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挤兑两年后分析北岩银行危机原因及启示

2010-01-19 09:35林跃武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危机英国

林跃武

遭挤兑两年后分析北岩银行危机原因及启示

Reason and Revelation for Northern Rock Bank Crisis

林跃武

编者按:英国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 plc,亦称诺森罗克银行,以下简称“北岩银行")一直是英国东北部地区两家富时指数100(FTSE 100)公司之一,是英国国内的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2007年9月14日、15日和17日,北岩银行发生了挤兑事件,这是自1866年以来英国的银行首次出现挤兑,也是“次级债风波”影响欧洲金融业的标志性事件。

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学习组成员一行于2009年11月至12月在牛津大学、英国金融监管局、伦敦金融城及各种金融机构先后听取了数十位专家、教授有关金融中心建设的历史现状与发展、金融监管的模式、各种金融机构运行、金融危机起源与防范和金融市场的概况等讲座。专家们分析了有关北岩银行在2007年9月遭挤兑案例的相关原因及事后英国监管部门所采取的监管完善措施,使学习组成员深受启发,由此开展了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金融监管的思考。

一、北岩银行遭挤兑的原因分析

(一)“次贷风波”是北岩银行遭挤兑的外部环境因素

北岩银行作为一个资产负债率低、发展迅速、被英国人视作好银行的金融企业却在英国遭到了挤兑,外部原因在于“次贷风波”引发了市场担忧。尽管北岩银行在美国次级债券市场上的投资并不多,仅占其全部资产的0.24%,大约为2.75亿英镑,其中2亿英镑投资在美国的债务抵押债券,0.75亿英磅投资于房产抵押担保证券。但是,受美国“次贷风波”的影响,英国房地产市场也开始了深度调整,英国HBOS房屋价格指数从2007年7月开始下降,英国银行业贷款违约率随之上升,银行房贷业务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北岩银行是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其2007年上半年新增抵押贷款额排名英国第一,拥有大约150万储户,向80万购房者提供房贷,业务重心向房贷市场的较大倾斜使得北岩银行被市场普遍认为是受“次贷风波”影响最大的英国金融机构。

(二)监管的缺失和市场失灵是导致北岩银行遭挤兑的重要外部因素

1.金融稳定的三边制度框架没有完善。按当时英国金融监管法规,涉及金融监管的有英国财政部、英格兰银行和英国金融监管局三个部门,且在英格兰银行设立了三方常设委员会,但三边制度框架没有完善,主要存在这些问题:一是缺乏对三方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作用与职责的详细法律规定。尽管三方签署了金融稳定的谅解备忘录,然而这个备忘录条款过于粗糙。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三方很难及时、紧密地合作。二是缺乏对金融危机有序处理的制度安排。当北岩银行遭受挤兑时,英国金融管理三巨头反应迟钝。如果在危机初现时刻,三方就采取迅速一致的有效手段来处理,那么北岩银行也不至于连续多天被挤兑。

2.英国金融监管当局没有履行足够的监管责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放松金融管制,金融机构杠杆比率不断上升,金融的产品不断增加,金融机构过度冒险,监管部门却没有及时防控,造成风险不断累积。英国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坚持以原则为基础的监管方法,保持中立的监管态度。

笔者认为在北岩银行遭挤兑事件中,英国金融监管当局的失职至少有:(1)没有配置足够的资源去监督管理那些业务影响大、经营模式特殊的金融机构。北岩银行遭挤兑后监管部门才紧急增加280名监管员对重点金融机构监管。(2)监管部门没有把好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资格审查关。北岩银行董事会制定快速的银行发展战略,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冒进的风险行为,这与首席执行官的经营思想、风险偏好直接相关。而英国金融监管局却没有及时预警,在这方面的失职显而易见。(3)英国金融监管局虽然认为北岩银行是有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但没有对该行采取持续的监管行动。

3.英格兰银行在评估金融风险及应对危机反应中没有尽到最大职责。从此次北岩银行危机来看,英格兰银行至少在下面几点没有尽到最大职责:一是英格兰银行没有对英国面临的系统金融风险状态作出理性的评价。对于像北岩银行那样的业务经营模式,作为中央银行的英格兰银行并没有警示。相反,直到2007年4月份,英格兰银行在其关于系统金融风险的评估报告中,依然对英国金融体系表达过分乐观的观点。二是英格兰银行没有灵活地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其流动性信贷所要求的抵押条件过于严格。虽然英格兰银行已经决定在2007年9月14日向北岩银行提供资金援助,可银行依然被挤兑。所以,为了维护金融稳定,中央银行在特殊时期,必须采取特殊的策略,扩大可以接受的合格抵押品,甚至采取信用贷款的方式。三是,在提供最后贷款人紧急援助决策时,英格兰银行过于保守。其理由是,最后贷款人作为一种公共安全网,对金融机构提供援助会产生道德风险,如果这样做的话,金融机构会采取更加冒风险的业务经营,最终使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更大。

