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中节拍与节奏型的规律

2010-01-04 07:57吕晓华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八分音符附点拍子

吕晓华

(沈阳音乐学院 视唱练耳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004)

音乐作品中节拍与节奏型的规律

吕晓华

(沈阳音乐学院 视唱练耳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004)

通过对节拍和节奏型的归纳,总结了由音乐作品的节拍和乐曲体裁造成的强弱拍规律,并对二对三、三对四节奏型、切分音和附点音型等特殊节奏型的演唱(奏)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了不同拍子与相同节奏型的规律以及针对复杂节拍与节奏型的结合规律,以更好地表现作品音乐风格的可变性。

音乐作品;节拍;节奏型;演唱;演奏

一名优秀的演唱(奏)者能很好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并结合自身的天赋来创造美妙的音乐。完美的演唱(奏)必须建立在对于音乐作品本身透彻学习的基础上,因此在音乐作品的分析中,对于节拍与节奏型规律的掌握非常关键。

一、节拍的规律

节拍是通过有重音及无重音的相同时间片断,按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用强弱关系来组织音乐的。用固定音符来代表的节拍单位叫拍子,掌握了拍子的规律也就掌握了演唱(奏)的强弱规律[1]。

1.自然强弱拍的规律

任何旋律都是由强拍和弱拍组成,准确地掌握强弱拍子的规律,就能清晰地表现音乐的内涵。各拍子的强弱拍分布规律如下。2拍子(2/2,2/4,2/8):强—弱;3拍子(3/2,3/4,3/8,3/16):强—弱—弱;4拍子(4/2,4/4,4/8):强—弱—次强—弱;6拍子(6/4,6/8):强—弱—弱—次强—弱—弱。5拍子和7拍子在演唱(奏)中碰到的机会不多,属于混合复节拍,其强弱拍子的分布要根据乐句的分布规律来决定。5拍子(5/4,5/8,5/16):强—弱—次强—弱—弱,或强—弱—弱—次强—弱;7拍子(7/4,7/8,7/16):强—弱—弱—强—弱—次强—弱,或强—弱—次强—弱—强—弱—弱,或强—弱—强—弱—强—弱—弱,或强—弱—弱—强—弱—强—弱。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尤其是演唱(奏)近现代音乐作品时,自然强弱拍的规律会被作曲家以额外加注重音的方式刻意打破。例如,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这段旋律(见图 1)中,本来是“强—弱—次强—弱”自然重音组合的4/4拍子,却被作曲家为了表现主人公彼得的顽皮少年形象,以附加额外重音的形式改变[2]成了|强—弱—弱—强|弱—强—弱—弱|。

图1 普罗科菲耶夫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节选

2.乐曲体裁造成的强弱拍规律

不同的乐曲体裁决定了其强弱拍的规律。在这些体裁中,舞曲的强弱拍规律最易掌握,只要抓住其舞曲的特性,就可以演唱(奏)准确。两拍子舞曲重音分布为“强—弱”;三拍子舞曲重音分布为“强—弱—弱”;六拍子舞曲重音分布为“强—弱—弱—次强—弱—弱”[3]。

二、节奏型的规律

在乐曲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做节奏型[1]。节奏型在音乐表现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不同的节奏型也因其特殊性而有规律可寻。

1.二对三节奏型

为了准确把握这种节奏型,在演唱(奏)之前,需要先找到2和3的最小公倍数,即6。也就是说两个整拍可以用2组三连音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划分为3组,每组2个音,就形成了不同重音分布的二对三节奏型[4],如图2所示。

图2 二对三节奏型的两种等效形式

2.三对四节奏型

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先找到3和4的最小公倍数12。分成3组,每组4个音;重新划分时,可将12个音以每3个音为单位得到4组,如图3所示。

图3 三对四节奏型的两种等效形式

但在这里由于3和4的最小公倍数12有些大,演唱(奏)起来很不方便。图4介绍了一种更为简洁地掌握三对四节奏型的办法,会使复杂的节奏演唱(奏)变得容易许多。

图4 三对四节奏型的简洁模式

3.切分音的表演形式

切分音的特点是将自然重音的强拍移离其原有位置,使重拍后移。在演唱(奏)不同时期的作品时,其重音强调的效果是不同的。在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由于时代风格的原因,带有切分音型的重音要放在第一拍(强拍)的强位上,如图5所示。

图5 强拍强位式切分音

但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以后,切分音重音的演唱(奏)大部分时候重音会后移至第二个音(强拍的弱位),如图6所示,真正体现出切分的概念[5]。

图6 强拍弱位式切分音

4.附点长音符与其后短音符的演唱(奏)关系

节奏型由于两音之间的时值不同,在节奏上容易演唱(奏)得不准确。图7第1小节中包含了八分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在这种节奏型里,视唱(奏)者很容易只强调八分附点音符,把十六分音符唱(奏)得过分弱,使这种节奏型失去意义。由于八分附点音符的时值较长,在唱(奏)时音乐要求一种向前推进的感觉,所以一定趋势地渐强是很有帮助的。因此,既要注重对八分音符点的强调,也不能忽视了十六分音符的存在。

