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生政策到民生福祉

2010-01-19 09:35本刊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分配

本刊

从民生政策到民生福祉

Policy to People’s Livelihood and Well-being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本刊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

所谓民生,从人权角度看,就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

从需求角度看,民生是指与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前者强调的是生存条件,后者追求的是生活质量,即保证生存条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从责任角度看,注重民生问题就是党和政府施政的最高准则。

一、2010年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

1.反腐倡廉

也许有人会说“反腐倡廉”怎么会是民生问题呢?“反腐倡廉”不仅是民生问题,而且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因为只有政府及其官员廉洁奉公,才可能有清明的政治环境,国家的科学发展观才有可能实现,民生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改善与解决。实事上,很多民生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并不是地方政府的无能为力,相反,是因为一些官员不作为所致。应该看到党和政府对“反腐倡廉”的态度,也应该看到党和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希望能通过合理的干部选拔机制,通过长抓不懈的努力,做好“反腐倡廉”的工作,从根本上为改善民生问题做出保障。

2.安居工程

提起住房,就会想起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个社会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即有家可居,有业可乐。诚然,就目前的社会现状而言,如果说让每一个人都有家可居,是有点奢望。但是最起码也应该保证普通百姓、工薪阶层能买得起房,能住得起房吧?目前虚高的房价,恰恰是因为没有遵从市场经济规律的结果。虚高房价的背后,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超高利润。房价居高不下,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片面强调政绩所致。

3.就业问题

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民工就业问题,农村孩子的留守问题以及各类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如果人人都有稳定的工作,人人都有稳定的收入,谁还会干偷鸡摸狗的事呢?这话虽然不全面,却非常地有道理。百姓能有业可操、有业可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另一个根本。目前所存在的就业压力,反映出社会矛盾的现实性和潜在社会冲突的可能性。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如何完善和执行《劳动法》,是“有业可乐”的关键。

4.医疗体制

人吃五谷杂粮,就难免身体有恙。而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已变得非常突出。从药品的监管,到药品的价格,再到医疗机制,我们始终没有走向正轨。其后果就是让老百姓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事实也说明政府的监管是不到位的,医疗体制的改革是不成功的。如何完善政府对药品的监管,如何让药品的价格降下来,如何完善医疗体制,是改善这个问题的关键。目前农村开始实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希望老百姓在未来的一天,不再为看病发愁。

5.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是事关国家前途与未来的大问题,是事关国家长期发展的根本。我们中华民族一直有个传统:学生所学,首要在学做人,其次才是学知识;老师所授,首要在于教做人,然后才是传知识。现在教育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重视学知识,而忽视了学做人。这也是社会不文明的根本原因之一。做人的根本是从遵守规则做起,是自觉的遵守社会的公德和公则,是遵守国家的法律。可面对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自觉遵守社会公则呢?

6.文化建设

思想文化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衡量思想文化水平高低的尺度,不在于是否荣获了诺贝尔奖。也不在于是否荣获了奥斯卡奖;衡量思想文化水平高低的是人民的文化修养水平,是人民的道德素质水平,是人民的文明程度。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会带动各种形式的艺术繁荣,就会带动人民文化修养水平的提高。所以说,思想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国家进步的动力。

7.食品安全

国家固然有监管的责任,政府的确也有整治的义务,但食品安全的问题大多是因为供给环节本身造成的。为了蝇头小利,无良地残害同胞。对食品安全的治理如果仅仅靠国家和政府的努力是永远不会得到改善的,全民必须有不挣黑心钱、不挣丧良心钱的素质。那些施害者,同时又是另一种食品的受害者,我们的食品安全就处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许多人在责怪这个社会的时候,也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

8.贫富分化

富者穷奢极欲,穷者苦于生存,为数众多的人没有能力和偏好真正启动消费“马车”。这样的现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分配制度的缺陷和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国家如何完善税收制度,调整分配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是解决贫富分化的根本途径。

9.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的责任。污染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一些地方政府根源于错误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国家和政府要把污染源堵住,把好审批关,把好监管关,我们就不会面对现在这样的局面。同时保护环境也要有全民意识,每个人都应该把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

10.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是事关老百姓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大事。对于这个问题,要两手抓:一手要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安居乐业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另一手要严厉打击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这就是宽严相济的道理。以德治国,以宽临民是根本;以法治国,以严纠民,是手段。

其实这些民生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人民安居乐业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改善。人民安居乐业,自然社会就不会有如此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治安也就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良好的教育机制,重视思想文化的建设,人民的文化素质、文明素质就会得到提高,自然就会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就能依法经商、以则做人。

二、民生政策

民生问题的解决,因为关系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模式升级,从而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民生问题也涉及社会各阶层,直接影响到他们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深度,直接影响到各个社会阶层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现实感受。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在致力于民生问题的解决上作出了卓越的努力,成效也很显著。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背景下,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依然是政府加大投入的“重中之重”。

我们从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了解到,2010年,政府将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大力支持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有力地支持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1.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是2010年财政助力民生一大重点。财政部门将健全投入机制,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具体政策包括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等。

2.深化医疗改革

在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政府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并将各级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支持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6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促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3.完善社会保障

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促进就业在就业方面,也将加大资金投入。具体措施包括“按2009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将2009年到期的就业扶持政策再延长一年”等。

4.安居工程

2010年将继续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谢旭人表示,继续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并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落实好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税收优惠和收费基金减免政策。

