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研究

2010-01-05 10:49周加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区位商外向城市群

周加来,项 伟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1)

安徽省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研究

周加来,项 伟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1)

基于城市流理论及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城市群各城市的区位商、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及其结构进行了分析与测算,结果表明:合肥市城市流强度值最高,结构合理,其他城市城市流强度整体较低,应建立以合肥为增长极的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流;城市流强度;安徽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

一、引 言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东临江苏、浙江,在中部六省中最靠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然而安徽一直与其他中部地区一样处于“塌陷”地带,经济不发达,众多学者专家都试图构建安徽省内的经济发展集团,培育增长极来带动整个省域的经济发展。

如打造以合肥—马芜铜为“双核心”,安庆、黄山、池州等为辐射节点的增长极;由蚌埠、淮南和淮北组成的“两淮一蚌”城市群,包括淮北、亳州、宿州等沿淮城市群(《沿淮城市群“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2003);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安徽省沿江城市群“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包括合肥、芜湖等的皖江城市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2006);以合肥为核心,以沿江、沿海城市为两翼,11个城市的江淮城市群等。

这些不同设想的城市群分居在安徽的南、北、中部,城市群布局出现“分散化”倾向。另外,由于安徽省某些县域也被作为其他大中城市的飞地,部分城市也被划分在其他省份城市群辐射地的规划中①,因此,安徽省内的城市群发展还处在雏形期,合理确定安徽省城市群空间布局结构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城市群的形成实际上是区域城市(镇)间频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交互作用的结果。区域间的互动发展通过节点城市的集聚与扩散功能进行,表现为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信息等)由非城市地域向城市地域(集聚)或由城市地域向非城市地域(扩散)的流动。因此本文试图从城市流强度的角度来分析安徽省各城市间的经济空间联系,探讨安徽省城市群空间布局。

二、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研究综述

国外区域经济联系研究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区域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间联系、商品流联系和中心地联系等方面;70年代,区域经济联系主要集中在产业联系、公司联系和扩散联系等方面;80年代研究集中在等级联系、相互作用联系等方面;90年代以来,持续的国际经济政治的重组,城市建设环境和自然生态体系的退化使研究集中在反映区域联系的城市增长及其形态的模拟研究②。其中一些重要的城市群经济空间理论有:并矢量因子分析(Dyadic Factor Analysis),一种有效、客观的提取一组地区间商品流的基本方法;熵经济学理论;重力线性回归模型;DLA模型;CA模型;中心地货物和专门货物贸易流理论等。

国内对经济空间联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朱英明认为,城市群经济空间是城市群区域的产业通过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经济空间。城市群发生发展的支撑条件是发达的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主要动力源是作为区域经济核心城市的特大或大城市,区域景观表现是城市组群的集合体。城市群的本质特征是区域内城市间存在的联系网络。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然联系、经济联系、人口运动联系、社会相互作用联系、服务传输联系、信息联系以及政治、行政和组织联系等,其组成了错综复杂的联系网络。其中自然联系已经得到极大的加强,最主要和最普遍的联系是经济联系、人口运动联系,服务传输联系不断加强。流是城市群经济空间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成功的相互联系程度的数量测度指标,流随着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时空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化,并对服务水平、运作环境和需求本身具有反馈作用。顾朝林、庞海峰运用重力模型计算中国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强度,得出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联系状态和结节区结构。许学强等分别从城镇分布密度、平均最邻近距离、空间分布类型和空间分布重心等方面进行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朱英明、张鸿鸥等运用城市流强度的分析方法对沪宁杭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区域空间联系中的地位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三、城市流强度分析理论框架

1.城市流强度的内涵

城市流是指在城市群区域城市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空间流在城市群区域所发生频繁的、双向的或多向的与人类相关的物质流动现象。城市群区域城市集聚与辐射功能是城市流得以进行的推动力。因此,城市流强度是指在城市群区域城市间的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集聚与辐射)在所产生的聚射能量以及城市之间与城乡之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

城市流强度的公式:

