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力
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地接受这样的事实:蓝领就该挣钱少,白领就该挣钱多。但惯性思维并不等于理性思维,在国门内外走走看看,就会感到缩小“蓝白”之间的收入差距才能给社会向前,国家发展带来更多动力。
需要肯定的是,由于智力资本的掌握以及工作种类的不同等原因,不同人群工资收入有差别是不可避免的。目前,蓝领特别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收入明显与生活在同一城市里的白领收入存在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巨大差异。
蓝领和白领之间收入存在差异有其合理性,但差距过大却势必会产生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蓝领阶层虽然收入少,但所占人口比重却很大。他们收入一直难以得到改善,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消费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中国向消费型社会转型。
此外,收入差距带来不同的生活境遇是显见的:商品价格动辄在四五位数的商场是蓝领阶层不敢踏足的地方,按揭贷款购房更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因为必须要缴纳的数以十万计的首付款只有白领一族才有能力盘算。不同社会消费能力衍生出的是社会阶层之间的心态对立,矛盾加深乃至过激事件的发生,这样的新闻并不少见。
如何让过激的社会情绪降温,缩小蓝领白领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极为重要的。从2008年开始,英国社会贫富阶层之间的矛盾再次通过示威、罢工等群体行为暴露出来。然而时隔近两年后,早前饱受指责的工党政府却在一点点地赢回民意支持度。究其原因,缩小贫富差距是关键。从勒令金融高管们停止年终分红,到控制国会议员们偷偷摸摸地公款私用,这些都成为最抢眼的国际新闻。为了赢得民意,工党政府还考虑出台针对高收入阶层征收40%高税收的“托宾税”,虽然面临阻碍,但在民间却是一片叫好声。
经济学家林毅夫早前在“十一五”规划审议通过后,曾撰文解读说:“中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虽然林毅夫的观点引来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中国蓝领和白领的收入差距与西方国家相比的确悬殊。在英国,水电工、地铁司机或是工地建筑工人,每周的收入都在八百英镑左右,这几乎是一个银行系统初级白领办事员、刚到小学教书的大学毕业生一个月的收入。不过,蓝领的工作往往是又累又脏的,像是汽车修理工、卡车司机这些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从事的,因此这些工种在英国乃至西方的社会收入分配上就被列在了“稀缺”的行列,收入也自然水涨船高。
当然,英国人少地狭的社会环境同中国拥有巨大的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有很大不同,因此简单地照搬西方生存规则,让蓝领收入同白领收入看齐甚至是大幅超越是不现实的。但另一个现实问题是,中国正在走向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的时代正在一天天逝去。如果不在眼下逐步调整蓝白领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那么未来的中国蓝领市场就会显露出难以弥合的产业黑洞,进一步恶化经济的失衡发展问题。▲(作者是旅英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