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谨旖
(怀化学院教育系,湖南怀化418008)
先看一个例子:
他去买了三本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常有学生提出上例中“去”的语法功能类属的问题。而绝大多数的教师往往把去归到动词类,但是对其为何种动词的回答却往往捉襟见肘。那么这类句子中的“去”字如何归类,似乎应从一个更高的理论高度上予以考察。本文通过对此类句子中“去”的考察,初步提出此处的“去”更接近于一个助动词的性质。
动词“来”“去”到底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长期以来,汉语语法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种[1](P73-81)[2](P135-136,143-145):
(1)认为“来”“去”属于不及物动词。
(2)认为“来”“去”属于及物动词。
(3)认为“去”兼属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比较而言,持第一种观点的人是最多的,这说明汉语学界一般把“去”看成是带宾能力较弱的不及物动词。
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去”的意义正向着多样化、泛化和虚化的方向发展,语法作用也在向某种功能词的方向发展,即是说“去”存在着语法化的过程。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位于实义动词之前的“去”(本文称其为“去1”),其语法化过程与其意义变化密切相关,故从其意义入手,进而考察其功能的语法化过程。
关于位于实义动词之前的“去”的起源,李崇兴、[3](P71-74)卢烈红[4](P21-23,104-110)曾指出此处的“去”是由动词“去”虚化而来,并且是在“去”产生“往义”之后开始虚化的。经考察,“去”的“往义”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兴起,至唐朝开始普遍应用,而位于实义动词之前的去的用法也在唐朝发现。“去1”“联系一种事象”,这种事像是变化的目标,而不是变化的起点,因而,当“去”产生往义以后,“去1”才可能出现。
看下面两个例子:
(1)与陛下捉王陵去。(《敦煌变文集·王陵变文》)
(2)吾有付法弟子在躬源,却谙此事,问取他去。(《祖堂集》)
李崇兴认为,例 (1)中“捉王陵”和“去”以及例 (2)中“问取他”和“去”在语义上是不平等的,“捉王陵”、“问取他”是重点所在,“去”处于次要位置。当一个词在语义上处于次要的位置,他的实义容易被人忽视,容易发生虚化。而有人则认为“去”虚化的根本原因是“去”所在的位置不符合时间顺序原则,这种结构上受限制的成分应该更容易发生语法化。
当然,并非所有不符合时间顺序原则的结构都会发生语法化,[3]如“Vp+去”演变出来的根本原因是语用的需要,是因为语言中存在逻辑原则,“Vp+去”虽然不符合具体的时间顺序原则,但它是抽象的逻辑原则的体现。汉语中有很多不符合时间顺序原则的现象,但没有因此而发生虚化。因此,“Vp+去”的顺序并不是“去”虚化为去1的原因。
另外,有研究者将“去V+O”式称为简式,将“去(O)(而)VO”式称为繁式,且认为这种简式的前身就是繁式,在由繁式向简式转化的过程中“去”实现了到往义。其理由是“去 (O) (而)VO”式中的“去”仍为“离开义”,但当其后带处所宾语的情况减少时,“去”离开某地的意义就会减弱。如果起点处所词总是如影随形的跟在“去”后面时,它的位移方向就不能指向目标处所。当“去OVO”或“去而VO”中的“O”或“而”一旦省去不说时,本来可以明确分出两个动词的连动结构就成了以一个动词为中心的结构,此时由于V的移距很短或移向不明,“去”的移距实际就是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其移向就是终点处所所在的方向,“去”从而产生了到往义。
我们认为,由于“Vp+去”中去的“去”本来表示了一种趋向,即离开起点向终点前进的趋向,我们关注的是离开之后向终点前进的过程,而不是离开对起点造成的影响,而动作Vp则在“去”结束之后才有可能开始或实现。当人们逐渐仅仅注意到“去”这个动作的目的性时,“去”也就虚化,“去”的趋向义开始退化,从而使得“去”开始了泛化(generalization)。“去”在空间中的“到达”义逐渐被人们抽象成“达到”义逐渐被人们抽象成“达到”义或“实现”义,“去”前的Vp则开始由具体的动作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事件。随着“去”的语义的泛化,“去”的前项的事件性也就越来越强,最终“去”演变成去1。
回到文章开始的例句:他去买了三本书。
此句中的“去”存在两种解释的可能性。一种是此处的“去”仍为实义动词,另一种就是解释为类似助动词性质此类。对此问题的解决,本文将从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其一是对其语义信息的考察,其二是对其结构功能的考察。
动词“去”的语义,《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是这样解释的:
