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
“维修”人体中的最轻、最复杂、“官”最大的系统,决定了神经内科和神经内科医生的非同一般。
60年,于人生,应已是“洞悉世事胸襟阔,阅尽人情眼界宽”;而60载于医学探索,尽管还不足以洞悉奥秘,阅尽真相,却已可步入收获颇丰、豪气冲天的壮年。今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王牌学科之一——神经内科,正在迎接这样一个精力充沛、事业蓬勃的60岁壮年的到来。
这个“内科”不一般
它,最轻,最复杂,“官”最大。
在整个人体中,它的总重量虽然只约占体重的3%,却有数以亿计的小单位遍布各个角落;它测知环境的变化,决定如何应付,并指示身体做出适当的反应,它掌控着人体的一举一动;它有帅有将有参谋——它包括大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是人体最复杂的系统。
人们称它为神经系统,封它为人体司令部。
然而,这个构造复杂的、牵涉面广泛的控制系统,一旦某个部分出现损坏,形形色色的异常和差错就会接踵而来,如意识障碍;感知觉障碍;瘫痪、步态异常等运动障碍;僵人综合征、手足搐搦症等肌张力异常;头痛、头晕、眩晕、反射异常、肌萎缩以及排尿、排粪、性功能障碍等。
这时的系统就不能不修理了。根据表象检测成因,修复系统使之恢复正常运转,这就是神经内科医生的工作,表象差错对应着症状,检测成因对应着诊断,修复系统则对应着治疗。
“维修”如此迷宫般的“司令部”,决定了神经内科和神经内科医生的非同一般。神经内科虽名为“内科”,但并不属于内科概念,而与内科、外科同属独立的二级学科;非专业人员也许更有所不知的是,看似与之相对应的神经外科,其实在专业分类上属于下一级的三级学科。由于神经系统这个精妙的系统与所有独立的器官相关联,因此引起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原因十分繁杂,如感染、肿瘤、血管病变、中毒、免疫障碍、变性、遗传、先天发育异常、营养缺陷、代谢障碍等,但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都归治神经内科,所以一名神经内科医生必须拥有更广泛更全面的医学知识面。
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开始,神经内科疾病的医治尤其如此,神经内科医生掌握运用的检查比其他专科医生多得多。他们的诊断包括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和病因诊断,最重要的定位诊断就是依据不同部位的病变综合征,确定病损在神经系统的具体位置,有助于判断疾病性质。病史和体格检查对神经病的诊断十分重要,脑脊液检查、肌电图、脑电图及其它实验室检查往往能提供重要线索,如今CT、磁共振神、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越来越多的影像学新技术已成为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左膀右臂,不过像大头针、小榔头这些传统辅助工具在有经验的医生手中依然常常显神威。
神经内科也许是医院中诊治最多种类疾病的临床科室,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炎、脑膜炎等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等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皆须就诊神经内科;同时,像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神经内科还须与心理科进行交叉诊治。而且,神经内科的患者还罕见地覆盖了从婴幼儿一直到老年人的全年龄段。
在华山医院熙熙攘攘的神经内科门诊,神经内科常务副主任、脑血管病专家董强教授在介绍了神经内科学ABC后感慨道:“做一名优秀的神经科医生不容易,而形成一个优秀的神经科医疗团队,成就华山神经内科今天在国内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强大的实力更不容易,这是几代华山人秉承‘笃实严谨,精勤不倦;博学济世,团结奋进的精神,坚持奉献于医学,服务于病人,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扎根临床、探究疾病本质、耕耘于人才培育的结果。我们非常自豪,华山人为中国临床神经病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向专业纵深发展
在神经病学领域,素有“北有协和,南有华山”的说法。早在上世纪40年代早期,华山医院前身——中国红十字会总院就已收治神经科病人,但那时还没有设立独立的病房。新中国刚刚诞生后的1950年,中国著名神经病学家张沅昌教授首先在中国红十字总院设立了神经精神科病房,由此开启了华山神经科的艰苦创业而成就辉煌的历程。
中国当代杰出的神经病学家、中国神经病理学奠基人之一张沅昌教授,从建科伊始就以严谨的学风和精博的医术享誉国内。王新德、陈汉白、傅雅阁、刘道宽、秦芝九、沈鼎烈、赵瑜、徐越、秦震、瞿治平、董为伟、汪无级、姚景莉、朱文炳、吕传真、蒋雨平等一大批国内著名神经病学专家“出身”在此。作为卫生部神经科医生培训和教育的基地,这里为山东、新疆、重庆、哈尔滨、苏州等地的医学院校培养了神经科师资和骨干力量,向全国各地输送了一批神经科学科带头人,为中国神经病学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
张沅昌教授主张“医、教、研”三位一體,他主编的《神经病学》全国统编教材开中国神经病学教育之先河,为神经病学的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临床实践出发探究疾病的本质是华山神经科的传统。无论是张沅昌教授的“脑血吸虫栓塞理论”、陈汉白教授的“棋弈”癫痫,还是吕传真教授的重症肌无力突触前膜损害“证据”的研究,都是国内神经病学领域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即使在“文革”期间,受到大冲击的华山医院神经科仍然在张沅昌教授的带领下,发表了“散发性脑炎”、“小卒中”等论文和学术观点,指导国内广大医师的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更以极大的决心和毅力编著了《实用神经病学》第一版,该书成为此后10余年间中国临床神经科医生专业学习的重要专著。
改革开放后,华山医院神经科抓住历史机遇,大步迈入“自强复兴”的发展轨迹之中。1980年成立了神经病学研究所,随后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神经病学博士学位授予点,1982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聘为神经科学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后,华山神经科在全国神经病学领域的领导地位无可撼动。这里被确认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复旦大学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和国家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部分)。
今天,华山神经科愈来愈显现出创新奋进的活力。前不久刚刚当选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的董强教授介绍说,华山神经科自2004年后前瞻性地细分专业,分设了脑血管病、癫痫、神经系统变性病、神经免疫病和神经肌病等专业组,强化了学科主攻方向,进一步提高了专业诊治水平。如今各个专业组临床经验丰富,科研成果斐然,以超强实力向专业纵深发展。
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据透露,目前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的门诊量年年大幅攀升,从2005年的9万人次已上升到2009年的近25万人次,其中外省市患者约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