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彩霞
(山东财政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引入规模经济的中间选民模型
邬彩霞
(山东财政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20世纪 7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相继提出了各种政治经济学模型,研究贸易政策的内生形成过程。学者们从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主体、机制运作和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各种政治经济约束变量出发,探究贸易政策的内生制定过程,本文将规模经济引入中间选民模型,发现在有些时候是经济因素导致了贸易保护。
贸易政策;规模经济;福利;中间选民
在过去几十年里,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发展迅速。最典型的是Mayer(1984)的中间选民模型。这一模型把贸易政策看作是直接民主的结果,个人只是对贸易政策的偏好不同。在赫克歇尔 -俄林框架下,该模型发现,分配的矛盾随着斯托尔泼 -萨缪尔森定理决定的政策偏好而减少。如果中间选民的资本拥有量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中间选民会支持在资本充裕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而在劳动充裕的国家实行自由贸易。[1]
中间选民模型提供了一个便利的贸易政策分析框架。Dutt,Mitra(2002)和 Ypersele(2005)分析了Mayer模型产生的影响。Dutt和Mitra利用不同的政治经济变量,采用比较静态分析,研究财产不平等对贸易政策的影响。Ypersele把Mayer模型扩展到两个国家,重新分析了 Johnson(1953~1954)中的关税报复。[2]但是,以上这些研究的重点都集中在分析贸易政策的变化,对贸易政策的实际水平,还没有讨论。
虽然Mayer的框架在研究贸易政策的再分配效应、贸易壁垒水平的变化方面非常有效,但在研究贸易政策的实际水平上存在明显不足。Rodrik (1995),Feenstra(2003),Gawande和 Krishna(2003)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批判了Mayer模型中,对支持贸易的政策 (即进口补贴)进行了分析。Gawande和Krishna指出:“几乎所有的贸易政策都在反对自由贸易,Mayer模型的分析很容易被中间选民模型的不良数据信息所击倒。”
本文的目的在于重申Mayer(1984)的中间选民模型,这是一种比较适合分析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模型。通过在生产中加入规模经济,修改的Mayer模型会使反对贸易的倾向在世界所有国家都可能存在。
把规模经济作为一种战略考虑的贸易政策分析,可以追溯到 Graham(1923)[3]。Ethier(1982)利用公司内部、企业外部规模经济,发现一些国家从实行贸易壁垒中获得收益。在贸易理论中引入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包括:Antweiler和 Trefler(2002)使用贸易数据分析了 1972~1992年间,71个国家 34个行业的规模经济程度。以三维的国际标准货物分类(ISI C)生产数据为基础,
Antweiler和 Trefler发现,1/3的产业中存在规模经济。Paul和 Siegel(1999),Hanson(2005)的计量结果表明,制造业中虽然存在小的规模经济,但意义重大。
本文试图用传统中间选民模型理论的分析结果,与世界反贸易倾向的现实差距出发,修改中间选民模型,分析与现实数据相符的贸易政策,最后得出结论:贸易限制有可能是经济考虑的结果,而不是政治因素。
假设经济处于标准的一般均衡模型中,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两国间进行贸易。两种消费商品记为粮食G和制成品M。计价商品G为劳动密集型商品,在规模收益不变下生产;而资本密集型产品M在规模递增下生产。M的生产包括三个阶段,规模收益递增 (内部或外部)在两个不同的阶段出现。第一个阶段,假定要素集为 f,规模收益不变,生产中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 K和劳动 L;第二个阶段包括在内部规模经济条件下,生产各种中间投入品i的要素集。第三个阶段,存在公司外部经济、行业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中间投入品共同生产商品M。总之,该模型描述工厂和产业规模层面的规模效应,实证非常重要。在 G的生产中,同样使用资本、劳动,商品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但生产要素只能在国内产业间自由流动。要素禀赋在各个国家是确定的,供给无弹性。
