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清,曾巧巧,关富余,孙毅红,周琦,胡悦
(1.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3.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4.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黑龙江省属温寒带地区,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受气候影响较大,以黑龙江省跨栏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为例,分析跨栏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了解跨栏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致因与特征,为教练员、运动员进行跨栏训练提供参考,从而提高跨栏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为黑龙江省跨栏项目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以参加2008年黑龙江省田径赛事的跨栏运动员为调研对象,分别来自11个地区的25支代表队共计61名跨栏运动员(男37人,女24人)。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论文期刊网、数据库和图书馆查阅大量有关运动损伤的文献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以参加2008年黑龙江省田径赛事的跨栏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通过比赛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整理并分析相应结果。按照问卷设计原则进行问卷设计,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通过对从事跨栏教学的10名教师进行访谈(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对问卷的设计、内容、结构等效度进行审核。检验结果证明了问卷具有效度(见表1)。同时对调查对象进行小部分重复调查法,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发放同样的问卷,对两次问卷内容的计算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可靠性系数R=0.88(P<0.01),说明前后调查的结果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问卷共发放61份,回收61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54份,有效回收率为88.53%。
根据巴比的观点,问卷的回收率在50%以上者为适当,60%以上者为好,70%以上者为非常好,所以本调查问卷能够满足分析及研究的需要。
表1 专家对调查问卷的效度评价
1.2.3 专家访谈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到地市体工队及业余体校,对有关领导、管理者、运动医学专家及相关教练员和运动队队医进行实地访谈。同时也借助在省内参加大型田径赛会的机会,与有关教练员、领队以及队医进行访谈,他们对本研究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2.4 观察法通过对部分体工队进行实地调研并随队训练,观察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运用照相机、录像机等影音器材对有关信息进行记录,着重观察运动损伤的发生以及预防损伤发生的措施等。
1.2.5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13.0软件包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各种常用统计处理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1.2.6 逻辑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对所获得的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等,对跨栏跑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2.1.1 研究对象的基本状况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跨栏运动员是二级及二级以上的有23人(男17人,女6人),二级以下的有31人(男16人,女15人)。进行系统训练在一年以下的有12人,一年及一年以上有42人。
2.1.2 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在所调查的61名运动员当中,有54人(男36人,女18人)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占所调查对象的88.53%,总损伤人次为121,平均每名运动员损伤2.3次,这说明跨栏项目的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运动员有一次受伤经历的有15人(男9人,女6人),有两次受伤经历的有14人(男8人,女6人),有两次以上受伤经历的有25人(男19人,女6人)。
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跨栏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越高,其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相对就越小,而且不同性别跨栏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见表2)。
表2 不同水平和性别的跨栏运动员运动损伤统计表
2.1.3 运动损伤的部位通过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足、踝、膝、腰和腿部的损伤比例较高,在所调查的121例损伤人次当中,踝关节和膝关节各有19人次损伤,各占总损伤比率的15.70%,占损伤比例第一位;腰部损伤有17人次,占14.05%,占第二位;大腿部损伤的有16人次,占13.22%,占第三位;足部损伤的有15人次,占12.41%,占第四位;小腿部损伤的有10人次,占8.26%,占第五位,见图1。2.1.4 运动损伤的种类经统计,跨栏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比例较大的是关节扭伤和肌肉及韧带拉伤。在121例损伤人次当中,关节扭伤的有34人次,占总比率的28.09%;肌肉拉伤的有23人次,占19.01%;韧带拉伤的有19人次,占15.71%;腱鞘炎的有14人次,占11.57%;挫伤的有13人次,占10.74%;擦伤的有8人次,占6.61%;骨膜炎的有6人次,占4.96%(见图2)。
图1 运动损伤部位及人次分布图
图2 运动损伤种类分布图
2.1.5 运动损伤的程度 运动损伤的病程在时间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按损伤的程度可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在发生损伤的54名跨栏运动员中有37人属于急性损伤,运动损伤病发生率为68.52%;17人属于慢性损伤,损伤病发生率为31.48%(见图3)。
图4 损伤程度示意图
在发生损伤的54名跨栏运动员中有29人属于轻度损伤,占53.7%;有21人属于中度损伤,占38.89%;有4人属于重度损伤,占7.41%(见图4)。2.1.6 运动损伤的发生时间经统计,在所发生损伤的54名跨栏运动员当中有30人的损伤发生在11~1月份,占总损伤人数的55.56%;有13人损伤发生在2~4月份,占24.07%;有8人损伤发生在5~7月份,占14.81%(见表4)。
表3 损伤月份统计表