其中,F是城市流强度;N为城市功能效益,即各城市间单位外向功能量所产生的实际影响;E为城市外向功能量。城市功能是城市流产生与发展的内在机制,城市功能是城市中进行的所有生产、服务活动的总称,这种机能在城市与其外界的联系中,就表现为城市流,通过城市集聚与城市辐射对城市群区的发展产生影响。城市功能分为城市外向功能与城市内向功能。外向功能是城市与外界联系中产生的经济活动,而内向功能是城市内部的经济联系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城市流强度是说明城市与外界(城市与农村)联系的数量指标。

2.城市流强度的模型

考虑到指标选取的容易性以及代表性,选择城市从业人员为城市功能量指标,则城市是否具有外向功能(E),主要取决于其某一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商,i城市 j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商(Lqij)为:

式中,Gij为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数量;Gi为i城市从业人员数量;Gj为全国(或所在区域)j部门从业人员数量;G为全国(或所在区域)总从业人员数量。若Lqij<1,则i城市j部门不存在外向功能,即Eij=0;如Lqij>1,则i城市j部门存在外向功能。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Eij)为:

i城市m个部门的总的外向功能(Ei)为:

i城市的功能效率(Ni)用人均从业人员的GDP来表示:

i城市城市流强度(Fi)为:

ki是城市外向总功能量占总功能量的比例,反映了城市总功能量的外向程度,称之为城市流倾向。城市流强度大、城市流倾向度高的城市,其外向功能强,与其他城市及非城市地域之间的联系密切,反之亦然。

四、安徽省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分析

1.指标选取

朱英明、于念文(2002)选取第三产业中的7个主要外向服务部门作为测度城市流强度的数据指标来分析沪宁杭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张虹鸥等(2004)、雷菁(2006)、姜博(2008)用同样的指标先后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江西省11个城市、环渤海地区城市流强度的状况。而王海江(2007)、朱舜娟(2009)则加入了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等若干指标,来分析河南省和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笔者通过对不同指标的选取计算比较后认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偏重于第三产业的地区,可只选取第三产业的外向服务部门,测算结果较为准确。而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加入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和建筑业则更符合实际,排除采矿业是为了避免极端值的干扰。第三产业中选取了除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其他全部产业部门。剔除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部门是因为安徽省各个城市该产业的区位商全部小于1,不具备外向服务功能。

2.城市流强度分析

表1 安徽省城市群各城市主要外向服务部门区位商(Lqij)

利用公式(1),求出安徽省各不同规模城市的主要外向部门的区位商(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包括省会城市合肥在内的17个城市中没有一个城市的区位商全部大于1,说明安徽省缺乏像上海那样的各产业综合发展的大型集聚与辐射城市。只有合肥市在大部分主要外向服务部门的区位商大于1,其他各城市在个别产业部门的区位商大于1,体现了合肥市在安徽省城市体系中相对的中心地位,其中中心优势集中体现在建筑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但合肥市其各部门之间的区位商也是不均衡的,如合肥市房地产业的区位商高达2.96,而制造业的区位商仅为0.92,说明制造业发展相对薄弱,已经阻碍了城市发展与区域竞争实力。从各城市产业部门来看,淮北、淮南和铜陵三市在采矿业的区位商均大于1,淮北采矿业区位商甚至超过了10(数据在附表中,略),占全部城市流强度的大部分,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较为薄弱。马鞍山、芜湖在制造业部门的区位商先后均超过1,具有外向服务功能,也是全省制造业产值的集中地。合肥、阜阳、淮南、马鞍山、巢湖、池州在建筑业部门具有外向服务功能。合肥、淮南和沿江大部分城市具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发展优势,说明港口城市的优势得到了体现,而宿州和六安在该产业的区位商很低,区位条件较差。全省各城市除滁州、六安、宣城和黄山四市,在批发和零售业的区位商均大于1,体现了强大的外向功能,在中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而黄山市各产业部门的区位商唯一超过1的是住宿和餐饮业,体现了黄山旅游产业发展的兴旺。至于金融业和教育行业,各城市的区位商都较低,说明安徽省这两个产业部门与中部地区其他省市相比发展水平较低。从整体来看,安徽省各城市的主要外向服务部门的区位商与同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成熟城市群相比,区位商较低,说明安徽省各城市的集聚与扩散辐射能力较弱,城市群的发展还处于雏形阶段。