该模型与 Ethier(1982)[4]模型的区别是:中间投入品不可交易,不考虑外部规模经济。各种中间投入品的生产都面临相同的生产函数。给出生产一种中间投入品 Xi所需要的要素集:
边际成本 b作为常数确定不变,a是正数且在各中间投入品中都相同。中间投入品生产存在内部规模经济,通过限制生产品种的数量,排除了经济上可能出现的不一致结果。在均衡状态下,每一个垄断竞争企业使用差异化的中间投入生产一种独特的品种。生产品种的数量等于该国公司的数量。使用生产函数,中间投入品组合生产制成品M。
上式中,0
此时,a=1/B,代表品种收益递增的程度,等式(3)表明,在给定 n的情况下,规模收益不变。中间投入品种越多,外部规模经济报酬就越大,生产成本越低。随着中间投入品数量的减少,平均成本下降。
面对一个有代表性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厂商,需求函数由生产厂商的最小化问题派生而得,根据等式 (2),M in∑PiXi,此时,Pi是中间投入品价格。对于两个中间投入品,X1和 X2,派生需求为 X1=X2, (PX2/PX1)1/1-B,固定价格弹性为:
这也是组合生产最终产品时,这两个中间投入品之间的替代弹性。α值越高,表明可替代的部分就越少。从等式(1)看出,该代表性的中间投入厂商的总成本为 Pf(b+αX),其中 Pf是要素集的价格。由于中间投入品的对称性,可以取消下标 i。中间投入品生产商使边际收益 (Px/α)等于边际成本 Pfα,得到中间投入品的价格为:
a代表边际成本的持续上涨。在中间投入品的垄断竞争市场,长期的自由进入会导致利润接近于零。得到一个独特的中间品生产数量:
这样,X由系数唯一决定,加总 i计算 (1)式,得:
f是中间品生产中使用的要素集的总量,用 (6)和(7)式,我们确定了生产品种的数量:
对于较高的α值,生产企业中该品种的价值越高,生产的品种数量就越多,生产的每一种中间品种的数量就越少。记 PM为有竞争力的制成品供应价格,假定单个厂商利润为零,则:
生产企业在工厂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具有竞争力。中间品种的数量增加,会导致高于制成品的生产比例的增加。因为制造厂商寻求中间投入品的多样性,这样会产生公司外部规模经济、行业和国家的内部规模经济。
假定经济中所有的个体都是一样的,只是生产要素的拥有量存在差异,个体 i的福利由其间接效用给出:
上式中,P=PM/PG,是商品M的相对价格。假定个体的偏好相似或相同,PG为计价商品的价格,等于 1。Ii是个体 i的总收入。个体 i持有 Li=1的单位劳动,持有 Ki>1单位的资本,下式得到总收入:
w代表工资率,r为资本回报率,R是关税总收入。ψi代表个体 i从关税总收入中获得的份额,且∑ψi=1。假设关税分配是中性的,因此ψi等于个体从要素资源中得到的收入份额。
这里,L=∑Li,K=∑Ki,利用等式 (11)和 (12),得到作为国民收入函数的个体收入为:
这里 I=wL+rK+R是包括关税收入的总国民收入。假定两国足够大,可以影响贸易条件,进口关税是政府唯一的政策选择。考虑劳动充裕的国家,注意,在资本充裕的国家得到相似的结果。这样,可以得到关税收入:
这里 t是从价关税税率,π是商品M的世界相对价格,Z是进口商品M的数量。贸易限制导致国内价格为:
因为进口关税和国内价格比率会比国际价格比率大。为得到个体 i的偏好关税率,对关税税率的间接效应求导,使用等式(12),得
此处MRT是G和M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个人的偏好关税是 ti的值,解得,令等式 (16)等于零,解得最优关税率,得:
最优关税由以下几方面决定:(i)再分配效应; (ii)贸易条件效应;(iii)规模效应(iv)消费扭曲效应
再分配效应体现在个人在总要素收入份额和关税收入份额中的变化。为得到这一效应的表达式, (12)式中对关税税率求导,得:
此处λi=K/L-Ki,一个脱字符代表一个百分比变化(如 ^w=∂w/w)。再分配效应的符号取决于λi和国家是劳动丰裕还是资本丰裕的相互影响。因为个体仅在相对要素禀赋方面不同,每个个体的偏好政策只和他的要素拥有量有关。如果个人 i的资本量高于(低于)国家的平均资本量,个人被认为是一个资本家 (工人),相应的,λi是负的 (正的)。在劳动(资本)充裕的国家,等式 (18)的第三项是负的(正的)。在正常的价格产出效应下,梅尔姿悖论不考虑国家进口关税的提高,会增加进口竞争商品的国内价格,因此,斯托尔珀 -萨缪尔森定理意味着进口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真实收益会有提高。
贸易条件效应反映来自贸易伙伴的收入再分配。在一个瓦尔拉斯机制下,价格随世界需求的增加而正向增加,存在马歇尔 -勒纳的稳态条件,进口关税的提高,会提高进口品的国内相对价格,减少进口需求,降低国外商品价格。这样,∂π/∂t始终是负数。这是标准的最优关税论据,反映从关税中可以获益。
规模效应反映了从制成品生产的规模经济中所得到的收益。规模变量越大,制成品相对价格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差距越大,生产率的提高就越大。在正常的价格产出效应以及上面提到的标准假定下,进口关税提高了进口竞争商品的国内价格,产量增加。这样,∂M/∂t在劳动 (资本)充裕的国家是正的(负的)。关税提高了劳动充裕国家制成品的国内产量,提高了福利水平。相反,关税降低了资本充裕国家制成品的国内产量,福利水平降低。