5.健全税制

2010年我国将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进一步科学划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范围,并不断完善相关操作办法。全面编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内容。逐步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范围,推动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积极稳妥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二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县级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加快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力争2010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实现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地方各级执收单位全部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深化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快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工作进度。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监管和运行机制。继续推进公务卡管理改革。

三是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将均衡性转移支付分配与地方财力下移程度紧密结合。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规范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积极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为基层财政“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提供基本财力保障。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健全乡财县管乡用办法。

四是改革完善税收制度。适时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统一内外资企业和内外籍个人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公平税收负担。完善消费税制度。做好增值税转型后续工作。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各项措施。健全企业所得税法相关配套政策。完善房产税制度。

五是积极支持收入分配等改革。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市场对初次分配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更加注重发挥政府再分配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6.其他民生政策

我们从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中了解到,2010年民政部的工作重点是继续推进老年福利政策和养老服务体系,拓展困境儿童的福利服务,深化和拓展城乡社区服务,加强和改进婚姻、殡葬等公共服务,此外还特别要全面加强民政法制工作,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三、民生福祉

无疑,民生政策是实现民生福祉的必要条件,而民生福祉目标的真正实现,需要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尤其全球风云变幻莫测,中国面临结构转型和深化改革等种种挑战,民生问题的解决,再度成为考验全社会智慧的浩大工程。我们必须直面各种难题。

1.直面真相解决沉疴

民生问题是一个历史积淀的产物。民生问题跃升为政府工作的主题,源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在经济运行层面,经济发展的成就斐然与经济体制深化改革面临困难并存、投资增速过快与居民消费乏力并存、民营经济深入社会事业改革动力十足与相关行业体制改革滞后并存,都使得民生问题凸显;在政府管理层面,经济发展依赖政府推动与依法保障劳动者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的矛盾,希望政府加强监管的社会呼声与政府机构相互制肘、效率不高之间的矛盾,依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要求与法律制定和执行的部门立法、权力部门化之间的矛盾,都使民生问题的解决牵连行政管理体制的神经。

在党的建设层面,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得到彰显,但是“为谁创造政绩”(政绩为民而不是其他,也不仅仅是为了一届任期,而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创什么样的政绩”(政绩以人为本,符合科学发展要求;不是以官为本、以商为本、以利益集团为本,而是以大多数人民群众为本,以改善弱势群体的民生为本)、“靠什么创政绩”(转变作风,实事求是;而不是靠弄虚作假、不靠搞形式主义、不靠做表面文章、不靠吹吹拍拍)、“谁来评价政绩”(以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对政绩的评价标准,不唯上,只唯民)的政绩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与党的干部选拔和用人制度相耦合。

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纳入执政党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政策视野,才能逐步在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环节,给予安排和逐步解决。

2.效率与公平的再调试

以收入分配为例。长期以来,收入分配仅仅被理解为一个公平问题、一个财政问题,或者是一个再分配环节问题。

中国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改革开放初期,以“猫论”为指导,发展经济是当务之急,效率优先、经济增长优先的观念和政策体系,极大地调动起各社会阶层参与经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涌流,执政党逐步意识到效率和公平是一对矛盾,对两者关系的权衡,成为进一步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于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对再分配中的政府责任给予极大重视。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论断,再一次在肯定政府在维护公平的分配关系上的重要作用同时,维护了发展经济、做大蛋糕这个收入分配改革的基础性原则。

简单地将效率和公平作为单一要求,分别对应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不能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长期并存、人均财政收入长期较低、垄断行业改革需长期推进、政府职能需逐渐转变的现实。客观地说,在国家财力有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改革尚未到位的情况下,过于倚重在再分配过程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是不现实的。

收入分配政策思路的这种调整,其政策效应是覆盖全社会的。流行观点认为,民生问题只关系低收入阶层,执政党对民生问题的求解,体现为对社会低收入人群的关怀。实际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所涉的教育、就业和收入分配、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五大领域,不仅涉及低收入阶层,与中高收入阶层也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只是低收入阶层应对各类民生问题的起点低、能力差,要求更为迫切。

3.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担当民生问题解决的主体

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当公共利益的伸展呈现出一种胶着的状态,需要每个人,特别是既得利益者直面接下来的改革是否会影响你的利益?改革的阻力关键来自于过去不合理的运行机制所沉淀出的各种既得利益,这些既得利益不是靠在公正、平等的机会中获得,而是依靠特殊的权力获得。既得利益者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不义之利,既不需要从全社会考虑,也不需要直接面对老百姓。因此必须让公众的利益得到更加全面的表达,从制度安排上设计出分离权力与利益的机制,斩断权力与利益的纽带。

我们赞同中央党校王长江老师的见地:“党同伐异,勾心斗角,这些都是小政治。既然你宣称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就应该从公共利益着眼,这才是大政治。”而本刊既然作为金融职业经理人信赖的杂志,全体同仁理应以哈维尔《知识分子的责任》为天职:“他或她一生概括地说都致力于思索这个世界的事务和事物更广泛的背景。当然,知识分子并非唯一做这种事的人,但他们是以专业态度来做的。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研究、阅读、教授、写作、出版、向公众发表演说。通常——尽管并非永远——这使他们更能够接受较为普遍的问题;通常——尽管并非永远——这导致他们对世界事态和世界前途抱有更广阔的责任感。”

每个人都要有所担当。我们也不例外。

栏目主持:薛谷香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民生分配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架起民生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民生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