利用公式(2),计算出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量(Eij)(Lqij<1时,Eij=0)以及i城市的外向功能量(Ei)(见表2)。表2表明,合肥市的外向功能量为52.87,且分布在8个产业部门,处于领头羊地位。其次,亳州市、安庆市、阜阳市、芜湖市、淮南市、巢湖市、六安市、池州市的外向功能量分别为32.62、32.43、20.97、20.77、17.01、15.61、12.14和11.88,表现了这8市在安徽省经济联系中的突出地位,但是如亳州市、安庆市仅靠批发和零售业,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整体产业部门的发展协调。马鞍山市在5个产业部门均具有外向功能,但都相对薄弱,因而外向功能量仅为7.63,总体实力薄弱。其他7个城市的Ei都低于10,表明集聚与辐射能力较差,空间要素的流动较少。从总体上看,安徽省17个城市的城市外向功能量都不高,产业分布不均衡,联系密切程度较低,群体实力较低,城市流主要表现为集聚作用。

表2 安徽省城市群各城市外向功能量

根据2007年各城市的 Gi、GDPi,利用公式(4)、(5)计算出各城市的 Ni、Ki和 Fi,并做出安徽省地区的城市流强度柱形图,见图1。

图1 安徽省各城市城市流

由图1看出,根据城市流强度值测算结果,安徽省的中心城市可以分为三类。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合肥。城市流强度值中等城市:芜湖、马鞍山、安庆、淮南、铜陵和亳州。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蚌埠、淮北、黄山、滁州、阜阳、宿州、巢湖、六安、池州和宣城。城市流强度值不同的三类城市与外界区域所发生的实际联系差异较大,合肥较高的城市流强度值使合肥成为安徽城市群的联系中心,是全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但其中心性还不够突出,仍需努力增强其城市集聚与辐射的能力。芜湖、马鞍山、安庆和铜陵则组成了沿江地区的联系中心,而淮南和铜陵则是北翼的联系中心,是安徽省沿江、沿淮对外开放的枢纽。其他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差距不大,说明各城市经济发展差距不大。

3.城市流强度结构分析

城市流强度结构是指构成城市流强度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数量比例关系。由公式Fi=GDPi·Ki可知,构成城市流强度的因素可分为城市总体实力和城市流倾向性两个因素,二者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影响到城市流强度的大小。既有较高的总体实力又有较高的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才具有较强的城市流强度。

利用公式

对于安徽省城市群,i城市的GDPi、Ki利用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其相对值 GDP'i、(略),并做出安徽省城市群各城市城市流强度的结构图(图2)。

图2 城市流强度结构

从图2可以看出,合肥市作为安徽省高城市流强度值的城市,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综合服务能力,是安徽省的集聚与辐射中心。

芜湖、马鞍山、亳州、淮南、池州、淮北、铜陵,它们的GDP、K均较低,今后的发展除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强化城市的总体实力更为迫切。这类城市重点应当放在产业结构的升级上,抓住地方特色,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外向带动力强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城市间在产业上形成先向、后向与旁侧联系的网络关系,提高城市的总体实力。而蚌埠、安庆、阜阳、六安、宿州、黄山、滁州和宣城,它们的GDP、K水平均较低,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着眼,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服务能力更为重要。巢湖的基本持平,因此如何提高城市总体实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同样关键,应注重与周边经济圈的联系。

4.小结

根据城市流强度值分析,城市流强度值不同的三类城市与外界区域所发生的实际联系差异较大,合肥较高的城市流强度值使合肥成为安徽城市群的联系中心。

另外,城市流强度模型作为衡量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方法有待完善。如王海江(2007)利用城市中心模型作为城市流强度模型的检验模型;顾朝林(2008)试图运用重力模型方法对中国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强度进行定量计算;张军涛(2009)也利用经济联系强度模型,辅助城市流强度模型来反映各区域板块之间的互动发展状况;孙冬益(2009)认为城市流强度表现了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中的集聚与扩散的双重强度,但并不能反映集聚与扩散何者占主导趋势,他引入城市空间均匀度指数模型来检验。笔者认为由于城市流强度指标使用的计算指标是各产业从业人员数,反映的主要是人员流动的联系,而没有反映出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及交通通讯的联系,因而城市流强度所测算的城市间经济联系就较为片面,无法全面地反映区域间各方面的综合经济联系;并且城市流强度模型的区位商测算中使用的参照系可为全国数据也可选择所在区域数据,因而测算结果可能会因参照系选择的不同而不同,可能造成政策的差异,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五、提高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的对策

