庭生活的技能,从学校课程设置上看,主要开设烹调、缝纫、育儿、居室装修、家庭园艺和学校膳食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和指导课程。可见,家政学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就一直是把“家庭生活”作为其研究对象,学科研究范畴更多关注的是家庭生活的客观层面,从实际操作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传授家庭个体成员相应的生活技术。应当说,家政学的这种“实用主义”倾向,对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发挥了其特有的功能。然而,这种以家庭女性为主体、研究范畴仅仅局限在家庭日常生活的技能培训领域,以满足物质生活需求为内容的传统家政学难以顺应时代的潮流。工业革命后,随着家政学科的发展,各国家政学者在家政学的研究主体、研究领域等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从原先以女性为唯一主体,转而面向男女为共同主体,从原先单一的研究如何操持家务为内容,开始涉及家庭精神生活领域等等。然而,这些调整并未超越家庭生活的客观层面视域,家政学的内涵和外延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生活内容不断充实、生活方式选择趋于多样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另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对自然的获取性越来越强烈,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以上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家庭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层面去把握家庭生活的规律,形成一个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良性运营的家庭外部环境和建构一个健康发展的家庭内部环境。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内外的交往日益频繁,家庭生活社会化程度不断地强化,必须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当代家庭内外人际关系的特点、实质等等。[1]现代社会生活世界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促使家政学关注的层面实现相应地转移。各国学者重新认识了家政学的内涵和外延,如美国家政学的研究、教育、宣传、推广和普及工作,开始朝着新的领域拓展(如人类学、环境学等领域)。日本家政学会家政概论研究委员会在1970年的文件中也提出:“家政学适宜家庭为中心,也涉及与之关系紧密的社会事物、现象,并包括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人和物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促进家庭生活提高的同时,探讨人类的开发,为增进人类幸福作贡献的家政的综合学科。”我国也对家政学有了新的认识,学者冯觉新认为:“家政学是以整体的家政生活为对象,从家人关系,家庭与社会关系中讨论改善家庭生活、提高家庭成员素质的知识和技巧的一门学问。”不难发现,现代家政学开始以“关系性思维”的角度出发,研究人与人、人与物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层面,从人类的整体性发展和生命的完整性需求进一步研究家庭生活,更多地涉及人的精神价值、人的主体性在家庭生活中实现的重要性。
现代家政学从关注家庭生活的客观方面,研究实际操作和技术层面逐渐过渡到开始关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人类的整体性发展和生命的完整性需求进一步理解家庭生活,开始涉及人的精神价值或者人自我实现价值的层面,这种转向是具有时代特征的。“我们总是生活在某个‘现在’之中,这个‘现在’的过去和未来是完成现在活动的领域的延伸,而这个‘现在’是新生事物出现的场景,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带来新的天空和新的天地,而它的社会性恰恰就是我们的心智结构”。[2]家庭生活功能的日趋多样性、营造和构建良好的家庭内外部环境、处理复杂的家庭内外人际关系等等,更加突现了人的心智、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的重要性。正如吉登斯所说:“人们对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即便这种知识已尽可能地得到了经验的证实)了解得越多,就越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命运,是一个假命题。”[3]也就是说,“支配性”的知识在指导人们的实践中会产生未预期的后果,这是由知识重新进入到所指涉的对象之中,从而又改变了它所指涉的对象所引起的。不可否认的是,人的主体性、精神价值在家庭生活中的实现必然是以实践操作和技术层面等直接传授给家庭个体成员的“支配性”知识的运用为前提的,否则就无从谈起。因此,家庭生活的客观方面与人的思维方式、思维理念等能动性基质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家政学必须关注的。我们可以在“互构”视角的框架下分析这种关系的实质。
所谓互构“是我们对参与互构主体间的关系的本质刻画,即指社会关系主体之间的相互建塑与型构的关系”。[4]从这个概念出发,具体到家庭生活中,便是家庭制度、规则等客观性层面与“人”的思维理念、思维方式等能动性基质进行互构。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家庭生活理解成一种动态的实践过程,在“互构”的框架内考察这种动态的实践过程,主要涵盖三点:第一,家庭生活是受到家庭制度、规则等结构性因素制约的。第二,家庭个体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第三,家庭生活是动态的、流动的而不是静态的。“互构”所强调的是平衡看待家庭制度、规则等结构性因素与“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均衡考虑两者的相互作用,关注的是它们之间动态的构建过程。我们可以借助孙立平对实践状态的社会现象的分析方法来理解这种动态的构建过程,他把实践状态的社会现象分为四个环节,即过程、逻辑、机制、技术。这四个环节是通过动态的实践联系起来的,是实践参与者能动发挥作用的过程,而这种能动的作用,是塑造实践逻辑的一个重要因素。[5]在这个动态的实践过程中,客观性因素和主体能动性进行互构,在最初的机制环境下,通过对事件性过程的把握,运用相应的技术和策略,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形成一种内化于心的实践逻辑,这种“自动进行下去的力量”又对原来的机制发挥作用。同样,在动态的家庭生活过程中,通过对家庭制度、结构等客观层面的理解及生活技术的运用,依靠人的能动作用所形成的实践逻辑,是一种内化于人们思想领域的生活理念原则,它为人们把握家庭生活及其问题进行引导,是一种生成机制,大于静态的制度或结构。