图7 附点节奏型示例

5.音符稀疏或者密集的节奏型

音符稀疏的节奏型多由时值较长的音符组合而成,在演唱(奏)过程中很容易被越唱(奏)越慢;而音符密集的节奏型多由时值较短的音符组合而成,在演唱(奏)过程中又较容易被越唱(奏)越快。所以,演唱(奏)这两种节奏型的规律在于面对时值相对较长且数量稀少的音符时,要尽量将音符演唱(奏)得紧凑,把音乐向前推进,使其流动起来;面对时值相对较短且排列密集的音符时,注意控制速度,避免抢拍的倾向。

三、节拍与节奏型的结合规律

1.不同的拍子与相同的节奏型

在音乐作品中,拍子和节奏型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相同的节奏型,由于作曲者使用了不同的划分方式,音和音之间的强弱关系就会发生转变,拍子的感觉也会发生变化。图8由两小节的八分音符组成。开始的第1小节共6个八分音符,每2个音符一组,形成一种三拍子的感觉,在演唱(奏)时突出3个重音;第2小节是由3个八分音符、1个四分音符和1个八分音符组成,形成了1个二拍子的规律,演唱(奏)时需要体会到其中第1和第4个音,正是这2个音帮助我们的耳朵建立了2个重音的感觉。

图8 节奏型示例一

2.复杂节拍与节奏型的结合

当复杂节拍与复杂节奏型结合的时候,由于其存在多种节奏重音的可能,通常使作品的节奏变得模糊。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解决节奏的问题方面,却忽略了对作品韵律的掌握。譬如,在6/8拍的作品中,如果将每小节按照6拍子来演唱(奏),很容易会破坏整个作品的韵律感,给人6个音各不相关的感觉。最好的方式是将复杂的节拍变得简单,将之简化为每拍三拍子的两大拍。这样不仅能够使节奏匀称,而且将其两拍子的韵律显现出来。以此类推,如若碰到12/8拍,可分为4个各包含3小拍的大拍子,变成1个四拍子的感觉。

另外,当复杂节拍与节奏型结合时,由于节拍的不断变化,加之不同的节奏型,会产生重音不断位移,从而在听觉上造成速度的变化,使作品不易被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单位节奏不变,然后再根据不同重音的感觉去掌握作品,如图9所示。这段5小节的旋律每1小节都在变换拍子,加之连线的作用,使其重音不断位移,速度不易掌握,演唱(奏)起来有一定难度。其实尽管节拍在变化,而真正变化的只是重音的感觉,不是速度。在练习中只要掌握单位节奏不变的原则,即以八分音符为单位拍,就容易多了。

图9 节奏型示例二

四、结 语

一段美妙的旋律是由合理的节拍、节奏型所支撑的,较好地掌握节拍与节奏型的规律,能更好地帮助演唱(奏)者诠释一部音乐作品。本文总结了一些常见节拍和节奏型在音乐作品中的规律,以期为准确掌握节拍与节奏型的规律、将之更合理地运用到音乐作品的表现与创作中提供参考。

[1]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147-151.

[2] Nancy T.The flute book:a comp lete guide for students and performer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34-35.

[3] 格拉夫.音乐风格演绎指南[M].张奕明,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20-25.

[4] 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240-257.

[5] Mihaly I.Zoltan Kodaly,in retrospect[M].1st Edition.Hungary:Adria-Print Ltd,2006:146-148.

Thoughts on the Rules of Meter and Rhythm ic Combination in M usic Works

LÜXiaohua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of Solfeggio and Ear Training,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 usic,Shenyang 110004,China)

The law sof meter in musicalworksand the law sof upbeat and dow nbeat caused by music genre are summarized by concluding meter and rhythmic combination.The law s of music performance w ith special rhythmic combination are discussed,such as syncopation and dotted note.The combination rulesof meter and rhythmic combination are studied in order to show the variability of the stylesof musicalworks.

musical works;meter;rhythmic combination;sing in a performance;performance

J 604.6

A

1008-9225(2010)02-0101-03

2009-12-20

吕晓华(1978-),女,辽宁大连人,沈阳音乐学院助教,硕士。

【责任编辑 杨 敏】

猜你喜欢
八分音符附点拍子
惯性释放在白车身关键接附点刚度分析中的应用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基于逆子结构分析方法的车门振动噪声分析
妈妈的竹拍子
论利盖蒂钢琴练习曲(第一卷)之节奏组织
论节奏中特殊时值的简快教学方法
借助柯达伊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
光明正大
对羽毛球爱好者球拍选择及拉线磅数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