“去: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我们据此解释对“去”做进一步的概括:“去”表示动作的实施者以既定的陆标为参照点,从终点向原点做远向运动。下面我们根据词典的释义以及我们的理解,来具体分析“去”的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位移性]
这是“去”作为实义动词最显著的语义特征。运动物体在完成“去”这一动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从位移原点到终点的位移运动。另外,“去”的这种 [位移性]特征在句法上体现为经常出现在原点或终点的成分,有些虽然没有出现,但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充出相应的原点和终点的位置,如:
他明天从长沙去武汉。
去吧!到武汉的时候顺便捎点特产回来。
回到例句“他去买了三本书”中进行考察,我们很难发现此处的“去”仍有完整意义上的 [位移性]特征,因为根据语境信息已无法补充相应的原点和终点的信息。另外,《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中对“去”的释义为:
“去1:1)除去;除掉
2)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跟“来”相对)
3)从事,做。(用在另一动词性成分的前面或后面)
去2:表演 (戏曲里某个角色)的意思。”
根据语境,例句中的含义应为去1中的第3项含义,其余都可以否决。
另一方面,我们将仿照乔姆斯基生成语法中的测试方法,对位于实义动词前的去进行测试,进而对其词性作出判断。首先我们来进行时态的测试,先看下面一组例子:
1)你去干什么?
我去买书。
2)你刚才干什么去了?
我去买了三本书。
在例句1)中可以看出,“去”用于还未发生的事情上,其原因在于“去”一般和终点有关,而在“去”的理想认知模式中,“终点”则是不被突显的,因为“终点”是未知的。因此,“去”习惯上不被人们用在过去时,而常常用在表将来的句子上。如果需要用在过去时中的话,则要像在2)中那样加上“了”作为标记。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此处的“去”更接近于一个类似英语中“be going to”的助词,而并不像假设中的作为一个实义动词使用。与“来”相对应,“去”与“来”与动词时态就形成了一种了自然的对称关系。如图:
其次,我们再用选择问句的形式来进行测试,其中又会有新的发现。先看两种不同的选择问句方式:
1)你去不去买书?
2)你去买不买书?
很明显,这两种提问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意义,这说明此处的“去”与“买”在句法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此处“去”的用法更接近于生成语法中轻动词的用法。
跟当代语言理论 (Hale and Keyser,Chomsky)一致,汉语的论元结构,除unaccusative structure外,都必须设置一个轻动词结构,通过轻动词表达施事和致事的论元角色[6](P88-95)。这个表 (主语)论元角色的轻动词结构vP是VP的最外层,故称为VP外壳 (VP shell)。VP外壳可以决定论元角色 (施事或致事),也不可以决定论元角色。如果是后者的情形,则VP外壳的论元角色由VP的主要动词 (中心语)决定。“去”作为轻动词的语法功能是相同的。
在句子结构上占着VP外壳的轻动词位置为[7](P46-48):轻动词 (小“去”)指定施事角色由于有施事角色,我们假定这个轻动词结构有定语位置 (Spec,vP),产生一个施事NP或pro(但NP最终必须提升到功能结构中的主语位置)。而汉语pro-v-VP跟英语无定式 (infinitive)PRO-to-VP的基本差异在于英语的无定式是一个弱时句式 (称为弱时因其时的成分to不表时段),而汉语的轻动词结构还只是一个VP,不含功能结构的任何成分。
本文对位于实义动词之前“去”进行了的考察,分析了其语义特征及并在生成语法中轻动词的理论框架下对这类“去”的功能和具体用法展开了一定的讨论,初步判定此类“去”(去1)为助动词的一种,并认为,此类“去”可以指定施事论元角色,现代汉语VP外壳的轻动词有指定施事和致事的作用,进而认为轻动词理论可以从汉语找到事实根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朱德熙.语法讲义 [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李崇兴.《祖堂集》中的助词“去”[J].中国语文,1990,(1):71-74.
[4]卢烈红.《古尊宿语要》代词助词研究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5]陈泽平.试论完成貌助词“去” [J].中国语文,1992, (2):143-146.
[6]Lingacker,Ronald 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9.
[7]陆简明.关于“去+Vp”和“Vp+去”句式 [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5,(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