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强
摘要 本文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一味地追求村容整洁,既是本末倒置,也是片面追求政绩的观点,为了防止新农村建设陷入形式主义,造成劳民伤财的误区,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逻辑关系,应有针对地提出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C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708(2009)08-0024-02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政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基本内涵和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所提出的新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
总的来看,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行动较快、举措较多、声势较大、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各级各层能做到规划先行、试点起步、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农民群众素质普遍较低。当前,大多数农民的肚子饱了,“钱袋”鼓了,但“脑袋”仍然贫乏,素质普遍较低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理想信念日趋淡化;二是思想观念落后;三是文化程度不高;四是科技能力不强;五是法制观念淡薄。
第二,农村不良风气有所抬头。一是赌博风气蔓延;二是大操大办现象突出;三是封建传统思想还有一定市场;四是宗族势力、地方势力——乡霸、村霸、地霸在个别地方时隐时现。
第三,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作用不明显。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干部思想解放的促进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市场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中某些消极的东西在农村表现得也很突出,对农村基层党员有一定的影响和冲击。有些党员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茫然不知所措,缺乏驾驭市场的能力;有的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讲经济效益,用不着再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极个别党员精神空虚,道德信仰缺失,理想信念动摇;有个别党员只顾自己致富,缺乏带领农民致富的意识。
第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一是乡镇文化站名存实亡,村级文化活动室覆盖面低。为数不多的村有文化活动室,但也只是空有牌子,没有发挥作用;二是农村有线广播出现滑坡。绝大多数有线广播设施已经淘汰,90%以上的村不通有线广播线路。
第五,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状况差。村级医疗场所已经瘫痪,约有1/3以上的乡镇卫生院难以正常运转,农村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脏乱差现象与现代文明形成鲜明的反差。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要求是一个具有逻辑顺序关系的整体,5个部分从不同方面出发作出不同的要求,但是每一部分又不是独立的内容,是有着相互联系的,尤其是它们之间的顺序关系,只有第一步达到了要求才能进行下一步,而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基层领导在落实要求时,似乎只在乎村容整洁,而丢了其它几项。
其实,追求村容整洁,既是本末倒置,也是片面追求政绩,为了防止新农村建设陷入形式主义,造成劳民伤财的误区,作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建设,要充分结合农村特殊实际,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梯度推进的总体思路,围绕建设“团结和睦、科学守法、卫生干净、生态和谐”的总目标,以“三要十不”为重点,以“一提: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基点;二办:办好农村中小学教育、办好农民劳动技能培训;四改:改房、改灶、改厕、改圈;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五建:建好村级班子、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村规民约、建立合作医疗、建立村文化室”为抓手,以“十星级文明户”创建为载体,坚持走治理环境卫生、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的路子,从改变生活陋习、改善生活环境入手,宣传教育群众树立“以卫生促发展,以文明促开放”的观念,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解放思想、扩大开放,进一步促进和加快农村科学发展。具体措施是:
1)加强领导,制定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为确保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建设的顺利实施,建议政府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县(区)、乡(镇)、村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并层层制定符合实际的、实用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实际效果好的实施方案。
2)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引导群众参与。一要召开群众大会,与群众面对面讲清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建设的目的、意义,让群众明白这是千载难逢的大好事;二要张贴宣传标语,安装公益广告牌,发放倡议书、宣传手册,重点要在大乡大镇中大力开展宣传,深入开展“三要十不”活动;三要对问题户、困难户采取十户带一户的办法,让群众去说服,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到农家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3)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坚持以城带乡。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应按照职责的划分,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农村跑项目、要项目、抢项目、争项目,与群众一道出主意、想办法,出资金、拿物资,帮助解决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通讯难等问题。一要坚持市、县(区)领导联系点、干部联系户、部门帮扶乡(村)的制度。要与“双联双促”、小康示范村建设、扶贫示范村建设、“百乡千村”文化对口帮扶等活动紧密结合,深化城乡共建促发展活动;二要让城乡互动,以城带乡。重点推进户籍、就业、教育、医疗、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在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方面构建起城乡平等统一、资源共享、人力互动、要素互配、产业互补的新机制,让城市的文明传进农村,把农村的资源带给城市,逐步达到城乡交融、共同发展的目的。
4)建设阵地,打造环境,让群众得到实惠。当前,针对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的现实,最要紧的是要下大力气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一要采取项目帮一点、部门给一点、群众拿一点、财政补一点的办法,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二要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活动,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三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四要认真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要跳出娱乐型的“小文化”框框,加大科技含量,引入法律、教育、扶贫、计生等人文学科,构筑“大文化”框架,更多层面地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做到以娱乐型教育农民、以实用型引导农民。
5)建章立制,完善村规,注重典型带动。一要重新完善修订村规民约、文明准则;二要注意典型培育和宣传推广。相关责任部门要大力宣传和挖掘依靠勤劳发家和艰苦创业的典型,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破除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的原则,把丑陋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让美好的东西呈现给人看,用典型事例来带动群众自觉形成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6)依托载体,创新手段,探索长效机制。一要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二要进一步深化“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三要进一步做实做好有益于群众的工作;四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好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素质,树立“以卫生促发展,以文明促开放”的观念,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和健康、进步的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不断探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建设的新途径,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早日实现富民强国的宏伟蓝图。
第九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在厦门举办
11月18~21日,由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教席联合主办的第九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在风景秀丽的厦门市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学会、地方科协、科技进修学院的教育工作负责人,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学院、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者,部队及军队院校主管继续教育的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主管,政府机关所属教育培训机构管理者130余人参加论坛。
本届论坛围绕“变革社会中继续教育的发展战略与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介绍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形式、政策和趋势,共同探讨全球新经济危机环境下的继续教育发展战略与合作。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出席论坛并做主题报告,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李桐海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江宏主持了大会主题报告。
冯长根在“科技社团进行继续教育的任务、意义及在当前国内形势系的思考”主题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科技社团继续教育工作的任务、意义、独特优势以及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思考。
冯长根在报告中指出,科技社团在促进我国科技人员人才培养,提升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起到重要作用,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终身学习,实现知识更新、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主要形式,是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终身教育体系下的学习型社会的必然。
科技社团具有专业性强、学科齐全、组织网络优势、教学方式灵活、紧密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的特点。科技社团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共同体,联系广泛,通过开展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合作,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经常广泛的相互交流,达成共识,总结经验,资源共享,这已经成为科技社团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
冯长根指出,科技社团在应对金融危机时,要加快提高人才的培养,加强科技社团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探索继续教育发展的思路,创新继续教育的模式,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科技社团的竞争力,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发展网上继续教育,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建立完善继续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论坛还特邀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东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主任胡利民以及香港大学SPACE学院杨健明教授、张伟远博士等8位专家学者做了主题报告。
近30位代表参加了“科协系统”分论坛的研讨,其中8位代表在分论坛上宣读了论文,就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互补,相互协作,逐步使论坛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