2.2.1 训练因素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很少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安排训练,大部分运动员都是在同一训练计划安排下统一训练,为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势必会使有些运动员的运动负荷过大,当超出了运动员的最大承受能力时,运动员的机体将会产生裂变现象。如出现非受伤引起的关节及肌肉疼痛、周身肌肉紧张、疲惫不堪、失眠不安等症状。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使运动员的机体得到必要的恢复,那么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过度疲劳[1]。
2.2.2 技术因素在跨栏训练过程中,有些比较有天赋的运动员见到师长们练习就可以自己模仿动作,或在教练的初步指导下就进行非常规的训练,自认为对技术动作、要领等有了较熟悉的了解,会大胆的练习跨栏过程中的一系列动作,因此在技术上会违反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各器官活动的规律以及运动力学原理,这势必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2.3 生理因素运动员体力不佳主要表现在训练过程中由于自己的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明显感觉到自己跟不上教练员的计划安排,但仍咬牙坚持训练,长期出现这样的状况如果不及时得到恢复,将会发展成为运动性疲劳。当运动性疲劳出现不能及时地给与恢复,运动员的机体将会受到极大的破坏,会导致运动员健康状况和体能的明显下降,加之有些运动员在旧伤没有完全痊愈的情况下继续参加训练,这都会使运动员的运动创伤增加。
2.2.4 心理因素就心理因素而言,倒U型理论表明,过低的情绪状态或过高的情绪状态都会抑制最佳运动能力的发挥,从而导致因过度的兴奋或低落引起的浮躁或消沉、技术动作动力定型破坏等而产生损伤[2]。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注意力会因外界环境、或自己内心的情绪波动而被干扰,就不会把精力完全投入到当前的运动当中,进而导致动作缺乏稳定、变形,从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3.1 训练或比赛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在训练或比赛的主体活动前,使机体逐步进入工作状态,使身心为主体活动作好准备的一系列身体练习和活动[3]。对于跨栏跑运动员除了进行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外,还应针对在跨栏跑运动中承受负荷较大且容易损伤的部位有专项性的准备活动。如跨栏坐柔韧性练习、摆臂练习等。
2.3.2 注重训练或比赛后的恢复与放松 跨栏跑运动员在进行完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恢复就会导致运动疲劳的不断积累,进而引起过度疲劳,而过度疲劳就会容易引起急性运动损伤。跨栏跑运动员要注意自身体能的恢复和营养的补充;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要增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的补充,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还可以口服一些维生素制剂等[4]。
2.3.3 注重训练内容与负荷的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的制定应该根据其内在的联系,合理安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训练内容和负荷的安排还应该符合跨栏跑运动员个人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因此,负荷强度的安排应该是周期性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内容的安排要体现科学性,开始要选择中等强度的练习来提高体温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接着进行牵拉(伸展)练习,为肌肉和关节的最大用力做准备。
2.3.4 加强体能训练教练员应在对运动员加强技术训练的同时加大对其体能训练的力度,具体措施有:针对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如年龄、体形、体态、体能基础及身体机能等确定运动员个性化训练方案;先抓运动员最薄弱的环节进行训练,特别是对运动员小肌肉群的训练;注意躯干稳定性的练习,对运动员的腹背肌进行重点训练;在训练手段上,大量采用拉伸和抗阻练习,如原地跨栏座柔韧性的拉伸练习,用橡皮筋作为阻力做起跨腿的起跨和摆动腿的摆动等抗阻练习;重视运动员身体平衡能力和关节稳定性的练习,如原地单腿交换跳;科学的体能训练是在严格的监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要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进行监控。
2.3.5 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就心理因素而言,跨栏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的过度紧张或过度兴奋都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同时,对于比赛和训练情景的认识障碍也是影响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方面。教练员应该注意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以采取想象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放松训练、赛前心理调节训练等方法调节运动员的心理和情绪状态,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损伤。
2.3.6 加强医务监督跨栏跑运动员还要作好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自己的主观感觉(如头晕目眩、心悸乏力等),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踝、足、膝等各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有无酸痛等,若感觉有上述现象就不宜增加负荷量继续练习。此外,还要注意气候、场地、器材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还要学会一般的运动医学按摩方法及损伤疗法使得训练在严格的医疗监督下实施[5]。
(1)黑龙江省跨栏跑运动员运动损伤比率较高,患病率达88.53%;损伤部位主要有踝、膝、腰、大腿等;损伤的类型有关节损伤、肌肉损伤、韧带损伤、挫伤、擦伤等。
(2)黑龙江省跨栏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因素有训练因素、技术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其他因素。
(3)黑龙江省跨栏跑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包括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注重训练或比赛后的恢复与放松、注重训练内容与负荷的合理安排。
[1]张登峰.跨栏业余训练中常见损伤的治疗和预防[J].科技信息, 2007, (35) : 422-423.
[2]吴春霞.我国少年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训练学致因探讨[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 2001: 34.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135.
[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 2002: 2.
[5]关富余.黑龙江省跨栏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预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