等式(17)的分母代表消费扭曲效应,反应了由于关税带来的低效率贸易进口。在以上的标准假设中,进口关税提高了国内可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了进口需求数量。这样,∂Z/∂t在两个国家都是负的。这种消费扭曲代表了一种死负荷(净)损失。
等式(17)为负,最优关税的符号取决于个体 i的要素拥有量、国家的相对要素丰裕度以及国家是否改变了贸易条件。
直接民主、成对选举、单峰偏好、一维政策 (关税)之下的政策选择,Mayer(1984)已经做过探讨。Mayer发现,在多数表决制下,一国的贸易政策由中间选民确定的福利最大化政策决定。如果中间选民的资本拥有量低于平均资本量,他/她会支持劳动充裕国家的进口补贴政策和资本充裕国家的进口关税政策。为此,分析小国,规模收益不变情况下,即等式(17)中α=1,得到Mayer(1984)的均衡关税公式:
式中,m代表中间选民。在资本充裕的国家,由等式(19)给出的均衡关税始终是正数。在劳动充裕的国家,均衡关税始终是负数 (即进口补贴)。恰好是这一进口补贴的理论分析,与现实数据完全相悖。
在该模型中引入规模经济,产生的关税等式,发现即使在劳动丰裕的国家,也会出现进口关税。为证明在这种情况下的均衡关税为正数,令等式 (18)中 i=m,替换等式 (17),得:
均衡关税的符号取决于再分配的大小、规模及贸易条件效应。不考虑国家的要素丰裕度,贸易条件效应始终是正的。规模效应在(劳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正 (负)的。因为λm在两个国家都是正的,再分配效应在劳动 (资本)丰裕的国家是负 (正)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劳动充裕的国家,如果规模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决定再分配效应,均衡关税为正。在资本丰裕的国家,如果贸易条件效应、再分配效益决定规模效应,均衡关税为正。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贸易理论家把规模经济作为比较优势和贸易的唯一来源。但是,除少数例外,现有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学文献,对规模经济在贸易政策决定中的作用,避而不谈。而且贸易的政治经济学模型,像中间选民模型Mayer(1984),已经不能够解释我们所看到的全世界所有国家产生的反贸易倾向。
以上提供的框架,通过在生产中加入规模经济,改善了Mayer模型。修改的模型试图缩小中间选民模型与反贸易倾向之间的现实差距。
此外,对于政治再分配效应是否决定规模效应或反之,以及贸易自由化是否导致经济收益还是损失,这些属于实证问题。自由贸易可以使贸易双方均获益的思想,在不完全竞争情况下已经失效。如果部门中具有规模经济,则参与贸易的成员方福利减少。
现实中,市场结构发生变化,从完全竞争到不完全竞争,对贸易政策中有解释力的政治经济变量的传统理解也需要发生变化。以上修改的模型发现,干预贸易政策是经济考虑的结果,不是传统的政治考虑。贸易壁垒使一个国家从贸易活动中谋取生产利润,但是以牺牲贸易伙伴国的利益为代价。因此,保护主义者可能会导致贸易报复,引发贸易战,结果使贸易双方都损失。尽管如此,如果存在规模经济,政策制定者会考虑贸易自由化的效应。这一政策对于发展中的资本稀缺国家是有非常价值的,特别是当他们放眼国际市场,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是非常有好处的。
[1]Mayer. Endogenous tariff forma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4(1984),pp.970– 985.
[2]Johnson,Optimum tariffs and retaliation,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59(1953– 54),pp.142– 153.
[3]Graham.Some aspects of protection further considered,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37(1923),pp.199–227.
[4]Ethier,Decreasing cost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rank Graham’s argument for protection,Econometrica 50 (1982),pp.1243– 1268.
F740
A
1008-2670(2010)06-0066-04
2010-10-20
邬彩霞,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讲师,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贸易政策和低碳经济。
(责任编辑: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