因此,现代家政学的这种“关系性”转向,最根本的就是把家政学理解为一门实践的学科,充分考虑到家庭个体成员作为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创造性等能力。正如吉登斯所说,个体在日常行为中拥有着“本可以别样方式为之”的能力,也就是说具有转换能力或建构能力。通过对这种个体建构能力的培养,把处理家庭生活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内化于主体内心深处,这样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衍生出处理各种问题的技术与方法。
“家政学作为人文社科的一个学科分支,对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基于人文社科发展的整体平台,具有时代性。因此,家政学科的研究对象虽然有一致性,但在不同的时代,认识是不同的,特别是在研究范畴的应用上,显现了各具特征的组合和侧重”。[6]社会生活世界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变化,向家政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家政学能否回应时代变化的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实践的要求,关系着整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因此,现代家政学学科研究范畴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
通过以上对现代家政学“关系性”特征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家庭制度、规则等结构性因素和“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在社会生活中是实际存在的,既不可简单否认,又不可把两者对立起来。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这些因素是通过“人”的行动而动态地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一方面,社会本身是存在结构的,这些结构通过制度关系和规则限制,也就是说,家庭个体成员在家庭生活中是受到原有的结构而制约自己的行动的,必须通过实际操作和具体应用层面的研究,掌握相应的生活技术知识;另一方面,“人们不仅以其自觉性认识原有社会结构、调整自己行为,而且按照自己在行动中不断产生的新要求来调整行为规则和社会制度,进而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社会结构从客观上的制约地位转入主观的创造过程中。社会结构由此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创造性两种品格,并且这两种品格是融会而存在的,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社会层面上,而且也存在于社会个人的思想意识中”。[7]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现代家政学学科研究范畴应当涵盖以下几个领域:
第一,家庭生活环境。是指家庭生活的客观层面,主要包括物质生活环境和精神生活环境。不同社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生活环境体现出来的特征和内容必然不同,人们对家庭生活的要求也不同。衣、食、住等方面的物质生活领域和子女教育、家庭文化、家庭礼仪等方面的精神生活领域必然要求人们掌握适应社会变迁的生活技术。以家庭生活环境变化为切入点,从相近应用学科如营养学、烹调学;服装材料、服装保养、服装美学;住宅学、住宅设计研究;儿童学、儿童保健研究,儿童成长研究等等提取适合家庭生活的具体知识层面,是现代家政学学科研究的宏观领域。
第二,家庭个体成员。家庭成员是生活的实践者,又是思维主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己周围的生活现象以及不可分割的社会现象的直接观察和感受,能形成种种对家庭生活的的认知和观念”。[6]从“人”所具有的认知能力和建构能力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家庭个体成员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和行为(如角色意识、角色转换等),考察“人”是如何建构自我,把握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个自我创造和修改角色的积极主体的,是现代家政学学科研究的微观领域。
第三,家庭生活过程。家庭生活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如营造和构建家庭内外部环境、处理复杂的家庭内外人际关系等等。通过对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考察,以及对生活过程发生的机制环境、技术策略等因素的把握,使家庭生活丰富化、合理化、科学化是现代家政学学科研究的实践领域。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其学科研究范畴必须随着学科的发展以及时代的变迁而做出适应性调整。中国社会现处于转型的加速期,生活世界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对家政学学科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我们必须始终以时代变化作为认识学科、研究学科的基础,真正地使现代家政学学科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周海乐.家政学导论[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196 -202.
[2]米德.现在的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
[3]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35-39.
[4]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社会学研究,2005(1):20-22.
[5]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的提出——对社会学学术传统的审视和快速转型期经验现实的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4):29-30.
[6]朱红缨.家政学学科理论探索[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5):82-85.
[7]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