1.强化城市流强度的政策响应

从城市流强度和城市外向功能的分析来看,合肥市的大多数外向功能相对较高、较均衡,体现了作为省会城市的综合性特点。但是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合肥,其制造业、金融业、教育行业外向功能为零,与其作为省会城市的地位不匹配,需要改善金融状况和教育条件,扩大制造业规模,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安徽省城市流强度值中等城市的制造业占有较大比重,但社会服务、金融、科学、文化和信息传输等领域所占比重较小,反映了目前的产业结构层次低,第三产业比重仍然较小的现实情况。应推进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同时大力发展为第二产业提供支撑和服务的金融保险、旅游、房地产、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大力发展低碳、环保、创新的特色可持续产业。由此可见,目前安徽省城市群表现出单核心集聚的城市群演化雏形特征,适合增长极开发模式③。

2.安徽省城市群现阶段空间布局重点

(1)根据城市流强度分析,应确立合肥为安徽省城市群中心城市,促进“单核心增长极”的形成,避免与沿江城市群、沿淮城市群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削弱中心地位。合肥应加强基础设施及其配套服务设施的对接,加大城市软环境建设,增强集聚能力,扩大外向功能,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要素,并注重不断扩大科学技术服务、通讯技术、信息传输等领域的优势,继续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保证产业结构的优化。(2)利用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等沿江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制造业基础,打造省内工业基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支持钢铁、汽车、有色、石化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避免产业结构趋同。(3)在沿淮地区,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和骨干企业,重点建设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煤电化基地、生物质能源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打造和增强特色产业的实力。(4)建立跨区域的协调组织机构,避免各地相互竞争、排挤,抢夺资源。各地应利用自身的地理及资源优势,接受其他省份经济圈的辐射,提高综合实力。

注 释:

①《南京都市圈2006~2010五年建设规划纲要》将马鞍山、巢湖、滁州、芜湖划入南京都市圈;在徐州经济圈内的宿州、淮北;黄山、宣城靠近杭州经济圈.

②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③陈群元.我国城市群发展的阶段划分、特征与开发模式[J].城市问题,2009,(2):77 -82.

[1]朱英明.我国城市群区域联系发展趋势[J].城市问题,2001,(6):22 -24.

[2]张军涛,王新娜.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9 -34.

[3]孙冬益.长三角城市群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9,(5):41 -44.

[4]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地理研究,2008,(1):1 -12.

[5]许学强,胡华颖.我国城镇分布及其演变的几个特征[J].经济地理,1983,(3):205 -212.

[6]张鸿鸥,叶玉瑶,罗晓云,叶树宁.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2):53-56.

[7]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8]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课题组.陇海—兰新地带城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9]李桢业,金银花.长江流域城市群经济带城市流——基于长江干流30城市外向服务业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6,(3):28 -33.

[10]王海江,许传阳,陈志超.河南省城市流强度与结构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390-395.

[11]姜 博,修春亮,陈 才.环渤海地区城市流强度动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3):11-15.

[12]朱顺娟,郑伯红.基于城市流的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联系[J].城市发展研究,2009,(6):41 -45.

[13]胡晓红,薛东前.基于城市流理论的中心城市空间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61-164.

Analysis of Urban Flows Intensity and Structures on the Agglomeration in Anhui

ZHOU Jia-lai,XIANG Wei
(College of Economy,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233041,China)

Based on the urban flows theory and analytical method of the intensity of urban flows for the agglomeration in Anhui,this paper analysis and calculate the location quotient for the main extrovert service,the extrovert energy,the intensity of urban flow and its structure.The results showed:The intensity of urban flows in Hefei is the highest,while the other part of Anhui is low compared with other province at the same period.This paper suggest to develop Hefei as the core in the agglomeration.

urban flow;the intensity of urban flow;the agglomeration in Anhui;spatial economic correlation

F127

A

1007-9734(2010)04-0053-06

2010-04-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BJL036)

周加来,男,安徽太湖人,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责任编校:田 旭,马军英

猜你喜欢
区位商外向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基于区位商法的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区位商视角下丽水市优势产业分析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