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澳大利亚特派、特约记者 李 渊 陈 枫 ●本报特约记者 何 晏 ●本报记者 卢长银 梁 晨 郭 强
澳大利亚伍德赛德公司4日宣布,该公司2007年与中石油签署的总价超过4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销售协议已经失效,双方未能就延长协议达成一致。该协议原本是中澳两国有史以来最大贸易订单,在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见证下签署,现在突然被取消,澳方给出的原因含混不清,一向口风很紧的中石油5日晚间在媒体的追问下发布消息称,该框架协议到期不再延期,是因为伍德赛德公司已经不能在协议约定的时间内实现供气。目前,关于这桩扑朔迷离的交易,各界猜测很多,但事件本身似乎再次验证中国在海外获取稳定能源供应之路充满坎坷。目前国际能源市场是买方市场,持有大量外汇的中国总体上处于有利位置,但也有外电认为,这一协议失效根本不能打击澳大利亚公司,因为“亚洲的需求太强了”。值得关注的是,失去中方合同的伍德赛德公司股票4日不跌反涨,这一奇怪动向进一步加剧了信息的混乱。
中石油5日晚发出公告
5日,《环球时报》记者电话联系了伍德赛德公司,接电话的是公司的一名女发言人,记者问了好几个问题,她只是强调,公司为此事已经出了通告,“除了通告上的内容,我不能向你透露更多信息”。
4日在该公司网站上发布的通告写道:该公司与中石油签订的每年向中石油出售300万吨液化天然气协议2009年12月31日已经到期。双方同意将继续在这一名为“布劳斯”的天然气出口项目上保持沟通。在双方继续沟通的同时,伍德赛德“保留与其他亚太消费者在布劳斯项目上合作的权利”。通告特别提到,伍德赛德2007年11月与台湾中油股份签订的一份每年供气200万-300万吨、供气期限为15-20年的协议仍存在。同时,该公司与日本大阪燃气公司谈判可能每年出售150万吨天然气的事宜也在进行中。
虽然失去了中石油这个重要的客户,但由于报告了其他客户洽谈的最新进展,伍德赛德公司4日的股价不跌反涨。
5日下午,中石油国际事务部一名官员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比澳方态度还要谨慎。他称,公司仍在就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暂时无法对伍德赛德石油公司方面透露的信息予以证实。但到5日晚间,中石油公司网站上出现一条消息称,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表示,该框架协议所涉及的布劳斯项目开发被推迟,伍德赛德公司已经不能在协议约定的时间内实现供气。因此,该框架协议到期不再延期。
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此事时避免了直接问答。她说,中澳经济互补性强,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媒体争论中澳得失
在澳媒看来,主要是澳方原因导致了协议的失效。《澳大利亚人报》5日指出,导致协议失效的原因是澳方至今未能决定布劳斯天然气项目中处理厂的选址,导致该项目向后拖延。《悉尼先驱晨报》5日披露,该项目的首批天然气要推迟到2016年才能发运,而当初预计开始供气的时间是从2013年开始,这让中方无法接受。还有分析人士认为,资金也是困扰布劳斯项目的问题之一,目前伍德赛德募集到的资金远远不够。
《华尔街日报》则认为,是中国主动“淘汰”了伍德赛德。文章说,伍德赛德2007年与中石油的这个协议是当时澳大利亚最大的一单出口交易。但去年8月中石油与埃克森美孚签约的高更项目后来居上,该协议允许中方每年从澳购买225万吨液化天然气。在高更项目中,中石油与澳大利亚和美国方面不但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首期41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也得到批准,进展速度超过布劳斯项目。
《华尔街日报》认为,从该事件看出,买方和卖方的关系已经发生重大转变,当前的全球性经济衰退意味着液化气市场处于买方市场。而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供应商也许不得不努力“笼络中国客户以消化过剩供给”。
也有媒体认为,价格可能是双方谈不拢的关键原因。2007年时,国际天然气价格维持在高位,但金融危机开始后天然气价格一落千丈。在此情况下,中石油是否仍然愿意以2007年的高价位购买伍德赛德的液化天然气成为谈判的关键。
对于中澳在这个项目上的得失,媒体的看法也不相同。美联社5日报道的标题是“中国从与澳大利亚天然气协议中抽身”。法新社表示在澳方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赞同中石油中断协议:“没人会签这个项目的最终协议,除非是疯子才会这么早就签”。
路透社评论说,中石油协议的失效根本不会对伍德赛德构成打击,“亚洲需求太强了,伍德赛德会很容易找到其他买家”,甚至“中国的其他公司可能会回到谈判桌前”。美国彭博新闻社也说,这可能会使伍德赛德跟别的客户签一份“更合算的协议”,比如日本人、韩国人,“和中国的那份协议油水不多。因为中国人历来都善于讨价还价”。
中国海外找能源一直很艰辛
清华大学高级研究员周世俭5日对《环球时报》说,整体而言,这么一个能源大单失效,从能源安全角度来看,对中国应该是个不小的损失。
中国现在对外来能源依赖度越来越高,达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