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瑞金,张新芳
湖北民族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湖北 恩施 445000)
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是成年时期最多见的眶内原发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占眼眶肿瘤的14.5%~21.3%[1]。按解剖部位,分为肌锥外及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二类。临床上常常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选取合适的手术进路,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最常用的手术进路是结膜入路。常规结膜入路往往切开穹窿结膜,但对于瘤体大于1.5 cm时则不适合[2],我们将该方式加以改良,治疗1例球后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 因“发现右眼前突并视物不清8年”到我科就诊,门诊以“右眼眶新生物?”收入院。患者既往有左手手腕脂肪瘤手术史,否认其他系统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检查,视力:右眼,指数/眼前60 cm(矫不应);左眼:1.2。右眼球向前突出,眼睑闭合不全。眼肌功能检查发现,眼球外转轻度受限。眼底检查见右眼视盘边界模糊,色苍白,视盘水平线以上网膜呈青灰色,下半网膜呈橘红色,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测突眼度,右眼:21.0 mm,左眼:11.0 mm,眶距:96.0 mm。眼压(NCT),右眼:12.0 mmHg,左眼:14.0 mmHg。眼眶彩超检查:右眼球后可探及一大小26 mm×20 mm混合回声,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及强回声。CDFI:混合回声内部及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RI=0.86。眼眶CT扫描结果:右眼眶内眼球后外上方有33 mm×28 mm大小的类圆形密度影,密度不均匀,CT值16~55HU,边缘不甚规则,界限清楚,右侧眼球向前突出,眼环壁完整,眼球内密度均匀,右眼内直肌、外直肌稍受压。右侧视神经解剖结构不清楚,周围骨质未见明显吸收、破坏,肿瘤与眶尖部存在一个三角形的透明区。眼眶MRI检查显示:右侧眼眶肌锥内见一边缘完整类圆形软组织信号影,其内见小片状类圆形低信号影,其大小约32 mm×28 mm×27 mm。视神经向上方推移,眶尖脂肪间隙存在。MRI增强扫描见:右眼眶内病灶明显强化,边缘清晰,其内见片状及点状无强化低信号影(图1)。综合以上特征,诊断为右眼眶内血管瘤(肌锥内型)伴眼球受压。
图1 右眼眶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MRI
入院后在全麻下施行肿瘤摘除术。以3:00~9:00沿角膜缘半环形剪开球结膜,3:00及9:00放射状剪开球结膜直达泪阜、外眦部,外眦角水平切开1 cm深及骨膜;结膜下钝性分离至球后,游离出下直肌并剪断止端(两断端已做好预置牵引缝线);钝性分离球后组织,充分暴露球后视野范围,小指探入球后,可触及约拇指大小柔软肿块,发现肿块位于眼球后上方,以较大的勺形剥离子钝性分离肿块与周围组织,将肿块充分游离后,缓慢滚动式掏出瘤体;然后用少许明胶海棉填塞于球后,复位缝合下直肌及球结膜,分层缝合外眦切口。术毕,绷带加压包扎术眼48 h。术后右眼轻度内陷,术后一月复查,右眼视力0.25,眼底检查见原视盘水平线以上网膜青灰色恢复为淡红色。
瘤体病理检查:肉眼见瘤体近似球形,暗红色,表面光滑似桑葚状,有完整包膜,大小约35 mm×27 mm×26 mm。镜检示海绵状血管瘤。
讨论海绵状血管瘤以中年人多见,无痛性、渐进性突眼为其典型临床表现。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肿瘤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对骨质有无浸润等与手术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对该患者的诊治,有如下体会:
(1)诊断 彩超声像图不典型,海绵状血管瘤独特的声像图:病变呈圆形或椭圆形有肿瘤晕,边界清楚,圆滑。内回声多而强,且分布均匀,中等度声衰减[1]。进一步行眼眶CT及MRI检查,高度提示为海绵状血管瘤,且清晰地显示瘤体与周围组织,特别是与视神经的关系,并可与视神经胶质瘤、视神经脑膜瘤、眶内转移瘤等占位病变鉴别诊断。
(2)手术方式选择 肌锥内海绵状血管瘤最常用的手术进路是外侧开眶或前路开眶入路[1],也有的采取穹窿结膜切口入路[1],但这两种方式术中出血多、对周围组织损伤大、手术耗时长,且术后反应重、恢复慢。故我们将常规结膜入路加以改良,选择角膜缘球结膜切口入路结合外眦开大术式,术野暴露充分,对眼球、眼外肌、视神经的损伤轻,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恢复快。
通过该例手术,我们体会到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具有很强的可挤压性,即使瘤体很大,也可以将其充分游离后,向远离眼球的方向用力压扁缓慢滚动式掏出瘤体,而不必穿刺肿瘤穿破囊膜、放出血液使肿瘤萎缩后摘除,如肿瘤萎缩过小可能无法完整摘除瘤体。
[1] 宋国祥.眼眶病学[M].北京:人民卫出版社,1999:135-142.
[2] 周雷,肖利华,鲁小中,等.眼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进路的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4,12(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