4.英国存款保险体系没有发挥作用。1997年英国建立了英国特色的金融服务补偿计划,在应对小型机构倒闭时,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在北岩银行危机爆发后,这个计划几乎失灵。这是由其内在的缺陷所决定的,主要体现在:一是存款保险赔付限额偏低。根据英国当时的法规,如果银行倒闭,存款人账户2000英镑内全额赔付(目前已改为5万英镑以内全额赔付),2000英镑至35000英镑,则只赔付90%,超过35000英镑以外的则只能按照公司破产法的规定,等待金融机构破产处理财产后的分割清偿。一般情况下,由于金融机构破产往往就是资不抵债,所以存款人在35000英镑以外的存款也就血本无回。由此计算,当时英国银行破产后,存款人得到的最大赔付为31700英镑。这就是北岩银行会被挤兑的一个制度原因。二是存款赔付时间偏长。按照现行英国法律与制度,如果银行倒闭,那么存款人取回自己资金——最高限额赔付款的时间最少需要6个月,最长可达2年。这样极大损害了存款人利益,降低了存款保险的保障功能,也促使了存款人挤兑银行。三是存款保险保障能力低。英国目前采取事后征收模式,即当危机爆发后,才对金融体系征收保费,以作为对破产银行被保险存款人的存款理赔支付;因而其理赔能力有限。如果遇到大型银行机构倒闭,该计划无力进行存款理赔。

(三)自身经营管理的一系列失误是北岩银行遭挤兑的内在因素

1.风险偏好过强导致危机发生的可能。北岩银行近年来的高盈利、快发展建立在风险偏好较强的基础之上。偏爱风险的经营理念体现在资产负债结构和产品设计两个方面。从资产负债结构看,北岩银行的债务比近年来不断增加,而存款占资产的比率却连续下降,其5年几何增长率均为-15%左右,总资本比率也从2003年的14.30%降至2006年的11.60%,高速增长的债务存量以及存款相对的增长缓慢意味着北岩银行的发展并不平衡,存在过度放贷的倾向。从产品设计看,北岩银行用高风险的优惠按揭产品过度开发市场。其按揭类型相当细化包括组合按揭、固定利率按揭、可变按揭、终生按揭和出租按揭等等,并使用激进的低优惠利率和高住房抵押比例。过强的风险偏好使“次贷危机”环境之下北岩银行更容易遭遇信任危机。

2.过度依赖批发市场短期融资造成流动性困境。为实现高速增长,北岩银行从批发市场上大量拆入资金,并于2004年引入了“资产担保债券”,即银行本身持有资产并据此发行资产担保债券。这样银行不再将贷款全程持有到期,而是将贷款卖给投资者:通过将抵押贷款打包,并将打包的抵押贷款作为进一步融资的抵押物——即“资产证券化”,从投资者手中筹集资金。这样虽可以使银行在获得市场融资的同时仍可享受较高的贷款收益,但也加大了银行自身的风险暴露。从北岩银行2007年8月末资金来源来看,近50%来自资产证券化,大大高于英国银行平均7%的证券化融资率,平均期限3.5年,其中10%来自资产担保债券,平均期限7年;批发市场拆入资金占23%,其中近一半资金的期限不足1年,而来自零售存款的资金只占总负债的27%。

北岩银行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在挤兑危机发生前就长期存在,2002年下半年和2003年上半年其现金流增长都低于-20%,2005年下半年这一数字甚至到了-611%,2006年则为-88%,而2007年上半年则为-43%。与此同时,200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也从此前的20%左右降为-11.11%,充分显示了短期流动性的匮乏。随着“次贷危机”在欧美地区引发的“信贷紧缩”和同业对借贷的谨慎,北岩银行在批发市场上获得资金的难度不断增加,这种融资困难直接成为挤兑危机发生的导火索。

3.资产负债的利率缺口影响了利润的增长。批发市场和住房贷款市场不同的定价机制,加大了北岩银行的利率缺口。无论是批发市场借入还是住房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它们都是依据市场上3个月的利率来定价的;而北岩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则是按照英格兰银行的基准利率来发放,这种不同的定价方式在货币市场利率随着资金的紧张而高于基准利率时会造成银行损失。资产负债利率缺口的扩大以及因流动性不足导致的贷款业务放缓都降低了银行经营的收益,而引起储户挤兑的直接原因也许就是北岩银行预期收益的下降。尽管2007年上半年北岩银行在抵押贷款市场上的份额大幅增加,从2006年上半年14.5%到下半年18.9%,总资产也比一年前增长了28%,但利润并没有上升,2007年上半年,北岩银行的税前利润不足3亿英镑,几乎与上年同期没什么变化。资产大幅增加,而盈利不增,说明银行的经营收益下降。在2007年9月14日,北岩银行又发出盈利预警,指出利率的升势出乎预料,信贷萎缩问题导致资产增长放缓,预计2007年的税前利润将比预计低20%左右,这一消息的公布也直接引发了当日大范围的储户挤兑。

