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在数学素质教育中的应用

2010-01-01 10:20李守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4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目标

李守孟

(东明县第一初级中学,山东 东明 274500)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实施基础阶段素质教育是其中的主流。而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是学科素质教育化。对于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数学来说,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对此,我认为应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入手,加大教改的力度,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才能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本着上述目的,我采取了下列措施:

1 改变满堂灌的旧式教学模式

能否改变满堂灌的旧式教学模式是实施学科素质教育化的前提。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参与机会,那么不管教师的水平多高,讲得多妙,学生们都会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导致他们经理分散,听不进教师的讲解,最终会使成绩不佳。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做到: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变学为思,变学为悟,给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使命是通过合适的手段点拨,诱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至最总解决问题。为此针对这一实际,我要求自己上课讲解时间不超过25 分钟。

在课堂上,教师是替代不了学生的。教师必须要解放思想,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参与表现机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是西安素质教育的又一关键。

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推导出新知识,力求让学生自己总结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解法的思考过程,一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再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创设情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任何人都知道,只有在良好的课堂氛围里,学生的各种情感因素才能充分调动起来,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也才能得以顺利展开教学工作。

通过揭示数学本身的魅力和内在美去吸引学生。古代哲学家洛克拉斯曾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可见数学中美的东西比比皆是,只要有心,就会让数学这种特殊的美吸引学生。例如:对称图形使得建筑艺术璀璨夺目,魅力倍增。这一切都能使学生学起数学来乐此不疲。

3 目标应用及反馈矫正

一是的培养目标教学中的目标,就像一本书的内容提要一样,她可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讲授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从而能够更好的把握、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从心里角度讲,它可以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人都注意力不可能保持长时间的高度集中,而目标的给出却使学生把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放在重点、难点之上,达到实现目标的目的。从教师的角度讲,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咋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从认知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意目标三方面出发,以便保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确立了目标就要完成目标,要想知道目标到底完成到了何种程度,这就要靠有效的课堂信息反馈了。教师通过反馈的信息来驾驭课堂,确定时机加以矫正,从而更好地达到目的。同时,信息反馈也会进一步加强师生双向交流的针对性。

4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个人人皆知的问题。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必须给其赋予新内涵。对一个班集体来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可能不尽相同,但作为素质教育又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此,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势在必行。

教学中,教师要对美国学生的知识基础、观察记忆、思维特点、学习状况等做到了如指掌,坚持每节课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采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来有效地帮助他们,给他们以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尤其是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分层设问、分层提问,为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功作良好的心理条件准备。上课分层次指导,作业、考试分层次要求,使每个人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出现“吃不饱”的状况,以至于产生消极心理,漠不关心,如果给他们安排一些技巧性较强或者难度较大的题目,引发他们的思考,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应有的发展。

通过实施学科素质教育化改革,变传统的讲授式为启发诱导式,并辅以激励性评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既培养了优秀学生,又转化了后进生,达到了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并且也愈来愈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今后,我将进一步加大数学教改力度,努力在优化课堂教学上大作文章,不断尝试,大胆探索,争取能够早日走出一条更加适合数学素质教育化的新路子。

[1《]中学数学教学与参考》杂志,陕西师范大学主办,2008-2009.

[2《]中学数学月刊》杂志,苏州大学;江苏省数学学会主办.

[3《]数学学习与研究》杂志,吉林省数学会主办.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目标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