4.管理层对危机的发现和应对能力不足加剧了事件的恶化。北岩银行管理层在挤兑危机过程表现出较低的危机发现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在挤兑发生之前,北岩银行就长期面临流动性不足,而且敏感性的企业盈利能力小幅下降也没能引起管理层的重视,这种对潜在风险的忽视使北岩银行失去了避免挤兑发生的契机。在危机发生之后,北岩银行管理层用资金营运故障等借口解释流动性严重缺失状况,且在资金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实施了部分派息计划。应对能力的不足引发了市场更大的担忧,进而造成了挤兑的二次发生,明显的管理失当迫使北岩银行董事会主席引咎辞职。

(四)处置过程不当加重了挤兑危机

北岩银行挤兑危机中,英国监管当局旨在救助的政策宣告导致了危机的恶化。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英格兰银行和财政部三家监管机构发布“最后贷款人”信件的方式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担忧。2007年9月14日的联合声明一方面声称“北岩银行资质良好”,另一方面又郑重许诺“将提供流动性支持”,这种政策宣告的内部矛盾很容易引发市场对北岩银行融资困难的过度忧虑。而在挤兑发生后,政府起初无意提供大量资金来拯救北岩银行,市场对此的失望引发了更多的储户加入到挤兑队伍之中,而在宣布由政府对存款全额担保后,挤兑队伍才消失。

二、北岩银行的挤兑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北岩银行的案例告诉我们,商业银行的经营要注重流动性管理,银行经营的任何失败因素最终反映在流动性的不足上,而资产负债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匹配、银行树立良好的风险偏好及与银行经营特点相一致的风险管理方法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1.加强存款管理,优化负债结构。北岩银行的经营困难首先表现为负债与资产的不匹配性,大量从金融市场中借入的短期资金被用作长期的按揭贷款,而稳定性较强的零售存款占比太低,导致金融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影响到银行资金的正常周转,出现典型的流动性困境。中资银行应牢固树立存款第一、存款立行的思想,并使之深入到每个管理者的脑海,作为行动的指南。同时,在优化负债结构的过程中,实现负债的期限结构合理化,既保持负债与资产的期限合理匹配,又尽可能降低筹资成本。

2.增强防范意识,构建预警预案系统。北岩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对风险识别、应对的迟钝,导致最好救助时机的错过和放任各种风险的积累,最终酿成苦果。中国的商业银行要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及时收集各方面信息,识别、分析、评估内外部各种风险因素,找出风险形成的原因,跟踪和预测风险演变趋势,并建立应对紧急预案,采取超前性控制对策,将潜在风险提前化解。要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和落实全过程的内控制度,环环相扣,科学合理,强化银行素质和抗风险能力。

3.控制风险偏好,增强客户信任。“次贷风波”和北岩银行挤兑危机都与风险过度使用密切相关,商业银行要坚持稳健经营的理念,确定合理的存贷比例,确保适度的经营规模,同时适当回避高风险区域,开拓低风险业务领域,稳健开展银行业务,正确处理好业务拓展与加强风险管理的关系,强化风险管理,实现银行的长期稳健发展,赢得社会和客户的信任。

4.关注宏观政策变化,主动防范信贷风险。宏观政策的走向决定了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趋向,也决定了资产价格的变化、贷款客户经营的安全性和社会公众对经济的预期,最终将影响银行的经营成果。要注意贷款发放的均衡性和逆周期性,尤其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的审查力度,控制信贷发放节奏,切实防止信贷风险。

5.推动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这次全球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尤其是那些次级贷款的证券化资产。然而,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贷款的证券化作为重要的金融创新产品一直被人们所称道,以致人们忽视了其存在的风险。在英国,不少银行和抵押贷款机构通过发放房贷——房贷的资产证券化——再发放房贷的方式来经营,但是,当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增加时,投资者也就对银行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失去兴趣,以此来经营的银行或抵押贷款机构也就会出现流动性的危机。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还处于初期,要正确处理好创新与加强风险管理的关系。对于创新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要密切关注。

三、北岩银行遭挤兑案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前二十年金融自由化的实质在于各国政府放宽甚至解除本国对金融活动的高度管制,包括业务范围、业务方式、利率、佣金和资金跨境流动等。但此次危机造成的金融乃至经济危机促使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过去金融自由化的思想,转变到适度的监管和国家干预的轨道上来。监管过松会导致风险的产生、银行的损失以致危机出现,而监管过度会导致金融机构的搬迁以及成本的上升,所以强化监管要衡量监管成本与监管收益的大小,根据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原则确定。这次金融危机尽管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冲击没有西方国家大,但我们要防患未然,在危机中学习、提高,完善我们的监管理念。

1.坚持审慎性监管原则,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根据英国在这次危机中的教训,我国的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要坚持审慎性、前瞻性的监管策略,信贷、证券和金融衍生品的创新必须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各种投资者的风险意识、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金融监管部门首要的职责是确保金融机构与人员的行为符合审慎性要求。对于金融机构超常规的业务模式,监管部门需要密切关注,必要时需要采取现场调查、监管。而随着国内金融机构间业务联系的逐渐紧密、大型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和跨国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使得防范金融部门之间风险的交叉传染、控制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尤为重要。这需要监管者时刻保持系统性风险意识,注意单个或部分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在不断放大的杠杆比率情况下蕴藏的巨大风险。

2.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积极维护金融稳定为及时、有效地处理金融机构的潜在危机,必须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目标、业务常常会有所交叉,并相互补充,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各有优势和侧重,需要进行长期密切的配合。英国实行的是金融统一监管体制,通过北岩银行挤兑危机的冲击后英国官方更加坚信了这一点,在新修改发布的有关金融监管法案中也体现了这一精神。为统一监管步调、统一监管口径、提高监管效率,我国在监管体制上也值得进一步研究。鉴于目前我国实行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以下简称“三会”)要重点加强对新业务规则制定协调,避免交叉性业务重复监管,对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外资金融机构等具有集团形式的金融机构要形成监管合力;同时“三会”要建立与人民银行之间的协调机制,对银行业危机、金融突发事件处置、金融稳定与风险预警、信息共享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要制定紧急援助规则,保证金融运行的稳定。在金融监管方式中,预防性的管理要比事后救助效果更好,也是最有效的安全措施;存款保险制度则是一种辅助性的稳定器,而中央银行对发生危机的银行提供紧急援助,是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监管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后,仍然会有金融机构不能满足监管要求或出现流动性问题,为保护存款人和债权人利益,防止风险扩散,监管部门有必要进行干预:由中央银行提供低利贷款;由一个或更多的大型银行提供支援或托管;在极端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可对难以用一般方式救活的金融机构进行接管,由此来确保整个金融系统运作的正常、稳定。

3.明确金融业危机处理机制,完善各种处理的具体措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及各国在危机中对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理方式和结果提醒我们有必要及时建立起金融业的危机处理机制,并对现有的各种措施进行梳理与修正,以应对以后各种金融海啸的袭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结合英国的教训与体会,有必要对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改革最后贷款人制度。在全球,最后贷款人的职责都是由中央银行承担的,目的是通过中央银行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使陷入困境的银行走出困境。我国在以往案例的处理中也是这样做的,但具体如何操作却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二是改革银行接管、托管制度。对危机银行的接管是指金融监管部门依法对陷入危机的银行通过成立接管组织强行介入,行使经营管理权,防止其资产和业务进一步恶化,以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利益,恢复银行经营能力的法律行为,它是对出现困难、濒临破产的银行采取的一种挽救措施。我国在对海南发展银行、中农信、德龙系金融机构、金信信托等危机机构的处置过程中都由监管机构指定成立专门组织进行托管、接管、处置,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经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后,有必要对原有的办法进行修订,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发布,以便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此外,从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的效率来看,对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立法形式要求它们按上一年存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存款挤兑准备金、自行管理、专项使用;对中小型金融机构要实施强制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并由人民银行的省级中心支行统一归集资金、统一使用、统一管理,以确保存款人的利益,强化民众的安全预期。

4.稳妥处置金融风险,增强社会与公众信心。金融业具有风险传染的特性,金融风险处置必须考虑到公众的敏感性以及信号效应问题。在北岩银行的挤兑案例中,英格兰银行在宣布对北岩银行进行救助后,反而加剧了挤兑现象,这是由于央行出尔反尔的出资举动及其自相矛盾的公告带来了“信心危机”,公众以为北岩银行发生了重大问题,由此带来投资者的恐慌。相反,美联储为了消除信号效应的影响,在本轮危机中几次大规模向市场注资前,通过各种方式打消市场及各机构的顾虑,实现了其稳定金融市场的目的。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并不普遍,老百姓的金融风险意识并不很强,在金融风险处置实践中,更要防止信号效应的影响,还需重点关注个别中小机构关闭时可能对其他同类机构产生的连锁反应,增强公众信心,防止风险的传染和蔓延。此外,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金融体系内风险的监测和分析,提高对金融体系风险的预测能力,尽量把危机化解于初始阶段,在公众不知不觉中化解金融风险。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危机英国
英国的环保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英国圣诞节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危机”中的自信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